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修辞角度谈《岳阳楼记》的语言美

2015-08-15刘燕

语文学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叠音岳阳楼记互文

○刘燕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范仲淹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是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此篇自问世以来,就因其内涵志士仁人的广阔胸襟、忧国忧民的济世思想以及其精湛的艺术创作手法,震撼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世人曾评《岳阳楼记》有三美:一是立意美,二是结构美,三是语言美。

谈论《岳阳楼记》语言艺术的文章已有很多,而本文将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岳阳楼记》的语言美。因为语音、词汇、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本文将从语音修辞、词汇修辞、语法修辞三个角度来分析语言美。

一、语音修辞

汉语虽是表意语言,但是汉语是一种声音,而声音是用于交际需要的一种言语符号。正因为是交际的符号,所以使用语言时不仅要注意形体,也更注重语言的优美。“在修辞学领域,人们把利用言语单位、语义特点及相互关系构成的修辞现象称为语义修辞,将直接诉诸人的视觉感知的书面材料以获得言语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称为形貌修辞,那么诉诸听觉的一切修辞现象就是语音修辞。”[1]

语音修辞是通过调节音节,使语音富有节奏、优美动听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双声叠韵、词句复沓、节奏和谐以及叠音等多种方式,“从语音修辞说,《岳阳楼记》充分利用汉语音乐性强的特点,即利用音节中丰富的乐音因素来加强表达效果。”[2]而笔者认为《岳阳楼记》则有以下几种语音修辞的独到之处:

1.双声叠韵。双声叠韵是古代文学创作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它有着特殊的修辞效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形象地说明了它的作用“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3]观之《岳阳楼记》,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的双声叠韵词。如“潇湘”、“霪雨”、“隐曜”、“满目”、“游泳”等双声词的使用;“远山”、“长江”、“万千”、“静影”、“锦鳞”等叠韵词的运用。因为声母短促,韵母舒长,所以恰当地使用双声叠韵可以使表达曲折尽意,声音波澜起伏,形成一种回环荡漾的音乐美。

2.词句复沓。词句复沓就是句子与句子之间更换少数的词语以取得某种效果的修辞手法。复沓是散文取得某种语音效果常用的一种手法,既可以加强语势,抒发作者强烈的情感,又可以增加语言的旋律感。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句子:“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愁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句。词句的起结复见,不仅使全文在内容上首尾呼应,而且将部分词句反复咏唱,在语音上形成了一种回环美。

3.节奏和谐。语言节奏的和谐主要是通过合理安排停顿以及调配声调起伏变化来体现的。阅之《岳阳楼记》,可以发现如下节奏和谐的句子:“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及“朝晖夕阴”;“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这种节奏的和谐变化可以使语言在“有序中富于变化,丰富中内涵统一”;而节奏的恰当运用,使得语言有抑扬顿挫、回环跌宕的音乐美。

4.叠音。叠音顾名思义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重叠起来构成的叠音词。不同的叠音词有不同的作用,如《岳阳楼记》中的“浩浩汤汤”是形容洞庭湖水浪滔天之声,有身临其境的音乐氛围;而“霪雨霏霏”的“霏霏”一词是形容雨连绵不断之状,是为了强调雨不曾停歇,隐含“非常”的意思,是表示程度的加深;又如表示色彩的叠音词“薄暮冥冥”、“郁郁青青”之词,色彩的重叠描绘,既有动态感,又有立体感,巧妙的美感融入色彩之中,凸显色泽韵致。

二、词汇修辞

词汇修辞就是词语的锤炼。中国文学作品中能称得上字字珠玑的文章很少,而《岳阳楼记》却是少数中的杰出代表。古人写作讲究“炼字”,着眼于字的选择与搭配,而范仲淹则将这种写作手法臻于佳境。

1.字词的选择。《岳阳楼记》开篇用“谪守”一词来形容滕子京治理巴陵郡。“谪”是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的意思;“守”,指做太守。一个“谪”道明滕子京因贬谪才来到巴陵郡,顿感“去国怀乡,忧愁畏讥”,这时的他肯定是失意的,也才有作者下文对他的安慰“宠辱皆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衔远山吞长江”,“衔”、“吞”二字则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洞庭湖赋予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浩浩荡荡、广阔无边的“胜状”。再如“朝晖夕阴”一句,“朝”是早晨,“晖”是日光,“夕”是傍晚,“阴”是阴暗。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就从时间的对比上反映出洞庭湖气候多变,即“气象万千”,风景变幻莫测之景色。“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将极具动态的字“浮”“跃”和静态的“静”“沉”相互使用,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法给人一种流动的视觉体验,更加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时而水波粼粼,时而水波不兴的动人景象。

