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固定短语“时X 时Y”研究

2015-08-15胡婷婷

语文学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语素副词宾语

○胡婷婷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能进入“时X 时Y”短语的X、Y 的特点

“时X 时Y”的“时”是副词,表示“有时候”,其中X、Y 可以由单音节动词或者形容词等填充,构成类固定短语。其意义与“时而……时而……”相当,表示相反或相对的情况交替出现,或者两种性质特点同时存在,有变化不定的意思。从结构来分,“时X 时Y”是联合短语,从句法功能来看,属于谓词性短语。

可以嵌入“时X 时Y”的X、Y 具体情况如下:

(一)X、Y 为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动词或动词性语素

比如:时断时续、时聚时散、时开时合、时来时去、时隐时现、时躺时坐、时闭时张、时进时退、时有时无。

进入此格式的动词或语素大多是有很强的动作性如:哭、笑、走、停、开、关、进、退。

部分表心理活动类的动词或语素也能进入本格式,如:爱、恨、悲、喜。

部分趋向动词或语素也可以进入,如:进、出、来、去。

表示存在类的动词或语素只有极少能进入,如:有、无,但像“时生时死”是不成立的,因为生、死一旦发生是不可逆转的,变化状态是单向的,不存在持续或交替的可能。

此外,一般动作性不强的动词或语素不能进入此格式,包括:

判断动词:是、为、即、如、系;

关系动词:属于、包括、等于;

形式动词:予以、加以;

能愿动词:会、可、能;

使役动词:使、令、叫、让、给。

(二)X、Y 为意义相反的单音节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语素

很多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形容词或语素可以进入“时X 时Y”格式。如:高、低、松、紧、好、坏、冷、热、圆、缺、深、浅、阴、晴、浓、淡。

部分表示相反或者相对意义的单音节非谓形容词能进入此格式,如:时正时负、时单时双。

进入该格式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语素,从语义上看,可分为表示事物性质的如:明、暗、对、错、阴、晴、好、坏、悲、喜、新、旧等,表示度量的:高、低、大、小,深、浅,多、少,表示色香味的:酸、甜,青、紫、红、黑。

状态形容词一般至少都是两个音节,所以很少有适合此格式的。

(三)X、Y 为方位词

嵌入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单音节方位词如:时东时西、时上时下、时左时右、时内时外、时前时后。方位词属于名词,一般副词不会修饰名词,所以,进入此格式的方位词数量相对较少。

二、“时X 时Y”的句法功能

“时X 时Y”短语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包括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也可以充当复句的分句。总体看来本结构作谓语的情况最多。

(一)作主语

(1)这种植物的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不高,[时高时低]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2)复仇和牺牲、金钱与道德,[时隐时现]贯穿于全剧。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3)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时起时落]是人生的常态。

本结构作主语的情况较少见,充当主语时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由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充当主语时,该格式对语境的依赖度很高,很多时候是在后一分句作主语。

(二)作谓语

(1)白云山上的浮云[时聚时散],晃晃眼又过了几个月,到了阳历六月下旬了。(欧阳山《三家巷》)

(2)四肢[时动时静],两只眼睛朝正前方水平线上注视着,像是看着迎面桌上的台灯。(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3)她讲的声音不高,并且[时讲时停]。(杨沫《青春之歌》)

此格式作谓语是比较常见的。

(三)作宾语

(1)提高服务质量,这话不知讲了多少年,为什么[时好时坏]?

(2)虽然有些地区恢复了供电,但也是[时有时无]。

(3)改组前,是个以单一的建筑施工为主的企业,经济效益不稳定,[时盈时亏]。(《1994 年报刊精选》)

判断动词“是”和常见的心理活动动词“认为、觉得”等词语后面出现“时X 时Y”充当宾语的情况相对常见。

(四)作定语

本结构作定语时一般都会用“的”将其和中心语连接起来。

(1)针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时冷时热]的不足,该厂在全国性市场疲软的时候,抓住机会,一跃成为行业领头羊。

(2)专家同时提醒,当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时,就必然会带来[时紧时缓]的道路堵塞,这将始终陪伴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新华社新闻稿2003 年9 月)

(3)秦汉的社会发展,又受到封建生产方式的制约,呈现[时起时伏]的波浪式延展的趋势(卿希泰《中国道教》)

(五)作状语

作状语的“时X 时Y”格式和中心语之间一般会有结构助词“地”。

(1)看到女青年在刺骨的河水中[时沉时浮]地挣扎,有人呼唤着:“有个女娃想不开,投河了,谁来救命呀!”

