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2015-08-15许孝宗潘明艳
许孝宗 潘明艳
新课改背景下,将“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已达成共识。然而,在“学生主体”的操作层面上,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却始终没有得到预期的提高。笔者以为,提高当前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是指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将学生原来传统的内隐式思考转变为外显性行动。通过对学生外显性行为的有效引导和测评,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是这一做法的具体内涵。
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显示,由于语文学科学习方式更多依赖于内隐的思维过程,以致学生思考的有效性无法确认。表面上看似在“沉思”,但实际上思维却处于“停滞”状态,乃至思维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思维是否有效启动,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因而,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应是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有别于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语文学习活动化,不是在一个个具体的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是特指聚焦于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通过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有效激发和引领,来促进学生学习。激活学生思维,才是“动”的真正意义。
那么应该如何激活学生思维,让其思维“动”起来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两个方面的做法。
一、学习目标的“动作性”设计
学习目标的“动作性”是指教师在思考制定学习目标时,要注意目标内容的可观察、可操作、可测定和可评价性。具体来说,学习目标的制定除了要准确(符合语文学科特征和规律)、明确(让学生明白“我要去哪里”“如何去那里”“我怎么判断自己已到达那里”)之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学习目标应该描述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后预期达成的结果。学生学习后的效果评价标准也应该是学生习得了多少、提高了多少,而不是教师教了多少、完成了多少。因此,制定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改变如“通过……,培养学生……”或“通过……,使学生掌握……”的传统语言表述形式,代之以如“诵读文本三遍,能够读对字音,读准句读,读出情感”“速读文章两遍,能够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等。前者的行为主体为教师,后者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比如有位教师设计《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学习目标时,有这样两条:“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关注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和辩证思维的能力”。“通过学习”,大而不当,含混不清;“培养”的行为主体仍然是教师,没有从学生角度来设计学习目标,因而也无法有效评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该目标可改为“反复诵读文章最后三段,评价作者关于文化冲撞双向性的议论”。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因而,我们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就必须克服当前语文教学中较为普遍的行为主体错位的现象,从学生视角入手,关注学习行为。
2.行为动词要务实切忌含糊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冯卫东老师曾说过,“学活于嬉,智启于动”。要想激活学生思维并将之外显化,学习目标中的行为动词必须务实,切忌含糊。不能使用如“了解”“体会”“领会”“感悟”“探究”等不可观察、不可操作、不可测定和不可评价的词语,代之以如“说明”“描述”“比较”“阐明”“评价”等外显性行为动词。
比如有位教师在讲《雷雨》时,其中一个目标表述为“探究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这样的表述笼统含糊,究竟怎样“探究”,学生无法操作,“探究”到何种程度,教师无法测评。要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必须将内隐性行为动词转换成对学生的行动能直接观察的外显行为动词。
让学生“动”起来,就是要在学生纯粹的内隐式思考即“用脑”中加入必须“用手”“用嘴”“用笔”等能够观察、交流、展示和检测的环节。因而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必须是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词语。
3.行为条件要具体易上手
学习目标的行为条件是指在引导学生实施具体行为时给其一个达成目标的手段或方法。这里的“条件”表现为多种形式,可以是一个阅读的区间、一种操作的提示、一个思考的暗示等。它常以“通过……”为最基本的表述形式。
比如笔者在讲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学习目标,“通过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分析本文严密的逻辑性和论辩思路”。其中,“通过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分析文章“逻辑性”和“论辩思路”的一种手段,是学生行动的具体条件。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我要做什么”和“我应该怎么做”。
二、学习活动的“驱动性”设计
在激活学生思维过程中,仅有学习目标的“动作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将这种“动作性”落到实处,以学习活动的“驱动性”来保障学习目标的有效开展和推进。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笔者以为,可以在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和思维张力上下功夫。学习活动无趣,学生的思维可能就不会主动激活,无法做到“自动”;学习活动缺乏思维张力,学生的思维可能刚展开就陷入了停顿,无法做到“互动”。因而,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有效展开都要考虑学生的“自动”“互动”,不能“被动”“微动”,甚至是表面热闹的“伪动”。
例如,笔者在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学习活动:首先,投影了“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课文常规注释、译文(即把曾皙的话理解为“春游”)和王充《论衡·明雩篇》的理解:“暮者,晚也。春,谓四月也。春服既成,谓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雩祭乐人也。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龙之从水中出也。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归,咏,歌;归,祭也。歌咏而祭也”。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文本,结合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思考哪种理解更合理,更能解释文本。这一设计中,引入王充的一段话,与教材注释中的解释形成强烈反差,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心理,与教材“叫板”,有趣味性;研读文本,比较差异,自圆其说,需积极思考,有思维张力。整个学习活动,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语文课堂要想取得高效,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质量。只有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地“动”起来,语文教学才能不被批判成“误尽苍生是语文”。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一个善于将学生内隐思维转化为外显行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