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门四科——《论语》串读

2015-08-15吴永福

语文学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政事子夏卫灵公

○吴永福

(福建省长汀第一中学,福建 龙岩366300)

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作为施教的具体科目,各有侧重。“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先进篇》)德行方面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方面有宰我、子贡,政事方面有冉有、季路,文学方面有子游、子夏。这里列举的是四科中各有优长的弟子。

德行,最能看出人的修为。“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篇》)孔子说:年少的人是可敬畏的,怎么知道他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声,也就不值得惧怕了。“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阳货篇》)孔子说:年纪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那他这一生也就算完了。年少时,便要修德,才不会随时光被废弃。至于德行如何养成,“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为他人做事是不是忠心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是不是复习了呢?曾子认为反省是提高修养很好的方式,并讲了反省的三个方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篇》)孔子说:见到贤人,应该想到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篇》)孔子说:不想想‘怎么办,怎么办’的,我也不知道拿他怎么办了。这是说要多反思,从反思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再就是要正确对待错误。“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之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篇》)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去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揖,请他走近自己,说:我听说君子不偏袒谁,难道君子也偏袒吗?鲁国从吴国娶了一位夫人,因是同姓国家,不称吴姬,叫吴孟子。鲁君要是知礼,谁不知礼?巫马期把这话告诉孔子。孔子说:我孔丘真幸运,如果有了过错,人家一定会知道。孔子是以知过为幸的。“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篇》)孔子说:人们的过错,也各有其类别。考察一个人的过错,也就可知道仁了。“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篇》)孔子说:有错误而不改正,这就叫过错了。“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篇》)孔子说:算了吧,我还没见过看见自己的错误而自我批评的人。正确对待过错,还要敢于自我批评。

言语,言辞是用来表达意思的。“子曰:辞达而已矣。”(《卫灵公篇》)孔子说:言辞,足以达意就行了。“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篇》)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是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宪问篇》)孔子说:那大言不惭的人,做起来就困难了。“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论,有好的言论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子罕篇》)孔子说:符合礼法的语言,能够不听从吗?改正了错误才可贵。顺从己意的话,能不高兴吗?还得分析一下,才可贵。只是高兴而不加分析,是听从了而没改正错误,这样的人我就拿他没办法了。“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雍也篇》)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而有宋朝那样的美貌,是难以在当今之世免除灾祸的。“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宪问篇》)微生亩对孔子说:孔丘为什么这样忙忙碌碌呢?难道是为了逞口才吗?孔子说:不敢逞口才,是讨厌那些顽固不化的人。“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篇》)孔子说:陪着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错:话还没有问到就说了,叫急躁;问到了却不说,这是隐瞒;不看脸色就说话,这叫瞎子。这都是言语不得体的。“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篇》)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懂得分辨别人的言语,就不可能了解人。还有,“子曰:攻乎异端,其害也已”。(《为政篇》)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这样祸害也就消除了。

政事方面,先端正自己。“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篇》)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对于处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如何使别人端正呢?“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篇》)子张想学求官职的方法。孔子说:多听,存疑,有把握的,谨慎地说出来,就可减少过错。多看,避危,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做,就能减少懊悔。言语少错误,行动少后悔,官职的俸禄就在其中了。“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篇》)子夏做了莒父那地方的长官,问政治。孔子说:不要图快,不要贪小利。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顾小利,大事就办不成功。从政,还要有办事的能力。“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篇》)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篇》)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只怕没有立足的本事;不怕没人知道自己,只求获得使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雍也篇》)季康子问:仲由可以让他从事政事吗?孔子说:仲由果敢决断,对于从政有什么困难呢?又问:端木赐可以让他从事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情达理,对于从政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可以让他从事政事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对于从政有什么困难呢?

文学,是指学习文献或文化。“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阳货篇》)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这种人真难办啊!不是有掷彩和下棋的游戏吗?做一做,也比闲着好。当然,比博奕更好的,仍旧是修德进学。关于学习,“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卫灵公篇》)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中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把马借给别人骑。这种现象今天没有了啊。这一章讲了两件事,就前一件来看,可见孔子很留心文献。搜集各种文献,都可供学习之用。“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篇》)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再用礼节约束自己,也可以不会离经叛道了吧!“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篇》)子夏说:做官了有余力就可以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可以去做官。可见,学习不限于人生的某一阶段,实是一辈子的事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学习也是这样,要以之为乐。“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篇》)孔子说:可以和他一起学习的人,不一定可以追求道;可以追求道,不一定可以立得住;立得住,不一定可以随机改变。这里讲了人会分化,但前提是可以一起学习。

猜你喜欢

政事子夏卫灵公
《论语》知多少?
弥子瑕是对是错?
政权、政事与朝政
地方政务新媒体要牢记做“政事”
孔子借伞
不欺暗室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孔子神算
论明代学术思想体系的建构与分裂
政务微博要多谈“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