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

2015-08-15吴坤湖

语文学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新语字母语境

○吴坤湖

(四川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四川 雅安625014)

社会的变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手段,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语言生活。网络语言是指网民通过网络传播媒介进行言语交际时创造、使用的带有新奇色彩的词语、符号和语法成分,[1]如美眉、大虾、恐龙、东东、酱紫、楼主、GG(哥哥)、886(拜拜了)、3Q(thank you)等。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的,经常产生一些新成分和新用法,其中有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有些则相反。“语言规范化就是根据语言的历史发展规律,确立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标准,具体来说,就是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妥善加以处理。”[2]

“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3]所以网络语言,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社会方言,是网民们在网络交际中使用的语言,是普通话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因为它没有独立的语音系统、语法系统和基本词汇,它采用的都是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语法系统和基本词汇,它主要是词汇上有不同于普通话的个性和特色。属于社会方言之一的网络语言是新词新语的重要来源之一,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向日常生活渗透,如“神马(什么)都是浮云”“你去就call我吧!”等表述常见于我们的日常交际中。正如新词新语的规范化问题是新词新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是网络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关于网络语言规范的态度问题

在对待网络语言的规范(本文主要指网络语言的词语的规范,下同)的态度问题上,历来有人持批判态度。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是对拥有几千年传统的汉语的破坏,认为它是文化垃圾、精神污染,是网上黑话,要坚决予以封杀。实际上,语言体系不是一成不变,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社会的变革,网络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网络交际语境。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环境,包括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及交际者的知识因素。语言语境通常是指语篇内部的环境,即语篇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要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时依赖的上下文、语篇段落。非语言语境指语篇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在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场合(时间、地点)、参与者(角色、地位、年龄、经历、教育、性别、交际双方关系)、正式程度、媒介(书面、口头)、主题。交际者的知识因素是指交际者已知的全部事实、假设、信念及认知能力等。网络交际语境和日常交际语境相比,具有交际时空的无限开放性、交际媒介载体的语码输出的低效性与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交际参与者的年轻化与参与者身份的虚拟性等特点。[4]正因为这些不同语境因素,带来了言语交际双方对语言的调整,进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网络语言,或者说引起了语言的变化(或变异)。简言之:网络语境的特殊性造就了网络语言的特殊性。所以网络语言这种变异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完全有意而为。

另外从语言本身来看,语言创新是语言生命力的表现,没有创新就没有语言的发展,正如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杨文全教授所言:“词汇创新是所有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5]

笔者认为在对待网络语言规范的态度问题上,应该抱以宽容、理解的态度,积极引导,合理规范。

二、网络语言规范的原则

关于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原北京广播学院应用语言学系博士生导师于根元教授认为,首先应制定网络新词新语规范的基本原则,研究哪些词语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这里的“好”与“不好”的标准,笔者的理解不是指网络语言代表的事物的“好”(积极的事物)与“不好”(消极的事物),而是指网络语言使用得恰当与否。正如于根元教授等在《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中说的,“规范的标准是看交际值即交际到位的程度,这是同语言的功能一致的”[6]。而语言使用恰当与否、交际到位与否,检验的标准就是是否适切语境。因为语境能决定语用交际的成败,它制约着人们对话语的理解和使用,如果交际双方对语境有足够的了解,并能恰当地加以利用,信息就会畅通无阻,信息就能传真,交际也就能取得成功,反之,则会失败。

关于网络语言规范的原则问题,在是否适切语境的总原则下,需要参考以下具体原则:

(一)必要性原则

网络新词语的产生和发展,必须是网络语境下交际的需要,是原有的日常交际的普通话词汇没有的(新事物产生,故产生新词或旧词新义)或原有的日常交际的普通话词语交际效果不佳、无法到位的(虽有相同或相近的形式,但网络新词语表达效果更好、更到位)。如腾讯QQ、微信等就是新生事物的需要;“楼主”、“沙发、椅子、板凳”(在网络语言中分别是指对文章评论者、文章发表者的称呼及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回帖的人)等是旧词增加了新义,另如表情、手势等副语言符号(:微笑,:害羞,:呲牙,:偷笑:再见,:握手,:抱拳……)则有生动形象、简洁、含蓄的表达效果。

(二)经济明确的原则

网络交际中,由于交际媒介载体的原因,语言输出低效与信息传播要求即时、迅速之间产生矛盾,在这样的网络语境下,为了克服这一矛盾,网络语言特别需要简洁,用最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以节省传递时间。如出现了数字谐音(如886:拜拜了)、汉语拼音字母词(如GG:哥哥)、英语字母词(如BF:boy friend)、合音词(表:不要,酱紫:这样子)、手势、表情等副语言符号等。这些交际形式比原形式省略、简洁,节省了传输的时间。不过同时要求表意清楚、明白,让人能理解,比如有些字母词、数字谐音词就值得商榷。