(2)两个酒窝在他颊上[时深时浅]地浮动,眼睛还是我们无法找见的。(严歌苓《人寰》)

(3)本月7 日,双方在首都近郊[时断时续]地展开战斗。(新华社新闻稿2003 年3 月)

(4)生活似乎只是[时饥时饱]地在一个个寒酸的、脏兮兮的旅馆或出租房之间打圈子,没有出路。

(六)作补语

“时X 时Y”作情态补语较多见,而且一般在“时X 时Y”结构后面有明显的补语形式标志“得”。

(1)女儿把妈妈逗得[时哭时笑]。

(2)音乐声不要调得[时高时低],这会影响欣赏效果。

(3)这个品牌卖得[时好时差],我还是不要再进货了。

(4)城管对这一带管得[时松时严],许多小贩会在管得松的时候摆摊做生意,而管得紧的时候他们就会转移到其他地方。

(七)作分句

“时X 时Y”结构可以充当复句的一个分句。

(1)一弯细流,在沙滩上恣意流淌,曲曲弯弯,[时宽时窄],[时紧时慢],淌出一条人工难以描摹的曲线。 (陈忠实《桥》)

(2)蒋介石则对此漠不关心,[时冷时热],故4年过去后此事仍无结果。(陈廷一《宋氏家族全传》)

(3)这种农工商混合型经济,虽[时起时伏],[时隐时现],但一直延绵不绝,曲折发展。(《1994 年报刊精选》)

(1)句,两个“时X 时Y”格式连用构成并列关系,对水流的状况进行说明。(2)句用在因果关系复句中,“时冷时热”属于表示原因的分句。(3)“时起时伏”和“时隐时现”连用构成转折复句的一部分。

(八)“时X 时Y”短语对句法功能的制约

1.排斥“着、了、过”。“时X 时Y”有进行体的意味,后面不可以再出现“着、了、过”等体标记。

2.此格式作谓语时,一般不在后面带宾语。因为汉语句子的表意重心一般都是在句末的宾语上,宾语是要强调的,而“时X 时Y”格式自身就是一种强调格式,如果再带上宾语的话,语义重心很难确定或者显得复杂。所以,“时X 时Y”格式作谓语不带宾语。

3.不受否定副词修饰“时X 时Y”有进行体的意味,表示动作交替进行或者状态交替出现,是变化的,没有确定的一种状态或结果,此结构不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

三、“时X 时Y”短语的语义分析

(一)“时X 时Y”格式的结构意义

1.X、Y 为动词。“时X 时Y”用于描述主体处在X、Y 两种运动交替变化中。如:他们[时走时停],花了两天时间才到县城。“时走时停”表示有时候走路,有时候停止,两种状态是并存的。“时X时Y”结构中X、Y 两种动作不是在同一时间点发生,而是在一定时间段内交替发生。

2.X、Y 为形容词。此格式表示主体存在X、Y两种特点或状态的交替变化。如:舞台上[时明时暗]的灯光很好地配合了剧情的需要。

有时候主体并不是只具有X、Y 两种特点,而是一种特征或状态的集合。比如:他女朋友的心绪总是[时阴时晴],让他捉摸不透。这句话里“时阴时晴”不仅指心情喜、悲两种情况的反复,也是指各种情绪变化不定。

3.X、Y 为方位词。表示在某段时期内某事物空间位置的交替变化。如:船在海上随着风浪[时上时下]颠簸着。进入此格式的名词受副词修饰,实际已经具有陈述的意味。具体来说,“时X 时Y”就是描述事物有时在X 的位置有时在Y 的位置。

有时候,“时X 时Y”表示主体的方向不一定只有X、Y 两个方向。比如:为了躲避敌人的子弹,他在田埂上[时左时右]地乱窜。这句里“时左时右”表示各个方向,或者说无确定方向,并不仅仅指左右两个方向。

总结起来,本格式描述的是事件的动作行为或者性质状态等逐渐发生某种量度的变化,并且在短暂的时间内这种变化是反复交替出现的。用副词“时”加上相反或者相对的词或语素构成,一起形成的联合结构。语义上是相互平行的,并列,地位平等。该格式具有的语义特征是[+持续],[+反复],[+变化不定]。