2.同义词的选用。“横无际涯”中的“际”与“涯”在此句中都是边界的意思,是同义连用,起到凑足音节与避免行文板滞的作用。“日星隐曜,山岳潜行”的“隐”与“潜”都是隐藏的意思,这两个拟人化的字词属于修辞中变文的一种。同义词的替换是为了使行文免于呆板,同时这两个字也将笼罩在水雾中的洞庭湖的朦胧美景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心旷神怡”的“旷”与“怡”都是开朗、愉快的意思,这个词后来虽然是一个固定短语,但它仍是变文的一种。行文中不管是作者对同义词的连用,还是同义词的变文使用,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写作技巧与“炼字”的考究。

3.互文。“互文是指在连贯的话语中,上文省去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也省去上文出现的词语,在理解时必须上下文义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修辞方式。”[4]《岳阳楼记》中有很多互文的使用。如“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一句运用互文的辞例,即樯倾樯摧,楫倾楫摧。意思是桅杆倒折了,船桨也倒折了,并不是说桅杆倒而不折,船桨折而不倒。“去国怀乡”也是互文。这句话并不是说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正确的词序应是“去国乡怀国乡”,就是离开国都,离开家乡,思念国都,思念家乡的意思。再如“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一句,是说岸芷岸兰,汀芷汀兰,而不是岸上只有芷而无兰,汀里只有兰而无芷。总之互文是为了让行文紧凑,富有变化的一种写作手法。

三、语法修辞

《岳阳楼记》文简义丰,从语法修辞的角度来看,此文对偶句、排比句、设问与反问句等的使用,使得《岳阳楼记》具有很好的修辞表达效果。

1.对偶。对偶就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字字相对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岳阳楼记》一文中的“衔远山,吞长江”,“衔”与“吞”都是包含、含有之意,同时这也是拟人的写法,字字相对;“远山”对“长江”是完整的对仗。“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南”与“北”相对,地名“巫峡”与“潇湘”相对,极言洞庭湖之广阔。“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阴”与“浊”、“风”与“浪”、“怒号”与“排空”,整齐匀称,节奏感强烈。“日星隐曜,山岳潜行”,“日星”与“山岳”、“隐曜”与“潜行”,对的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除了对偶,还有借代手法的运用,就是借相关事物来代替要表达的事物,它能使语言简练、含蓄。“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浮光”与“静影”动静结合与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景物生动形象的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2.对比。纵观《岳阳楼记》全文,作者就是以一种对比的手法来劝慰自己的好友滕子京不要在乎外在的得失,从而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襟。《岳阳楼记》用段与段之间的对比来突出文章的主题,这也是对比手法的一种突破。文章的第三段是写天气的恶劣,从而使“迁客骚人”由景触情,“感极而悲者”。而第四段却写“春和景明”之时,迁客骚人的另一种感受“心旷神怡”。通过这两段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同时也更好的突出文章的中心,即作者劝慰谪守的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忠君爱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爱国情怀。

3.设问、反问。设问与反问都是常用的修辞手法,它们虽然都是问句,但是却有着明显的区别。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而反问是自问不答但答案隐含在其中。看《岳阳楼记》一文,其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句运用了设问,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突出文章中心,即忠君爱民。而“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一句,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在加重语气的同时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胸怀天下安危,舍身为仁之伟大情怀。

[1]曹石珠.形貌修辞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郭辉.《岳阳楼记》微观修辞三探[J].淮北煤师院学报,2002(2).

[3]王国维.人间词话[M].中华书局,2009.

[4]金章成.古汉语修辞[M].南方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叠音岳阳楼记互文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拥有一种“超能力”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宋朝女孩取名偏爱叠音词
《岳阳楼记》接受史研究
我也会
杜甫诗中叠音词的词汇和语法研究
《岳阳楼记》三美
范仲淹《岳阳楼记》对清代越南使节岳阳楼诗文的影响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