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完全归纳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2015-08-15陈金辉

语文天地 2015年25期
关键词:归纳法事例论点

陈金辉

完全归纳法,在议论文写作中不太可能用到,而不完全归纳法常被用到。不完全归纳法,可以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

一、简单枚举法

简单枚举法,就是以经验的认识作为主要依据,根据某种事例的多次重复又未发现反面事例而做出的一般性的结论。应用简单枚举法时,要注意提高结论的可靠性,避免发生“以偏概全”的错误。被考察的对象越多、范围越广,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大。请看:

洞观古今世事,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土地质朴无华,能养育万物;真水无色无香,能孕育生命。一部《周易》,玄而又玄,变幻无穷,离不开阴阳二卦。《老子》被誉为哲学的哲学,只有五千言。阿拉伯数字只有十个,能算尽人间的全部数量关系。电子计算机每秒处理上百亿兆的数据原理只是数学上的二进制。所以,要求得真谛,就应向简处着艰。圣雄甘地说:“简单是宇宙的精髓。”(国风《崇尚简单》文段)

这一段可以说是典型的简单枚举法推理。作者列举了土地、真水、《周易》、《老子》、阿拉伯数字、二进制六个例子,从自然界、经典、数学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证明“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的分论点,从而证明我们为什么要崇尚简单这一中心论点。六个例子,无不证明至善至美皆简单。

但是,六个例子毕竟有限,没有穷尽所有的例子,只要有人举出一个反例,所持的观点就会被驳倒,况且即便要继续举例,在议论文写作中也是做不到的。怎么办?文段的第一句很重要,是本文的分论点,也是下一层的总括句。具体说是用一个范围副词“皆”限制简单,“皆”是都是的意思。这样这句“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的判断,使下面没有举完的例子趋于穷尽,以尽量达到完全归纳推理的效果。作者之所以要这样做,是要提高结论的可靠性。

最后,用“所以”一词,承接上文,推出结论,并引用了圣雄甘地的“简单是宇宙的精髓”一句话,既是对本段的总结,也起到了证明这一段开头分论点“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的作用。

由此可知,在议论文写作中,为了能增强说服力,常常在一个文段中列举三四个简例论证,先用一句话概括,即“大凡……都……”的句式,就显得特别重要。举了简例,并分析,由此推出结论。这种简单枚举法的段落展开模式,思路清晰,论证有力。但是,简单枚举法毕竟没有穷尽归纳,只要有人举出一个反例,即可被驳倒。这就需要说说科学归纳法了。

二、科学归纳法

科学推理是以理论分析为核心,从探索一类事物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而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科学归纳法比以经验为主要根据的简单枚举法要可靠得多。其特点是先叙述事例,接着对事例进行分析比较,探析内在关联,推究事物发展至这个结果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一文中,先叙述了庄宗如何得天下的事例后,接着说: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这一段是对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前后不同结果的比较分析,议论融于叙事,情感融于文势。其叙述暗含作者观点,文势暗含作者情感倾向。接着作者推究: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作者用“抑”一词,连接前后两句。“抑”是或者的意思。两句采用无疑而问的疑问句式,属于一个不相容的推理,意思是否定了前者,肯定了后者。作者运用这样的句式表达既引发了读者思考,更肯定了成败都出于人为,也更加凸显了文势。由此,作者推出: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作者引用了经典《尚书》里的话作为结论,既是结论,又是对“成败都出于人为”的有力论证。由此,作者进一步推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谦虚则会忧劳,忧劳则能兴国;反之,自满则会逸豫,逸豫则会亡身。这是自然之理也。分析精辟。不仅如此,文章最后针对“伶人”这个现实,进一步分析: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数十伶人”,就庄宗来说着实不起眼,然而却为之所困,身死国灭。为什么呢?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是极其深刻的教训。“岂独伶人也哉”,反问句式的议论,由此及彼,引发深思,发人深省。

一个事例的归纳推理,之所以有说服力,在于科学的分析。因果关联的逻辑分析,逐层推进,分析透彻,从而达到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需要运用这两种方法推理。若在一篇议论文中,能同时运用到,其文章的内容会显得更加充实,论证的说服力也会大大加强。

猜你喜欢

归纳法事例论点
物理方法之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学习直通车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