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

2015-08-15张文博

语文天地 2015年25期
关键词:熏陶岳飞育人

张文博

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说的是语文教学是通过某种方式方法对学生的思想文化进行熏陶感染,在这种方式方法的不断作用之下,学生获得极大的能力成长,教师的语文教学也实现了“育人”的目的。语文教学中的“育人”主要是通过文字和文化关注和引导学生的成长,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学生的成长教育。所以,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教书”和“育人”。

一、文化熏陶

文化熏陶是最基础的育人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蕴含的文化是无穷无尽的。以孔子的作品为例,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教给学生如何成长,在人生道路上,遵循这五种基本的文化礼仪,就能够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所以应大篇幅对孔子的《论语》进行阅读和欣赏,以此来体现对于传统文化的缅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孔子的经典语录能使学生领悟传统儒家文化,接受礼仪文化的熏陶。

二、思想感染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感染是育人之“道”的远程目标,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感染。以岳飞的《满江红》为例,语文教师对于诗歌的讲解很简短,通过分析诗歌体会思想情感却是这篇文章的重要部分,教师的有效引导,能够实现学生思想的不断提升。

教师: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有什么思想感悟?

学生甲:老师,我觉得岳飞是个大英雄,他为了自己的祖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学生乙:老师,我同意他的观点,岳飞的精神就像戚继光、董存瑞,还有现代社会的焦裕禄,他们都是我的偶像。

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啊!那既然你们都这么欣赏岳飞,你们想成为和岳飞一样的人物吗?

学生们:想,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岳飞这样的人呢?

教师:现在是和平年代,你们在生活中要多多帮助他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国家大事,尽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学生们:嗯,知道了,谢谢老师,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三、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是育人之“道”的实践途径,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增加实践的经历,实现能力的不断提升。周杰伦《菊花台》的歌词在主题上是传统的“悲秋”“闺怨”题材,与课本中王昌龄的《闺怨》、李清照的《一剪梅》类似,而且歌词中也不乏古诗创作中的常见手法,如用典、设问、夸张、通感。因此,在学习闺怨诗时,教师可以出示周杰伦的《菊花台》歌词,让学生思考讨论:这首歌词的创作借鉴了哪些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题材、意境类似的流行歌曲做配乐,进行诗歌朗诵。学生的主动性被激活,教师的指导自然事半功倍。

四、情感引导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引导是实现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重要因素,通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的情感触动,最终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更加真切地体验到课文的内涵,把握课文中的知识,实现情感的体验和领悟。

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和理解海伦·凯勒在失明、失聪的情况下,还能够掌握多种语言并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体会到海伦·凯勒的勇敢和坚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操场上,闭上眼睛,堵住耳朵,在看不见、听不见、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无比强烈的情况下感受一下周围的氛围。通过这样体验式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海伦·凯勒的勇敢和自强精神。

五、成长感悟

语文教学中的成长感悟是育人之“道”的思想精髓。学生的成长是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教书育人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文章的欣赏实现对人生感悟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成长感悟。小学的《羚羊木雕》讲授的是作者的玩具羚羊木雕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以缅怀过去,祭奠成长为主旋律。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作者的经历想到自己的成长,引起对过去的怀念和追思。

再如《社戏》教学,以儿时的有趣经历进入课文,在欣赏过程中通过播放《往事》引起学生的思索,通过衔接性问题的引导,实现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分析:讲了几件事,作者的感悟是什么,这些事都有什么作用。在事件感悟中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活跃课堂氛围,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透彻地讲解了《社戏》所承载的儿时回忆,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成长的感悟,通过鲁迅的成长经历引起学生自己的感悟,最终实现学生思想感悟能力的成长,实现学生对于美好过去的怀念。

总之,语文教学中有许多育人的内容,教师应该探索更多的育人形式,使其与文本教学紧密结合,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熏陶岳飞育人
用艺术熏陶家风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艺术熏陶
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故事
如此熏陶
岳飞
岳飞故事稗钞·序
古筝走进课堂 接受民族音乐熏陶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