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课上要让孩子拿起笔

2015-08-15

语文天地 2015年33期
关键词:园子想象学会

李 鹏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对学生“写”的训练太少。语文课上的“写”是和“听、说、读”一样重要的训练,不下功夫对学生的读写进行训练,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深入,语文综合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好好训练学生的“写”,就是为阅读教学添上一双有力的翅膀。

一、夯实双基

学生字时,让学生把易错的字写写,多少不限,一个,两个都行;课文中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语,也许可以用简笔画画一画,如“喜上眉梢”、“愁眉苦脸”、“怒发冲冠”画一幅图就可以促进学生区分他们的含义;文章中哪些句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可以标注在旁边,比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在读悟文本的过程中,在哪里有感受,有启发,有疑问,就随手写在旁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每一次每一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将这些感受随时写下,学习就成了自主自觉的有效活动,比如学了《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学生就分别写到“这是一个美丽的园子”、“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园子”、“这是一个自由快乐的园子”、“这是一个温暖充满爱的园子”等;“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鼓励学生除了用心感悟之外,还要敢于质疑,对内容、对人物、对教材,有疑就标记或写下,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天长日久,学生就学会了“举一反三”,就学会了拿着教材这根拐杖探求到更多的知识,这样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就可以慢慢提高。

二、概括大意

拿到一篇新课文,先要弄清文章写了什么,这就需要概括,概括能力是学习语文所必须的能力。特别是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有了概括能力,学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重点。为进一步研读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交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比如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法,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抓住关键词“发愤”来概括司马迁是如何完成史记的;根据段意概括法,如《秦兵马俑》写了秦兵马俑的地理位置、规模宏大、类型众多、意义深远,把段意罗列起来就可以了;记叙文要素串联法,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写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期,彭德怀为了忍痛杀了大黑骡子为战士们充饥的故事,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就能概括大意了;课题扩展法,如《暖流》一课就写了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与师生交谈,给师生带去暖流的故事;还有问题整理法等。学会了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把它写在书上,不断练习,掌握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学会理清课文脉络,使阅读教学更轻松、更有实效,另外还可以把课文的层次标一标,段意写一写,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

三、补充留白

就如绘画作品必须留白一样,为了更好的表达文学作品的主题,文本中有些地方的叙述形成留白,这些留白,往往意味深长,意味无穷,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有奇妙的作用。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留白处进行还原,让学生进行补充练习。

如《黄鹤楼送别》中,“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可以让学生想象李白送孟浩然走后站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会想些什么?让学生写一写,体会二人友谊的深厚,有学生写道:“孟夫子,祝您一路顺风!”有的写道:“孟夫子,不要忘了给我写信,今天虽然分别了,但是我们的友谊深厚,再相逢一定会更喜悦。”这样的训练,不仅熏陶了学生的情感,而且了深化文章的中心,润物细无声地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了以写促读、以写促悟的目的。

四、想象扩展

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还可以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适合学生展开想象的地方,让学生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扩写训练,此种举措也是读写结合的有效形式。比如《清平乐·村居》这首宋词描写了农村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好,我安排了学生依据原词对全文进行扩展,让学生描写农村环境的悠闲静谧,描写一对老夫妻的亲热舒适,三个儿子的不同动作神情,再加上自己的感受和评论。如此通过对景、对人的合理想象及细致描写,学生的环境描写、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对这首词中所表达的美好和恬静的意境有了更深的感悟,思想情怀也得到了陶冶,真是一举三得。

猜你喜欢

园子想象学会
快乐的想象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我和祖母的园子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学会分享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园子匠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