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方言前、后鼻音发音特点分析

2015-08-15杨世斌

语文学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韵尾鼻音韵母

○杨世斌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1)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共有3 个鼻辅音m[m]、n[n]、ng[ŋ],其中,辅音m[m]只做声母,n[n]既做声母又做韵母,ng[ŋ]只做韵尾,我们说的鼻音韵母是指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构成的韵母。前鼻音包括:an、en、in、ün、ian、uan、uen、üan,后鼻音包括:ang、eng、ong、iang、ing、iong、uang、ueng,前、后鼻音共16 个。

鼻韵母有其自身的发音特点,其一是发音时,由元音的发音形态向鼻辅音的发音形态过渡,元音要响亮、清晰地发出来,发音时气流不能中断,同时舌头要立刻做出向鼻辅音滑动的动作,直到鼻音发完为止;其二是做韵母的鼻音与做声母的鼻音是不同的,做韵母的鼻音在发音过程中只有成阻和持阻阶段,而没有除阻阶段,发音完毕才能解除阻碍。做声母的n[n],如:牛奶[niúnǎi]、泥泞[nínìng],这里的n[n]的发音时,舌尖中部要抵住上齿龈,口腔里要充足气流,让气流冲破阻碍完全从鼻腔里出来,让声带振动发出声音,发音时有个除阻阶段,而做韵母的鼻音在发音过程中只有成阻、持阻阶段,却没有除阻阶段。

内蒙古方言中韵母与普通话的韵母差异很大,而且情况也很复杂,尤其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方言与普通话差异更大。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每一个完整的音节都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中的每一点的不相同都决定了音节的不同意义。在韵母的使用中,普通话中的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是泾渭分明的,不能混淆使用,因为不同的鼻韵母的使用,也直接决定了音节的不同意义。

如:“刮风(guāfēng)”如读成“瓜分(guāfēn)”,后鼻音fēng 读成前鼻音fēn,“风筝(fēngzheng)”如读成“纷争(fēnzhēng)”,“老陈(lǎochén)”如读成“老程(lǎochéng)”,“大盆(dàpén)”如读成“大鹏(dàpéng)”,这不同的鼻韵尾构成的音节完全是意义不相同的两个音节,因此,正确区分前后鼻音不是无关紧要,而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方言中,有时只有后鼻音而无前鼻音,常常把en、in、uen、ün 这四个前鼻音韵母分别归入eng、ing、ong、iong 这四个后鼻音韵母中,有时前后鼻音混淆。例如:

深圳(shenzhen—shengzheng)

门诊(menzhen—mengzheng)

昆仑(kunlun—konglong)

伦敦(lundun—longdong)

均匀(junyun—jiongyong)

军训(junxun—iongxiong)

信心(xinxin—xingxing)

亲近(qinjin—qingjing)

贫困(pinkun—pingkong)

晕车(yunche—yongche)

以上这几组例子就是把en、in、uen、ün 这四个前鼻音韵母分别归入了eng、ing、ong、iong 这四个后鼻音韵母中,从而没有了前鼻音。例如:

亲近(qinjin)—清净(qingjing)

人民(renmin)—人名(rengming)

红心(hongxin)—红星(hongxing)

春分(chunfen)—春风(chunfeng)

陈旧(chenjiu)—成就(chengjiu)

清真(qingzhen)—清蒸(qingzheng)

信服(xinfu)—幸福(xingfu)

金鱼(jinyu)—鲸鱼(jingyu)

像以上几组例子,如果用内蒙古中、西部方言来读,把前鼻音都读成后鼻音,那就读成了两个意思完全不同的两个音节了,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那就无疑会产生歧义了。如:“今天的涮羊肉里放点冻豆腐”,“今天的烩菜吃炖豆腐”,在这两个不同的语境中一般人是能区分“冻豆腐”和“炖豆腐”的,但是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内蒙古中、西部方言是不读un 韵的,把un 读成ong 韵,这样,就把“炖豆腐”读成“冻豆腐”,说普通话的人是无法分清楚的。正是由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方言没有en、in、uen、ün四韵,而只有eng、ing、ong、iong 四韵,所以才会出现根梗不分、心星不分、昏红不分、群穷不分的现象。

