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古诗词教学
2015-08-15郑远远
郑远远
语文,尤其是古典诗词,与音乐的关系不可谓不亲密。众所周知,从《诗经》《离骚》开始,历经唐诗宋词再到元曲,它们几乎都是可以和乐演唱的。而大家之所以反对将流行音乐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所担心的恐怕也就在于流行音乐的歌词所具有的某些“硬伤”:不合逻辑、词不达意、自相矛盾、粗俗不堪等。但是,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放开眼光,细加甄别,在合适的时刻,将流行音乐中真正优秀的作品引入课堂,从而更好地达成教书育人的目标。
一、鉴赏前播放,激活学生兴趣
俄国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音乐的魅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所以,在鉴赏古典诗词之前,我们不妨播放与诗词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流行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心理。
例如,鉴赏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之前,不妨让学生听听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相信徐小凤独特的磁性嗓音很快就会将学生引入到惆怅、哀婉、忧郁的情绪当中,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探讨李商隐究竟缘何创作此诗的兴趣。
又如,鉴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前,可以播放杨洪基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借助杨洪基浑厚的嗓音,很快就能营造出当年赤壁鏖战时“烟炎张天”“血流漂橹”的惨烈情形,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在此情此景之下依然能够指挥若定的周瑜形象的孺慕之情。
再如,鉴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前,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凭借甜美圆润的嗓音,邓丽君唱出了孤高旷远的意境和深沉凝重的时空感,相信必定能够很快引领学生走入苏轼那种遗世独立的意绪之中。
总之,“听流行音乐”这种形式,可以诱导学生慢慢地沉浸到诗词中去,从而促使他们深入了解诗词的深层内容和意趣。
二、鉴赏中播放,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1.比较古典诗词和流行音乐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教授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的过程中,可以播放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苏轼的词抒发了他经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的那种幽愤孤寂之情;而周传雄的歌却唱出了爱而不得满腹愁怨的伤痛与无奈。同是孤独伤痛,一个是因为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另一个是因为爱情渴求无法满足。
再如,在讲授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时,可以播放黄安演唱的《新鸳鸯蝴蝶梦》。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李白的诗抒发了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和苦闷甚而消极处世的情绪。而黄安的歌却唱出了只求今天拥有的心声。两者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相对而言,黄安的歌更符合现代人的爱情观。
2.比较古典诗词和流行音乐使用的手法
就古典诗词而言,它的精彩之处往往在于作者使用的独特技法。当然,这个技法既包含全篇的结构安排,也包括某些表现手法的运用,甚至于个别字词的千锤百炼。而流行音乐在编写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也会使用一些新颖的手法。因此,在鉴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引入流行音乐加以对照比较。
比如说,鉴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中的“人比黄花瘦”。众所周知,该词之所以传唱千古,正与此句中的“瘦”字有莫大关系。词人借助这一“瘦”字巧妙地描摹了两个事物:一个是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的瘦菊,一个是满面憔悴羸弱不堪的思妇。两者互相叠加互相映衬,构成了一幅凄美忧郁的画面。鉴赏至此时,可以尝试引入周杰伦的《东风破》。这首歌中有一句歌词叫做“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同是一个“瘦”字,周杰伦却将之与“回忆思念”搭配,再与“酒暖”对照,在强烈的反差中将主人公因思念而借酒浇愁却愁上加愁的痛苦揭示得淋漓尽致。
又如,在讲到古典诗词中的“愁”时,教师必定会引导学生鉴赏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及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三位作者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愁绪写得具体可见可感可量。纵观后来者的诗词作品,几乎无有出其右者。但是,在这样意犹未尽的时刻,我们或许可以再次引入周杰伦的《东风破》。歌词中的“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和“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这两个句子极其别致。前句用“一盏”来修饰“离愁”,后句则用“一壶”来修饰“漂泊”,同样将抽象的愁绪写得具体可见可感,让人为之叹服。经过这样的比较,相信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比喻这种手法的妙处。
综上所述,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完全可行。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古典诗词内容和创作手法的理性理解,也可以在流行音乐的熏陶中陶冶性情。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