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的预设与生成

2015-08-15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初中赵迎春

学苑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大榆树于漪外祖父

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初中 赵迎春

怎样才能及时捕捉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让语文课堂更具灵气,更富精彩呢?真的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我想首先教师要懂得在课堂上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课堂学习的热情,教师要把对学生的热爱、关怀、体贴、谅解、鼓励和期待之情,“物化”在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之中,要善于利用预料之外的课堂资源,而不要强牵着学生走。

有一次在学校里的课堂教学展示周里,听了本校一位初三老师的一堂语文课《呼兰河传》上,教师是这样安排教学的:在课前让学生先预习,根据自己的理解就文本提出问题,即学生通过探究后想得到解决的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筛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有价值的典型问题,这一过程中实际上教师已经有意识地为引导学生逐步揭示文章主旨初步做了预设。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出教案和学案。我想我们可以理解为这就是教师的预设,这个过程确实是课堂教学有效成功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预设,何谈精彩的生成呢?接下去在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一个环节:学生阅读文章第6小节,思考回答:这里为什么写老榆树的“啸”、“冒烟”和“闪闪发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给学生时间讨论后交流:

生1:大榆树就象征她的外祖父,为她的童年遮风挡雨。

生2:大榆树就是力量的象征,保护着童年的作者,表达了她对大榆树的热爱。

生3:象征旺盛的生命力,自由的,充满活力的。

生4:作者对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呼兰河传》主要叙述了由于萧红是个女孩子,母亲又早逝,一直被父亲低估。只有在外祖父那儿,才能找到家的温暖感觉。文中的外祖父,被作者赋予了一种高大光辉的形象,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了外祖父对萧红深沉的爱。)

师:大家再想想,来了风,这榆树“啸”,来了雨,大榆树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风和雨还有太阳都是自然界的物质,这说明了什么呢?学生无法思考出老师的预设的答案,然后老师只能牵强地引导学生得到这样的答案:这说明大榆树的变幻无穷,突出大自然的神奇。

评析:在这里,我觉得学生的回答已将文本深层次的东西准确表达,可见学生在预习时也是做足功课的,本文不就是要表达童年外祖父给她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吗?外祖父为她遮风挡雨吗?那么这样一棵大榆树难道不能象征外祖父吗?难道不是力量的象征?保护着童年的作者?教师在此处可以肯定学生对中心的理解,更要保护学生的这种学习的热情,充分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而无须牵着学生的鼻子,一定要落到“大自然的神奇”上来,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受到打击,这样也会少了一份课堂别样的精彩。

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抛开教师的预设不说,这堂课上学生的表现应该是很精彩的。学生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能力和理解水平去接近文章的主旨和内涵,感受外祖父给作者的力量和爱的源泉。而且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撞出的智慧火花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保护。这也是课堂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学生的回答超出自己的预设应该是值得欣喜的事情,教师要有足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经验,从容的给学生作指导,与此同时,教师要学会用心倾听,从中明确学生的观点并对之进行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在上面的案例中,学生的回答是很精彩的,教师只要适当加以引导学生锤炼自己的语言,这样,文本、读者、教者、语言、口语训练实际上就有机融合在一起了。我相信这样的课堂学生也是非常喜欢的,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

其次需要我们教师有足够驾驭课堂的能力:记得看到一本教学杂志上谈语文课的预设与生成问题时,列举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课堂,她讲到“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猛然醒悟过来,满脸通红,垂头丧气地坐下了。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于漪老师并没有惊慌,更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而是从语文的角度作了恰如其分的引导。于漪老师是这样引导的:“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乙同学站起来回答说:“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于漪老师表扬了乙同学,接着问:“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全班学生沉默不语。于漪老师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接着,于漪老师又问了一句:“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入’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甲同学,对他鼓起掌来。此时,甲同学又抬起了头,他的目光中又充满了自信。好佩服于漪老师的睿智!既有了及时精彩的生成,又保护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教学并不是时刻按照教师自己设计的程序顺利进行的,教师面对的是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的学生,他们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知识层次不同,智力结构各异,从而他们对同一篇课文内容和同一个老师教学的感受理解也截然不同,因此预设无需太完美,生成有时更精彩!

猜你喜欢

大榆树于漪外祖父
公主岭市大榆树镇中心小学校
“人民教育家”于漪:坚守三尺讲台,胸怀江河世界
我心中的“大榆树”
灵感不是等来的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你希望外祖父怎样做
院子里的大榆树
校园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