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动情点 演绎好文章

2015-08-15裔胜东

语文天地 2015年28期
关键词:动情车门西瓜

裔胜东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我们作文时却常常感叹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究其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敏感。事实上,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差别,即使是那些著名作家,也都没有不同于常人的特殊生活,只是他们的心灵比常人敏感,能够从生活中感受到那些令人心动的东西。叱咤风云的伟人、惊天动地的大事,固然能打动人心,日常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不也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吗?面对一个生动的场景,一句真情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只要我们的心灵不麻木,就会激起涟漪。这些能激起心中涟漪的东西,就是生活中的“动情点”,捕捉住了这些“动情点”,将之演化成篇,往往就是一篇好文章。以下是一篇高考高分作文。

下辈子还做你的女儿(节选)

18 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声来了。您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即使降生在贫困的家庭。妈妈,我怎能忘记上次我从学校回家,低低地和您说:“妈,好多年没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我惴惴地看着你。您无言,叹了声气,走进灶房。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父亲去世得早,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父亲留下的二亩薄田。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母亲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刚下地的青绿的菜。妈妈走进灶房操劳着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明显地看到菜比以前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妈说:“娃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妈妈收拾了碗筷。后来,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有这样的母亲,即使穷又怎么样?她疼我,爱我,相信我,给我一个充满爱的充实的成长过程,母亲给我的已经太多……

今天,我坐在考场上。我知道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我会一直努力。最后,要告诉母亲: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本文的动情点就是“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这一情节。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个动情点,扩散成文,才成就了高考高分作文。如果说这个动情点比较明显的话,而有的动情点则需要作者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捕捉。请看作家黄方国的《父亲》片段):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 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待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时百感交集。

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过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能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乞谅和深情致敬啊!

这篇文章在前面还写了儿媳妇、孙子如何嫌老人脏,对老人不敬,也写了老人用自己的钱为儿子、儿媳、孙子买补品等情节。但最感人的莫过于儿子为父亲开车门,让父亲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个细节。但这个细节远没有前文的“母亲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样的凸显,那样吸人眼球,刺人心扉,正是因为作家有孝心,善观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动情点,又能理性思考,才生发出这样一篇感人的文章。

捕捉到了动情点后,如何成文,也有讲究。第一位作者,将这个动情点嵌在了一个完整的成长故事中,通过其他基本情节的铺垫,再加上单亲家庭、贫苦家庭环境的营造,就使这个动情点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也使得这篇文章无可非议地成了高考佳作。第二篇文章,作者在敏锐地捕捉到动情点后,在与世人作了鲜明的对比后,进行了理性的反思,这样,就使得这篇文章不仅散发着浓浓的亲情味,而且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如果说这两篇文章中的“动情点”都是很独特的,容易让人动情的话,那么下面这名学生,则是从一句司空见惯的话语——你要好好的——中悟出了感动。

晚自习下课后,收拾东西,下楼,推车。学校里已经没有几个人了,我故意留到最后走,是想一个人静一静。父母的不理解,老师的误会,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一时间,心里被这些烦恼充满了,堵得喘不过气来。

出校门口,迎面来了一位老师,应该是某个下晚自习值班的主任吧。我习惯性地说了一句“老师再见”,主任似乎略有惊讶:“哎!你好!”——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场景了。就在我经过他身边的时候,他突然很亲切地说:“要好好的呀!”这样一句熟悉的话让还沉浸在烦恼之中的我产生了幻觉,仿佛那一刻,我不是他的学生,而是他的孩子。我心头一颤,忙回头想看清楚他是谁。昏黄的路灯下,他只留给我一个柔和而亲切的背影。也许他只是看天色太晚,我一个女孩子又没有人结伴回家,有点担心,就关心了一下。但就是这句再普通不过的话让我感动到想流泪。

记得读幼儿园、小学时,学校离我家不远,我都是自己去学校。每天出门前,妈妈都会叮嘱一声:“要好好的呀!”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只当“再见”之类的告别语,并无多少感觉。到了这儿来上学,妈妈不在身边了,外婆在这里照顾我。由于我骑车技术较差,刚开学那一阵子,我三天两头出状况,外婆很放心不下,每天早上出门前也总叮咛一句:“路上小心,要好好的啊!”现在我自以为技术过硬了,就没把这句放在心上,有时甚至觉得烦。但外婆每天都不忘说这句话。其实,家里最唠叨的人是爸爸。他有事没事都会打电话给我。有时实在没话讲,关心两句后竟然问我有没有事要跟他讲,每次我都绞尽脑汁找话题,痛苦得很,以至于后来听到电话响我就想躲起来。但是,我忘不了的是每次爸爸打电话给我最后一句都是:“在那边要好好的啊!”听到最后我都没感觉了,就两个字:真烦!也许我就是这样,习惯了别人的关心,从而忘记了感动,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也是到现在,我才明白,一句“要好好的啊!”实在包含了太多。这就是生活的真谛了。

好好地学习,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和人相处,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够“好好的”,那点小矛盾、小误会、小摩擦又算得了什么呢?!一阵晚风吹来,我顿觉神清气爽,忙加快了速度,外婆一定还在灯下等我呢。

“要好好的呀!”一句看似很平常的话语,却让“我心头一颤”,动了情,这里的突然来“电”,并不是作者“为赋新词强说‘情’”,这个动情点,是有基础的,先前的妈妈叮嘱的亲切、外婆叮咛的固执、爸爸唠叨的无趣就是这里的伏笔,多年来不识“情”滋味的少年,终于在某个特定的氛围中,由老师的一句话,引爆了自己情感的大堤。这样,“要好好的呀!”这句话成了动情点,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而被这一句再朴实不过的话语自然串起的件件往事,也就成了最甜蜜的回忆。生活中的动情点很多,我们要善于捕捉、善于打造,把握住她,精心演绎,就能酿造出华美的篇章。

猜你喜欢

动情车门西瓜
车门关闭过程的流场分析
回首十年代表路:以心换心以情动情
单人间
车门气密性对风噪的影响分析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大小西瓜
倾听夏日里最动情的声音
当夏天遇上西瓜
巧切西瓜
别克君威车门自动落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