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成”,让课堂精彩纷呈
2015-08-15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新源小学陈梅红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新源小学 陈梅红
课堂教学关注“以人为本”的今天,预设与生成一样重要,忽略“预设”,在“放羊式”的课堂里,将会出现“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局面。而摒弃“生成”、“一成不变”的课堂将毫无生气,最终牵制了学生的思维,也抹杀了课堂的灵性。如果能够关注“生成”,让学生的语言、心理、思维在激烈的碰撞中,擦出火花,在老师的引导下统一认识,求得理解。就能够在无形中让课堂的知识结构得以膨胀,尽可能深地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把课堂引向精彩,使原先预设的思想情感的引导都能恰如其分地突现出来。
怎样促进课堂的“生成”,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一、捕捉信息,在质疑处生成
教学过程是开放的、生成的,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预设”和“预设生成”外,往往还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而又有意义的信息材料,这就是非预设性生成。
如:《风筝》一课,当学到“风筝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这一句时,课堂里就冒出了一个声音:“风筝又不是鸟,怎么凌空飞起呢?”我及时捕捉了这一信息,把问题抛给了学生,教室里炸开了锅:
学生甲说:“风筝很轻,在风的带动下就能飞上天空,那是利用了风力。”
学生乙说:“风筝做得精巧,带着小朋友的希冀,所以能够轻盈地飞上天空,这是小朋友的欢乐的心情的体现。”
为加深对词的理解,老师:“你见过哪些东西也能凌空飞起呢?”“一阵风刮过,羽毛凌空飞起。”“大风吹过,塑料袋子凌空飞起。”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既理解了“凌空飞起”这个词的意思,也理解了孩子们在放风筝过程中那种愉悦的心情了。
二、伺机引辩,于争论点生成
因水平和能力的差异,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如果把它当成一种资源,伺机引辩,触类旁通,“一石激起千层浪,浪浪相生而动”,往往能把课堂引向精彩。
《风筝》一课,在讲到风筝做得并不像,但孩子们却非常高兴时,其中有一个孩子突然提到:风筝做得一点都不像,为什么他们还能玩得那么开心?学生通过交流、争论,统一了意见:风筝做得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从做风筝、玩风筝、追风筝中体会到了一种过程性的快乐。还有一个学生说:”风筝最后飞走了,孩子们应该是失望的,伤心的,这怎么能说是一种快乐呢?我想借机引起一场争辩,于是我抛出问题:孩子们到底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允许你们保留自己的意见,但你得说出理由。于是一场唇枪舌战开始了:
有的说:他们是悲伤的,因为好不容易做好的风筝飞啦,找不回来,再做又要花很多时间,而且毕竟在做风筝的时候倾注了自己太多的感情,丢了它,就像丢了魂,没有找到当然伤心啦。
有的说:他们应该是快乐的。因为风筝可能把我们的心愿、理想带到更远的地方;或许被人捡走后,为别人带来了快乐。在我们看来是:我们送出了快乐,别人也收获了快乐,这就是所谓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学生在争论中各抒己见,在不同的理由中贴近了文中孩子们的心灵,于是课堂上精彩纷呈,充溢着生命的活力。
三、营造氛围,在想象中生成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宽松和谐的氛围常常能激起学生的想象欲望,课堂上的精彩因教师的煽动、学生的互动而产生,在学生的学习欲望陡生的课堂里,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与文本碰撞后产生的自我体验,能够刺激学生想象的欲望,这种欲望推动了课堂生成,而正是这些个性化的见解使我们的课堂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弥漫着生命的气息。
如:《风筝》一课,我设计了一个模仿现场情境:孩子们在放风筝时,嘴里会喊些什么?田里的农民会喊些什么?学生进行现场模仿,不同的叫喊声,不同的语气,使整个放风筝的场面在教室里再现,让学生的心与课文中孩子的心靠得更近。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在课堂上随处可见。
四、利用文本,于创作时生成
文本本身就是一大物质课程资源,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常常会不可避免地碰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容错过,它们有时能成为教学的催化剂,如果引导得当,能够帮助学生解疑释惑,深化理解,升华认识。
如:教学“憧憬”一词,我出示:我们精心地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与希望。有个学生就问到:“老师,憧憬是什么意思?”于是我把“憧憬”转化为:“当时你也在做风筝,你的心里想些什么?”
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情境,在情境的体验中,懂得了做风筝时,总希望风筝能够越飞越高,高过白云,高过蓝天,与飞机、与小鸟一起飞翔;或者飞机能带着我们的理想飞出国门,走向世界,带着我们对祖国的祝福,带着我们对和平的呼唤,飞越万水千山等等,在生生之间的交流中,在课堂思维的碰撞中,加深了对课文情感内容的理解。
接着仿写:假如让你做一只风筝,你想做一只什么样的风筝?怎样做?
屏幕出示:我( )做一只( )样的风筝,希望它( )。
听完孩子们的回答后我接着话说:这便是你们心中的憧憬。于是孩子们对“憧憬”这个词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啦。
只有当我们本身对所教的教材读透得如同识字课本一样,我们才能把精力从教材转移到学生身上,因此,注重“预设”关注“生成”是对教师能力的挑战,关注学生的差异这样的课堂只能凭老师的才情,文化的底蕴,教学的素养,生活的积淀,才能更充满灵气地、艺术化地去与学生、与课堂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