(二)格式的语义关系

1.“时X”与“时Y”之间的语义关系是一种加合并列关系。“时X”“时Y”连接起来才能准确描述事物变化的过程或者是性质状态的变化。如:这几天天气[时冷时热],你一定要记得添减衣服。这里“时冷”是天气的特点,“时热”也是天气的特点,两种状况连在一起表示天气冷热交替变化不定,才是准确地对天气的描述。

2.X 与Y 的不同时性和平衡性。“时X 时Y”表示的两个动作或状态的存在不是同时的,而是在相距不远的时间段内形成交替进行的过程,变化的频率也比较一致。“时X 时Y”的语义也是比较平衡的,如:“时明时暗”就是一会明亮一会暗,没有在语义上偏向“明”或者“暗”。不像“半真半假”这种类固定短语,其意义是偏向于“假”,“半明半暗”的语义其实是说不亮,偏向于“暗”。又比如:录像中可见到一个50 多米高的白色“水柱”从湖面升腾而起,[时高时低](新华社新闻稿2001 年)。“时高时低”写出了水柱运动的过程,向高或向低运动不是同时发生的,其空间位置在高和低之间循环往复,水柱具体什么时候高或什么时候低,不是说话者所关心的,而是重在描述运动变化的过程。

3.“时X 时Y”表示运动变化方向的多维性。虽然格式X、Y 并不都表示运动,但进入该格式的动词、方位词有表示运动变化的意义。所有运动变化总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时X 时Y”结构可以描述主体在一维时间里的多维空间变化。随着进入该格式X、Y 的不同,运动变化的方向也是不同的,可以是水平方向的变化,如“时进时出”,还有垂直方向的变化,如“时起时落”,“时升时降”。

可见该格式表示主体运动方向是多维的,不确定的。但另一方面这些运动变化在空间中又展现出了一种稳定的态势,就是主体始终是以X、Y 为起点、终点不断交替反复。

4.关于本格式中X、Y 顺序的问题。由于本格式表示主体交替变化,X、Y 都不是语义的侧重点,(除非是在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中,有特殊表达需要)交换X、Y 的位置对语义不会产生很大影响。理论上“时高时低”可以说成“时低时高”,“时隐时现”也可以说成“时现时隐”。

不过,人们一般会按照约定俗成的顺序来确定X、Y 的顺序,将[+正向的],[+空间位置明显的]放在前面,比如:上下、高低、有无、深浅、轻重。那么,意义相反的词语分裂组合时,X、Y 的顺序通常也是按照我们习惯的顺序,在拆分时X、Y 也前后位置保持一致。所以我们常用“时好时坏”“时高时低”,“时深时浅”等,很少说“时坏时好”。

(三)“时X 时Y”格式的外部语义关系

这里讨论的“时X 时Y”的外部语义关系是指该格式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句法成分间的语义关系及它作为一个句法成分在句子中所发挥的作用。

1.“时X 时Y”在语境中的表达作用主要是描述。“时X 时Y”描述的是某个主体的性质、状态、特点等。格式中X 或Y 本身的动作或者状态不是重点所在,而是主体具有这两个动作或者处于交替变化的一种不稳定状态。比如:[时断时续]的噪音让我心烦意乱。“时断时续”描述的是噪音的情况。

2.“时X 时Y”格式放在语句的末尾有时候有评论作用。比如:比赛战绩不错,然而场上状态一般,[时好时坏],令人[时喜时忧]。“时喜时忧”,表达的是表现不稳定,令人不是特别满意,还需要进步的评价。

[1]陈昌来,李传军,等.现代汉语类固定短语研究[M].学林出版社,2012.

[2]张卫国.现代汉语实用语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王媛.动词的方向性研究与趋向动词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4]陈昌来,王鸣宇.类固定短语“可X 可Y”的多角度考察[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5]齐沪扬.有关类固定短语的问题[J].修辞学习,2001(1).

[6]黄静.“X 得不能再X”探析[J].文教资料,2011(12).

[7]刘守军.“一X 就Y”格式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2010(10).

[8]王黎.“连X 带Y”格式的句法、语义分析[J].语文研究,2004(3).

猜你喜欢

语素副词宾语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用法精练
宾语从句及练习
因果复合词
副词和副词词组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