那么,究其现象产生的原因还是内蒙古中西部方言地区人群发音习惯的问题。因此,正确把握前后鼻音的发音要领,准确分辨前、后鼻音韵母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用方言的人群学习普通话需做好的工作。韵尾n[n]和ng[ŋ]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舌位不同,n[n]是舌尖中鼻音,发音的时候,舌尖要抵住上齿龈部位,ng[ŋ]是舌根鼻音,发音时,舌根往后缩,舌面后部隆起,抵住软腭,发n[n]时,舌位靠前,发ng[ŋ]时,舌位靠后。准确分辨前、后鼻韵母就一定要发准n[n]和ng[ŋ]两个韵尾,掌握它们的发音部位。因此,内蒙古中西部方言区人群在学习en、in、un、ün 四个前鼻音时,在发音末尾时,必须记住要把舌尖放在上齿龈处,顶住不动,以防舌根抬高,舌头往后缩,发成后鼻音ng[ŋ],在发en、in、un、ün时,先要发好元音e、i、u、ü,然后把舌尖立刻向上抬起,抵住上齿龈,就会正确发出en、in、un、ün 四个前鼻音了。

掌握了正确的前、后鼻音发音要领后,还要能正确区分en、in、un、ün 和eng、ing、ong、iong 所统领的常用字,并加强记忆;利用形声字声旁类推和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等一些方法帮助记忆。内蒙古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由于高考录取分数较低,学生的文化底子薄、基础差,许多学生在普通话测试中成绩不理想,许多原因都是因不识字造成的,针对这样的群体,一定不能忽略了识记汉字教学,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有些学生在理论上明白了前后鼻音的发音规律,但遇到具体的字词又分辨不出是否前后鼻音,所以,课堂上必须强化记忆。首先,个别字单独记,比如,在普通话测试中经常出现“嫩”、“瓮”、“烘”等字,内蒙古中、西部方言区的学生就把前鼻音的“嫩”读成后鼻音“nèng”,把后鼻音的“瓮”读成前鼻音“wèn”,把后鼻音的“烘”读成前鼻音“hūn”。像这样的字,课堂上拿出来,让学生反复练习,逐个加强记忆。其次,根据声韵配合规律加强化记忆。普通话中音节与文字的分布对应不是均衡的,有的音节带字比较多,有的音节带字比较少,这样,在音位相互对立的一列字中,应记少不记多,以少排多加强记忆,这是一个很好地记忆方法。比如,普通话中d、t、n、l 一般不与韵母en 相拼,除“嫩nèn”、“扽dèn”外,d、t、n、l 只能与eng 相拼,这样,只要记住“嫩”和“扽”

,其它的字就知道都该读成后鼻音了。普通话中z、c、s 一般也不与en 相拼,只有少数的几个字是与en 相拼的,如“怎zěn”“岑cén”“森sēn”,记住这几个少数的字,其它的字大多归入eng 韵母。普通话中,d、t 不与in 相拼,只能与ing 相拼,记住这一点,就不会把“挺”、“订”这样的字读成前鼻音“tǐn”和“dìn”了。

[1]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2]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教程[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韵尾鼻音韵母
上了一年级的蚊子
声母韵母
到底谁是老师啊?
单韵母扛声调
论汉藏语言高元音的类型与共性
仡佬语-n、-ŋ、-i韵尾的发展演变
普通话与前后鼻音的发音方法
闽南语入声韵尾的分布现状及原因推测
粤东闽语n尾韵文白异读及其与ŋ尾韵和鼻化韵的关系
“儿”字和“儿化”韵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