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探讨
2015-08-15刘利红
刘利红
(长沙市第十一中学 湖南·长沙 410007)
一、中小学校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2012 年11 月29 日,财政部正式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于2014 年1 月1 日起正式实施。对于中小学校而言,强化风险控制意识,加快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凸显其必要性:一是学校强化经济活动管控的需要。中小学校在资金使用方面存在较大随意性、盲目性,易造成资金浪费。通过实施内部控制,能够强化对学校物资采购、基础设施维修等各项经济活动的管控,确保经济活动合法。二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的需要。中小学校实施内部控制,有利于规范各项资产管理流程,从资产购置、使用、保管、维护、报废等各个环节入手健全管理制度,彻底扭转学校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的现状,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学校防范违法乱纪行为的需要。在内部控制体系下,学校需要完善岗位责任制度、授权审批制度、集体决策制度等,这些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规范经济运行秩序,遏制营私舞弊、腐败贪污等违法行为的滋生。其四,是提高学校财务信息质量的需要。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点,通过对学校财务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能够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学校领导层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二、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中小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尚未形成风险控制意识,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较为落后,严重缺乏实施内部控制的主动性。同时,中小学领导和财会人员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的问题,如校领导“一支笔”审批现象仍然存在;财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素养,一些财会人员是教师兼职。
(二)内部控制内容有待规范
当前,部分中小学校的内部控制内容不完善,在政府采购、基础设施建设、合同管理以及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没有建立起内部控制制度,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偏低。同时,部分中小学校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呈现出滞后性,如报销制度中还存在着报销职工家属医疗费、教职工子女学杂费等内容;固定资产核算制度仍然按照以前的制度规定进行核算;收入管理中还存在着预算外收入、借读费等。
(三)内部控制实施体系不健全
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按照现行的内部控制规范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或只针对部分业务建立了控制流程,而没有将内部控制体系覆盖到所有部门和岗位,使得学校内部控制建设呈现出滞后性。同时,中小学校内部缺乏独立的预算部门、财务部门、内审部门,使得内部控制目标和任务难以落实。
(四)考评监督机制欠缺
在内部监督中,大部分中小学校未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一般由财务人员履行监督职能,形成了内部人监督的局面,严重弱化了监督效果。同时,财务部门只将财务会计工作是否规范作为主要监督内容,而不能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有效性进行客观考评,使得学校难以掌握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在外部监督中,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只关注学校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缺乏对学校内部控制的实质性检查。
三、构建与完善中小学校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提高内部控制认识
学校内部控制建设应实行校长负责制,要求学校领导深入学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提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调动起全体教职工参与内部控制活动的积极性。首先,学校应设立内部控制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的协调、组织、监督、审查、考核工作。其次,学校要加大内部控制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园网、内部业务公开栏、简报等途径,宣传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强化全体教职工内部控制意识,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创建良好的环境。再次,中小学校要提高人员素质,配备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建设相对稳定的财务队伍,定期组织财会人员学习财会知识,提高职业素质。学校还要对财会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使其增强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行,认真履行财务监督职权,杜绝营私舞弊的违法行为。
(二)规范内部控制内容
中小学校要将内部控制覆盖到经济业务的各个层面,规范内部控制内容,严格把控各项经济业务的关键点。具体如下:在预算控制中,要明确预算编制上报、批复、分解、追加等程序,落实预算执行定期报告制度,并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分析考核,在教工大会上通报考核结果;在收支控制中,要强化收入归口管理,及时核对应收与实收款额,杜绝乱收费现象;在支出控制中,要针对外聘工资、三公经费、教职工奖金、物资采购等重点支出项目规范其报销流程。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健全专款申请、审批、记录、使用、分析、报告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在政府采购控制中,要结合上级部门的规定,制定采购计划,编制预算;在资产控制中,要对资产进行定期盘点,规范固定资产报废报损流程,加强现金和银行账户管理,日常核对、定期清理往来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完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
完善的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实施体系是提高学校内部控制水平的重要保障,首先,建立中小学校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上级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的相关规定,结合中小学校内部管理的特点,制定符合中小学校发展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明确各项经济业务的具体要求。其次,中小学校应成立内部控制工作小组,制定内部控制原则、目标以及学校业务层面的控制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针对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环节建立起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以及各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包括预算管理制度、会计控制制度、财产保护制度、内部授权审批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具备可操作性。再次,中小学校要建立内部控制常态机制,每半年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一次检查,将自查报告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待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指导意见之后再进行整改。
(四)健全考评监督机制
中小学校要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人员设置、财务信息等情况进行检查,客观评价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出具自我评价报告,并针对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此外,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也要加强对中小学校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监督审查,督促中小学校尽快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四、结语
为了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学校必须提高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构建起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覆盖学校各个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增强教职工的内部控制意识,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从而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内部环境。
[1]张燕霞.加强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11).
[2]吴晓磊.浅谈基础教育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4,(11).
[3]崔杰.浅谈中小学校的内部审计[J].商业经济,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