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建设背景下的教学技能研究
2015-08-15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李维强
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 李维强
在教学情境中,教师教学技能的展现,必定是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巧的整体性效应,具体表现为,可以观察到的具体教学行为,反映出的则是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所积累的教学能力。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构成了教师教学技能核心,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一切教师行为,如教师语言、写板书、演示、控制课堂秩序等,而这些,恰恰又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的运用。
一、语言技能
小学生对教师有崇敬感和信任感,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言传身教时时刻刻都在影响和感染着学生,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是最具体而直观的示范。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对学生有吸引、感染、强化作用,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灵。教师常用的正话反说、且诱且导、祈使反激、晓喻事理等多种表达方式都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效果,使他们产生共鸣,使学生乐知、善思。人们形象地比喻说,教师的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即使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也能被吸引过来,驱走他们学习的冷漠,启动他们的积极思维。
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讲到作者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眼泪已经滴在镜片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时说:“郑振铎是一个很有思想修养的知识分子,他愿意不愿意对着这么多的人掉眼泪呢?不愿意。他要忍,要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让眼泪掉下来,所以就热泪盈眶了。他仍然极力地控制着,可是他的情感太强烈了,无法控制得住,眼泪越积越多,聚成了很大的颗粒,结果呢,掉下来了……”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和分析,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之中,深深地打动了学生。
如讲《金色的鱼钩》一文,生问:“说老班长他们将要走出草地时‘挨了一天又一天’,把‘挨’换成‘过’不行吗?”师反问:“你说行不行?”生:“行,挨了一天又一天,就是过了一天又一天。”师启发说:“你每天在学校里锻炼,说挨了一天又一天行不行?”学生说:“不行。”师追问:“为什么?”生:“‘挨’和‘过’表达的感情不同,‘挨’有艰难的意思。”师问:“把‘挨’换成‘熬’行不行?”生:“‘熬’好像很苦恼,老班长他们不情愿,这样不准确。”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通过对“挨”、“过”、“熬”的分析、比较、鉴别,最后提高了认识,掌握了知识。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总之,教学语言技能应该达到语言规范,语调自然,语流通畅,语法正确,修辞得当,逻辑无误的基本要求。
二、演示技能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把事物的形态、结构或变化过程等内容展示出来,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传递教学信息、培养观察思维能力、训练操作技能的行为方式。提供丰富的直观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初中生物“种子的成分”教学演示实验中,教师先把小麦种子放在大试管中加热,不久,试管上部内壁逐渐出现了水珠。这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水是从哪儿来的”,再指明水是种子的成分之一,得出种子中含有水分的结论。然后,教师再把试管内的小麦种子放入坩埚内迅速加热并点燃,种子变成了灰,这时又应让学生思考“灰是什么物质”,指明这些不能燃烧的灰是无机物,得出种子含有无机物的结论。接下去再用面粉做有机物实验,学生在边观察边归纳中,逐步得出种子含有淀粉、蛋白质和少量脂肪等有机物的结论。
三、板书技能
板书的内涵和功能是教师利用黑板以凝炼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使知识概括化、系统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增强记忆、提高教学效率的行为方式。现代化教学媒体越来越多地介入教学,但板书板画仍有着便利、经济的优势,其实使用价值和使用率仍然很高。板书板画的类型有提纲式、词语式、表格式、线索式、图示式、示意图。简笔画等。书写也要规范迅速,示范性强;条理清晰,布局合理;形式多样,启发思维;文字、图表科学准确;板画简单明了,形象生动。
四、调控技能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而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学习者,他们是相互和谐的统一体。教师对课堂气氛的合理调控则是这种和谐的具体表现,教师是调节课堂气氛的主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课堂气氛,进行合理适时的调控,达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融洽和谐。
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观察物体”一课时,由于我的教案设计不够合理,而且多媒体的课件也无法太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我枯燥的讲解下显得无精打采,整个课堂看起来死气沉沉。于是我果断改变自己的策略,设计让学生自己来观察物体的活动,我在4人学习小组的桌面上放一个玩具恐龙,要求学生从恐龙的前后左右4个方位来仔细观察,同时我也对孩子们提出相应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和思考,我还大胆鼓励孩子们离开自己的座位,走到不同的位置后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与感受。于是整堂课呈现出了另外一种面貌,学生们一边观察,一边相互交流不同的信息,学习的气氛和活跃的课堂马上就回来了,而沉闷的气氛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当然,学生的学习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文系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课题——《高效课堂建设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升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