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课程改革下的诗歌教学——从一个初中语文教师的视角

2015-08-15王玉洋

语文学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诗歌语文教师

○王玉洋

(安徽全椒县襄河中学,安徽 滁州 239500)

文学来源于生活,发轫于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是语文的“正宗”。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诗歌教学被边缘化,教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学。笔者是一名在一线从事十六年初中语文教学的普通教师,本文试图从这一视角去探求新课程改革下的诗歌教学。

一、诗歌教学的发展形势

在中考“指挥棒”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常常迷失在应试分数的丛林里。由于诗歌考查在试卷上的分值不高,诗歌教学往往被漠视。近几年来,安徽中考打破坚冰,锐意改革,正在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2014 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除了常态化的古诗词默写外,第一大题“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中第4 小题,现代诗歌《跌倒》闪亮登场!在这道高达12 分的综合实践题中,既考察了诗歌节奏、语句仿写、内涵理解,也对诗歌诵读予以积极引导。可以看出,应试教育的功利性色彩再被削弱,“诗味”在安徽中考语文试卷上悄悄弥漫。

如果说,2014 年诗歌考查形式的创新或许是一种偶然,到了2015 年,命题者则充分彰显了自己的态度与决心。纪伯伦《小溪,你说什么》节选赫然在卷。这次,命题者不仅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关注诗歌意境的揣摩和表达形式的锤炼。原来,诗歌不是曲高和寡,也不该被束之高阁。诗歌作品也可以接地气,也可以在语文试卷上信马由缰。

我们不得不尴尬地承认,正是命题者的用心良苦,倒逼我们的语文教师重新审视诗歌教学。走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 版),寻找诗歌教学的目标与要求,我们发现,诗歌在新课标中的渗透仍显不够: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 篇(段)。”

2014 年9 月9 日,“习大大”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掷地有声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显然,诗歌教学不能仅仅是为了考试,传承经典文化、培养学生的诗意人格与审美品位是我们语文教师应有的担当。

二、当前诗歌教学的现状

1.照本宣科,不知其旨。很多时候,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把“教参”当成救命稻草,照本宣科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首先就是自己不爱诗歌,怕读诗歌。诗歌,是语言高度浓缩、情感高度集结的艺术,执教者由于工作繁忙、备课资源紧张、文学鉴赏素养缺乏、考试功利心迫切等原因,对诗歌教学总是敷衍了事,草草应付。甚至,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还陷于一知半解,要想学生能心领神会,当然是很难的。

2.自我欣赏,不知其云。在课堂观察中,我们也发现有些教师偏爱诗歌,尤其是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教师更是如此。在诗歌教学中,肆意丰富教学内容,妄然增加教学时数,一首五言绝句要上两课时,一首现代诗能上四节课。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些教师自我沉迷在钟爱的诗歌里,教是陶醉自己,学还哪管他人。由于这种自我欣赏的态度,学生们往往听了很多,却又一无所获。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被彻底抹杀,沦为教师自我陶醉的看客。

3.肢解文本,不知其味。舒婷在听完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分析她的《致橡树》后说到,老师的讲解“像一把手术刀,把我的诗弄得支离破碎”,“把‘我’剁成肉酱,包成了各种各样的饺子,喂给了学生”。诗歌是不能翻译的,这几乎是一种共识。然而,考点是必须剖解的,这又几乎是一种本能。这首诗里包含着哪些考点,可能会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诗歌教学被纳入一条高速运转的生产流水线,学生们沦为娴熟的技术工人,我们不负责创造,我们只负责复制和粘贴!在这番对诗歌的肢解后,诗歌的“精气神”尽毁,哪还有什么“色香味”呢?

三、新课改下的诗歌教学方法

1.以读为本,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很看重朗读对于诗歌学习的作用,现在看来,其言不虚。语文,以“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为要旨,而“读”是四种能力的核心。本色的语文课堂,就应该回荡着朗朗书声。诗歌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更是非常必要。从默读到朗读,从个人读到集体读,从配乐朗诵到视频欣赏,在“万紫千红总是读”中,学生对诗歌的感知、理解、揣摩和体味恐怕已经完成大半了。教学流沙河的《理想》时,如果只是一节诗、一节诗地枯燥讲解,必然使学生感到厌烦,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多诵读优美的诗句,诗句中生动形象的比喻本身就是最好的“解说词”。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首先必须真正把读落实到课堂上,或熟读,或成诵,真正让学生在读中获得提高,自然成长。

2.以体为经,呼唤共鸣。古代诗歌距离学生的距离较远,这种距离既有时空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如古代诗歌中成就很高的思乡题材,现在学生体会起来就有难度。即使是现代诗歌,由于学生对作者及其写作背景较为陌生,在认知上也会产生隔阂。这就要求教师能“古为今用”、“他为己用”,把诗歌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指导并创造机会让学生体悟诗歌,真正走进作者或作品的深处,成为作者或作品的“知音”。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位一体,必然激发强烈的情感共鸣,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以解为辅,豁然开朗。光有读,还不够。解太繁,也不好。《观沧海》时是一个怎样的曹操?《沁园春·雪》中,毛泽东为什么作如此兴叹?《黄河颂》中,光未然在经历怎样的情感跌宕?对于诗歌学习,适当的解析十分必要。这种解析,既要简洁,又要直指要害。介绍诗歌创作的相关背景,理清诗歌的结构线索,梳理诗歌的感情脉络,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但这种解析,不能演变为直译为主、字字落实。不能强行给诗歌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注重整体感知才是正道所在,一旦,我们开始肢解诗歌文本,诗歌的美感与韵味就荡然无存了。

4.以品为要,重在表达。诗歌,最妙的就是语言呀!所以,诗歌教学的重点,就是对诗歌语言的玩味,对诗歌意境的欣赏。诗言志,志从何来?正是含蓄、隽永、凝练的语言。如席慕容的《乡愁》中,“笛”、“月亮”、“挥手”等意象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没有年轮的树”则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割舍不断,无法用时间计算的思念之情。又譬如《星星变奏曲》,其中最主要的意象就是“星星”,一般来讲,“星星”象征了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而在这首诗中,“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亮的微弱光明,借此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另外,用“夜”“冰雪”等意象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整首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如果学生能捕捉到这些意象,自然也就领会了诗人所描绘的艺术境界。所以,在诗歌教学的课堂上,要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反复咀嚼推敲,联想也好,想象也罢,提倡创造性思维,提倡动笔仿写,全班展示评鉴,在含英咀华中,培养学生对诗意语言的钟爱。

5.以联为纬,崇尚积累。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相辅相成,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比较、联系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是不是让学生先回忆以前所学过的思乡诗,如李白的《静夜思》、崔颢的《黄鹤楼》,然后体会诗中的思乡之情;接着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再比较两首诗的不同之处:《乡愁》还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渴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愿望。这样是不是收到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效果呢?又如教学《雨说》是不是可以联系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描写春雨的语句,通过分析比较来增强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广度和深度。除了联系相关作品,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把诗歌请下神坛,让诗歌成为学生生活的朋友。初中阶段,除了教材里的诗歌学习,要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诗歌,像《繁星》,像《春水》,像《普希金诗选》,像汪国真,像席慕蓉……再让学生在周记本上摘抄诗歌,摘抄过后写上可多可少的几句“评论”。这样,诗歌教学的课堂就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积累多了,诗歌阅读与写作的能力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随着国家和教育管理者意识的不断增强,诗歌教学必然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更加醒目而重要的位置。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正确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积极丰富诗歌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诗意人格,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幸福。

猜你喜欢

诗歌语文教师
诗歌不除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诗歌岛·八面来风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