(三)符合汉语结构规律的原则

网络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社会方言,也是现代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的网络词语是新词新语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可以预见,这些网络新词语的命运和其他新词新语一样,不外乎:一批较早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网络词语会逐渐丧失新颖性,变得不再流行,成为一般词汇;有的则弃之不用,逐渐消亡;其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被经常使用,成为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因此,针对新造的网络词语,对其规范的标准是符合汉语允许的大的结构规律,复合式或附加式,语音上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均可,不能突破汉语的结构规律。

(四)重视国际通用的原则

有些现象,现代汉语中没有译词或者译词复杂,不用字母词就难以表达和交流,所以有的英语缩略字母词就回避不了,如腾讯QQ,BBS、ID等。

(五)大汉语观原则

要考虑到汉语使用的广大地区的具体情况,如E-mail,台湾通常用“电子邮件”表示。大陆规定术语时需要综合考虑一下世界华人区的使用习惯。

(六)品位原则

品位主要指思想性,意思是过于粗俗的从严,但反映社会消极面的需要保留。还有就是要注意适当避讳。

(七)普遍性原则

指广大网民对网络新词语接受和使用的普遍程度。

(八)层次性原则

网络交际中,有严肃的官方的表达,有网民们的亲人、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之间的聊天,规范度(要求规范的程度)不同,前者规范度高,用语需庄重、严肃,后者规范度低,可以适当随意、自由。

三、网络语言规范的具体内容及方法

网络交际中,产生的网络词语量大、形式多样。这里为了便于阐述网络语言规范的具体内容及方法,笔者把它们简单归纳罗列为以下四类,但不作详细阐述(拙文《从语境的角度看网络语言的特点》已作详细分析):

A.旧词新义词语。这类网络词语是现代汉语中原有的词语,但网民们在使用时赋予了新的含义。如“灌水”、“楼主”、“沙发、椅子、板凳”、“恐龙”、“青蛙”、“晕”、“顶”、“赞”、“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的意思),“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的意思)等。

B.旧词新形式词语。网民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突破常规,标新立异,不用现代汉语中原有的书写形式,创造出新形式来表达。具体又包括通过谐音方式产生的新形式词语和字母词。前者如数字谐音886(拜拜了)、44944(试试就试试),方言谐音“稀饭”(喜欢)、“虾米”(什么),普通话谐音“斑竹”(版主)、“筒子”(同志)。后者如汉语拼音字母缩略词JJ(姐姐)、TMD(他妈的),英语缩略词BF(boy friend)、PK(play killer:竞争,二选一),英文原形词cool(他很cool)、in(你还很in)、out(你已经out了)、high(昨晚玩得挺high的)、show(作show),字母和汉字或数字的结合词U盘、吃饭ing、睡觉ed、B4(before)、3Q(thank you)等。

C.副语言符号。网络交际不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无法直接使用手势、面部表情等副语言符号配合语言加强表达能力。软件开发者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开发出了一系列形象、生动的副语言符号,供网民们在网络交际中重复使用。如表示面部表情的(难过)、(偷笑)等,表示手势的(握手)、(抱拳)、(竖大拇指,称赞,强)、(OK,好的)等。

D.其他网络词语。如叠音词语东东、坏坏、一般般等,合音词表(不要)、酱紫(这样子),音译词伊妹儿(E-mai)、烘焙鸡(homepage)等。

网络语言规范的具体内容及方法,就是根据前面确定的规范网络语言的总原则和具体原则,对上述四种类型的网络语言进行分析鉴别,肯定并提倡有利于交际、符合全民语言发展规律的网络语言,否定并淘汰不利于交际、不符合全民语言发展规律的网络语言,为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作科学、正确的引导。

(一)旧词新义词语的规范

人人都有求新求异心理,网民们也不例外,喜欢给旧词赋予新的含义。这种创造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这样不但可以丰富网络语言的词汇,还可以丰富全民语言的词汇,同时也是语言经济节约的表现。如“楼主”、“沙发、椅子、板凳”、“晕”、“顶”、“赞”等词语是旧词增加了新义,或生动形象,或简洁明了,这是必要的规范的网络语言。

以上这类旧词新义词语,新义与原义有联系。网语中还有一种旧词新义词语,其新义是通过缩略别解而来的,与词语的原义毫无联系,如“耐看”是耐着性子看的意思(或缩略而来,下同),“不错”是你长成这样真的不是你的错的意思,“蛋白质”是笨蛋、白痴、神经质的意思,“白骨精”是白领、骨干和精英的意思……这类词语带有诙谐色彩,但稳定性较差,表意很模糊,不符合语义明确的原则,妨碍了信息的准确传递,故应剔除。

