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朗读教学

2015-08-15汤宜海

语文天地 2015年22期
关键词:范读文本课文

汤宜海

课堂教学离不开读。作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读的形式有许多,如泛读、精读、分角色朗读等。师生共同合作的高中语文课堂,需要师生相互配合,共同体现语文阅读的优势。阅读课堂强调的是师生配合,所谓的课堂配合就是将齐读、泛读和分角色朗读融为一体。“三分文章七分读。”

但现今语文课堂与阅读渐行渐远了,课堂上失去了朗朗的读书声,取而代之是教师对课文的喋喋不休的繁琐分析,课堂上的读书对于教师来说变得可有可无,即便阅读了也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点到为止。也有的课堂阅读虽然书声琅琅,但缺少指导性、目的性的阅读,使学生置身云里雾里。因此,语文课要返璞归真,就要让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感受文字魅力,培养和完善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让学生读出文本深度,读出文本个性。

一、范读激趣

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需要博览群书,却不是什么书都要读。阅读时需要细磨精琢,却不是每句话都要细磨。在阅读前,教师的范读要能带给学生一种心灵上的震撼,让学生在初始阶段就感受到独一无二的阅读体验,在感受课文魅力的同时,也能主动领悟文本大意。

如教师对《阿房宫赋》进行范读,要在抑扬顿挫中附加一定的情感,让学生的心思不知不觉地被吸引,融入到作者的世界中,学生情感会随着教师“读”的过程产生变化和积聚,并与教师共同酝酿。通过范读,学生既感受到阿房宫气势磅礴的一面,也能感受到秦帝国的荣辱兴衰,充分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同时,在范读过程中,加以配乐,能让学生沉浸在一定的气氛中并获得熏陶。如在读《雨巷》时,如果加以配乐,学生往往能体会到诗人独自彷徨的失意和惆怅,也能在低沉的感伤中,完成与诗人心灵的对碰。课堂上婉转的乐曲能让学生在舒缓的意境中得到精神上的释放,也能做到声中有景,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出文本的美感。因此,恰当地使用范读,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教师范读的指引下投入阅读中,深层次地感受文本的魅力。

二、导读见义

读书要细细咀嚼,慢慢消受。语文阅读教学也是一样,教师引导学生对重要修辞、文句等进行品读揣摩,领会文字精妙和丰富内涵,能在实现学生自主参与的同时强化语感。在教师指导下的导读,是学生读出情感、读出意蕴的最佳手段。

如在教《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文中出现了三个关键人物,樊於期、荆轲以及太子丹。不同人物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格特点又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体现的。在人物对话相对集中的段落,学生理解难度不大,但人物性格把握却成了教学重点。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用导读的方式,分层次递进式阅读,让学生能在阅读中读出人物性格。

三、齐读汇情

全体学生用洪亮的声音朗读,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情感。而自读是在齐读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读出属于学生自己的个性,体现自主性学习的乐趣。

如在学习《陈情表》时,齐读过程中,读出了感人的力量,读出了作者年幼不幸的遭遇和家庭困境,读出了对晋武帝的感激和终养祖母的孝心。用真挚的情感去触碰作者情感,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收益。自读是齐读的基础,学生自读出个性,才能为齐读奠定重要的感情支撑点。在齐读过程中,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想要表达的情感,借此在齐读过程中彰显文本蕴含的情感。

四、品读凸旨

课文的主旨是通过品读文本细微之处获得的,课文中一个细腻的心理活动、一个不经意的平凡词汇往往都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汇,创建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阅读场景,提升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阅读教学一直存在重理解轻运用的不求致用现象,因此培养学生实现文本向生活迁移,实现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尤为重要。

如在《孔雀东南飞》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分角色品读,在惟妙惟肖扮演的同时感受其内在韵味。学生只有读得活灵活现,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读出课文的主旨。同时,在品读过程中,能够将课文的场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高中语文教材偏向于散文,其精妙之处就在于巧妙的构思和状物的传神性,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氛围,再加上优美质朴的文字,更容易触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流连忘返。

不同作者写出来的文章会有不同的风格:鲁迅的沉稳精炼、徐志摩的华美、朱自清的清新细腻。品读就是要解析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在别样的语言表达中揣摩不同的文化意蕴和文章主旨,掺入自己的思想意识,深入到文本探究中,读出成功,也读出快乐。

综上所述,读的各种形式都是为阅读服务的,也是为学生和课堂服务的。教师合理利用有效的读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提升阅读效率。在学生有了一定阅读兴趣的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口语表达能力自然有所提升。掌握高中语文阅读艺术,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追求的最终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范读文本课文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