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写作教法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作用研究

2015-08-15李燕敏

语文天地 2015年33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习作状态

李燕敏

有很多教师在小学写作教学上投入了不少精力,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小学生习作过于“假”、过于重复等现象仍然存在。笔者认为,应当从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思想特点入手,优化写作教法,才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一、打破教学局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由于习作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学生在写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教师的教学要求过于严苛,令学生产生畏惧;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没有吸引力;习作教材脱离实际,学生本身阅读量少等。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准确定位小学习作教学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强化低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让他们模仿课本的例句,对室内、室外的事物进行口头或书面描述,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对于二年级学生,可引导学生对四季变化自然的特点进行描述,让学生自由发挥的同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思考,从而不会觉得“无话可写”。

小学三年级前后是小学生学习兴趣分化的转折点。因此,要充分抓住该阶段学生的特点,培养其写作兴趣。所谓提高习作水平,关键的并不是教学生表达模式,而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能够流畅地表达内心的想法,或者描写感兴趣的事物。所以,习作教学不应当局限于课堂,还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去观察自然,接触社会,并从中去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久而久之,学生想表达、想写的东西将逐渐积累,写作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二、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

良好的写作状态是学生在习作中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能够形成一定的思路去表达所思所想。此时,只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便能发挥出其最佳写作水平。然而,在传统的习作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处于被动状态的,很难实现进入良好的写作状态,甚至可能还会对写作产生反感,因此,要将学生引入良好的写作状态,需要创新习作教学模式。

例如,建立一个实践型的习作教学模式,以实践带动学生习作,例如“我发现了……”的主题习作,教师可以先提问:“在装着米的杯子中插入一根筷子,然后提起筷子,能够把米和杯子都提起来吗?”然后指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将思想感受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一篇有趣的习作《我发现了筷子的神力》。

三、改进习作评价,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缺点,并给予有效的评价,而不是一味的夸赞或一味的批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习作是成功的、得到老师及同学的认可的,因而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改进习作评价方式,既要给予学生习作客观的评价,还适当激励学生,挖掘他们的写作潜能。

第一,习作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虽然教师的评价是学生最重视的评价方式,但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互评或自评,并在学生互评时给予指导,使他们相互借鉴表达习作方式,或者在自评中直面自己存在的不足。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水平较差的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指点与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第二,习作评价内容要具备多项性。笔者总结认为要客观的评价学生的习作,其内容应包括几个方面,即学生的习作态度及兴趣、习作素材准备过程的评价、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时的态度及方法等,通过多方面的内容考察,给予学生有效的习作评价,提升学生互改、自改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能力。

第三,习作评价尺度要具有伸缩性。要针对不同习作水平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评价标准,使每一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例如,可适当把讲评后中等水平的作文也当作范文,让学生在讲台上进行朗读,增强中等写作水平学生的自信心;把优秀习作张贴在板报上,或向校园的报刊、广播站推荐,将之分享给更多的同年级同学。对于实在有写作障碍的学生,每当他们的作文有进步,都应该表扬,甚至可以适当“夸大”地鼓励。应用具有收缩性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习作练习中越写越感兴趣,越写越进步。

总之,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突破教学局限,切实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新教学模式与改进评价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思想特点,因材施教,以优化的写作教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并最终促进低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习作状态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热图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