(二)旧词新形式词语的规范

网络交际媒介载体的语码输出的低效性与信息传播要求即时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交际时需要简便快捷、输入字符尽量少的特点,故出现了不用现代汉语中原有的书写形式,创造出新形式表达的谐音词语、字母词等,这些词语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比原形式省略、简洁,所以这种创造是可以理解的。但究竟规范否,必须结合上述具体原则分析:

数字谐音,根据广大网民对网络新词语接受和使用的普遍程度的普遍性原则和交际层次不同,规范度不同的原则,对于88(拜拜)、886(拜拜了)、44944(试试就试试)等普遍使用的数字谐音,建议可以在一般场合使用,庄重场合应回避。其他谐音模糊、表意不易理解的880(抱抱你)、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等,建议不进入规范之列。

方言谐音“稀饭”(喜欢)、“虾米”(什么),普通话谐音“斑竹”(版主)、“筒子”(同志)等实质上是错别字,是语言不规范、繁复累赘、不经济节约的表现,不提倡进入规范之列。

关于网络语言中,频繁出现、也让很多学者感到头疼的字母词,我们应当如何客观对待?有些现象,现代汉语中没有译词或者译词复杂,不用字母词就难以表达和交流,如U盘、腾讯QQ,BBS、ID等,英语缩略字母词回避不了。这样的英文缩略字母词,实际上在日常交际领域已经出现,比较频繁,已被大多数人接受,如B超、CT、IT、WTO、MTV、VCD、DVD、GRE等。汉语拼音字母的简缩形式在日常交际中使用、且被大众接受的比较少,如仅有HSK(汉语水平考试)之类在使用,但在网络交际领域中已频繁出现,显然是受了英语缩略的影响,如GG(哥哥)、LP(老婆)、BT(变态)等。英语缩略字母词与汉语拼音字母缩略词的区别在于,前者符合国际通用的原则,后者不是国际通用的,而且表意不准确,所以前者规范,后者不规范。

另外没有被广大网民接受和使用的BF(boy friend)、GF(girl friend),汉语中夹杂英语的、显得不伦不类的copy(你的笔记借我copy一下)、in(你还很in)、out(你已经out了)、high(昨晚玩得挺high的)、吃饭ing、睡觉ed等,表意很含混的B4(before)、3Q(thank you)等形式不值得提倡。

(三)副语言符号的规范

网络交际不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无法直接使用手势、面部表情配合语言促进信息交流。于是软件开发者为了克服这一不足,开发出了一系列形象、生动的副语言符号,供网民们在网络交际中重复使用。如表示面部表情的(可爱)、(憨笑)、(难过)、(偷笑)等,表示手势的(成功)、(OK,好的)、(敬礼)等。这些副语言符号生动、形象、直观、含蓄,假如用语言来表达,则繁复累赘,表达效果欠佳,它们很好地弥补了纯粹用语言符号交际的不足(也即书面交际的不足)。这种交际形式是值得倡导的,网民们也乐此不疲地在使用。

(四)其他网络词语的规范

其他网络词语如叠音(东东、坏坏、一般般)、合音词(表、酱紫),音译词伊妹儿(E-mai)、烘焙鸡(homepage)等,也可以根据普遍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大汉语观原则等作出规范的选择。

余论

许嘉璐先生曾在《文汇报》上说过一段话,对我们在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上,是很有启发的,“我们是在不规范的情况下搞规范,语言又在规范中发展。规范并不能阻止语言的发展演变和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语言现象,当然也就不能保证出现的新词新语新说法人人都懂得。不进行规范当然不行,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也不行”。所以我们的任务在于做好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而不是把它视为洪水猛兽,打压、回避,否则,不利于语言的纯洁,更不利于语言的发展。专门探讨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对语言认知、语言教学(含对外汉语教学、语文教学)和词典编纂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 释】

[1]周洪波.网络语言的位置[N].光明日报,2001-08-22.

[2]罗洁清.网络语言的变革现象与规范化问题的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韩志刚.网络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5]杨文全,杨绪明.试论新词新语的消长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6]于根元,等.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2003(01).

[1]邓文彬.网络语言的定位与规范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金惠淑,等.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2(02).

[4]毛力群.网络语言: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5]王建华,等.现代汉语语境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6]于根元,等.网络语言概说[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新语字母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学林新语
贺年新语
新语初绽
字母派对
解读习近平两会新语之“语”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