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点理论的诗歌教学
——以《登高》为例
2015-08-15作者通联江苏太湖高级中学
[作者通联:江苏太湖高级中学]
回顾课改,在诗歌教学方面,方家探索出了许多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囿于中考、高考等诸多因素,在诗歌课堂教学中还多固守着诗歌讲读、训练等一般程式。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弱化了学生阅读思维能力。课堂上,学生对诗歌意蕴的理解比较浅显,没有体现出真正地自主学习诗歌的过程。评点,作为一种传统的读书方式,能够充分地体现阅读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契合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本文试图借鉴清代金圣叹评点《秋兴八首》(其一)的评点方法,以《登高》为例,来构建诗歌教学的一般思路,提升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一、金圣叹评点的启示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金圣叹极其尊崇杜甫,非常钟情杜诗,评点“杜诗为千古绝唱”。《秋兴八首》作为杜甫晚年的力作,曾被金圣叹评点两次。细读其两次评语,以借鉴学习评点阅读之法。
(一)心中有“诗”
《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滞留夔州时写作的一组诗,其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试看此诗第一首,纯是写秋,第八首纯是写兴,便知其八首是一首也。”“分明八首诗,直可作一首诗读。盖其前一首结句,与后一首起句相通。”(《才子杜诗解①·秋兴八首》)金圣叹一语中的。他把八首诗作为一首诗来读,从整体上把握《秋兴八首》的语意和文义,避免了断章取义,从而评点出诗人的“秋兴”之味——旅居时的孤独抑郁之感、忧国伤时之情和暮年漂泊之愁。一组诗需要有整体意识,一首诗同样也需要有整体意识。就《秋兴八首》(其一)而言,作为八首诗中的第一首,从题旨上看,它有领起整组诗的作用,“总以第一首为提纲,盖先生尔时所处,实实是夔府西阁之秋。因秋而兴起,下七篇话头,一一从此生出,如裘之有领,如花之有蒂,如十万师之号令出于中权也。”《秋兴八首》(其一)以“秋景”起笔,以“情感”收束,余意绵绵,意味深长。其结构缜密严整、脉络分明。作为总纲,牵一发才能动全身。所以,读诗时,心中要有“诗”。
(二)眼中有“物”
在《秋兴八首》(其一)一、二两联中,诗人从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起笔,草木摇落,江山万象,满眼萧瑟。金圣叹在评点中直接切入情景。“露也,而曰‘玉露’,树林也,而曰‘枫树木’。止一凋伤之境。……却接手下一‘巫山巫峡”字,便觉萧森之气,索然都尽。而‘波浪’、‘风云’二句,则紧承‘巫山巫峡’来……虽志士之所增悲,亦幽人之所寄托……真为可痛可悲,使人心尽气绝!”金圣叹抓住“秋”景,评点出“凋伤”、“萧森”的意境,在这意境中体悟出杜甫的家国兴衰、身世蹉跎之感。三、四联中,从“丛菊”“故园”转到“寒衣”“暮砧”,风霜凄紧,羁旅之苦,思乡之愁,溢于言表。诗人在深秋的景色中,融入了抑郁和不平之气。金圣叹寻着这诗意,评语切中肯綮。“不知者,谓‘两开’者是丛菊,岂知‘两开’者,皆他是泪乎?不知者,谓孤舟何必一系?岂知‘一系’者,惟此故园心乎?…… ‘处处’,正是先生系心一处。……砧声也,而下一‘城高’字,见得耳为遥听,目为悬望,远客之苦,为之凄绝。”情随景而生,景因情而深。所以,读者要善于抓住具体可感的物象,揣摩出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诗中有“人”
诗人晚年生活窘迫,处境艰难。好友严武去世后,他失去了生活的依靠。诗人只能离开成都,辗转江湖。此时,知交零落、壮志未酬、客居异乡等等悲愁,充溢着诗人的生活。诗人又恰逢身体多病,面对着萧瑟之秋,触景生情,因秋感兴。以“秋兴”为题,更富有意味。“‘兴’之为言兴也。美女当春而思浓,志士对秋而情致。凡山川林峦,风烟云露,草色花香,目之所睇,耳之所闻,何者不与寸心相为蕴结?其勃然触发,有自然矣。乃先生以忠挚之怀,当飘零之日,复以流寓之身,经此摇落之时,其为兴也,真兴尽之至心灰意冷,更无纤毫之兴,而有此八首者也。”“题是‘秋兴’,诗却是无兴。作诗者满肚皮无兴,而又偏要作《秋兴》。”金圣叹评点标题中“兴字,直接切入作者的情感,评点出作者遇秋而遣兴,感秋以生情之意。诗人在夔州登高,意在销愁,然诗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纵目驰骋,面对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时,却兴起了忧国伤时、人生羁旅之感。评一个“兴”字,点染出了诗人悲苦形象。“秋兴”的评点,是别有意味的。诗中有“人”,读诗才有“味”。
金圣叹的评语开阔了我们阅读教学的视野:心中有“诗”,就是要引导学生全面感知诗歌,不能断章取义、割裂诗意,要有整体意识;眼中有“物”,就是要指导学生不能表面化、简单化分析诗中“物象”,要通过这些“物象”,体悟出诗歌的意境,再通过诗歌的意境,揣摩出诗人要表达感情和思想;诗中有“人”,就是要指导学生从诗中读出、品出、评出诗人的情趣、心态、精神等内涵,从而加深对诗歌意蕴的理解。金圣叹评点阅读《秋兴八首》(其一)的方法,给予了我们诗歌教学有益的启示。因此,指导学生阅读《登高》一诗时,我尝试借鉴金圣叹评点阅读诗歌的方法,以期学生在学习诗歌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
二、构建《登高》教学案例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他出川后,寓居夔州,秋日登高,举目四望,秋色秋水裹挟而来,触景生情,那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知音零落和抱负难伸等等复杂感情在心中涌动,怎能不使他嘘唏人生呢!
(一)心中有“诗”——转见千秋高古情
登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极富象征性的习俗。作者把古代风俗中的登高祈寿、思亲、怀乡与士大夫的登高言志抒情糅合在一起,丰富了主旨意蕴。为了更好从整体上把握、加深对诗人复杂情感的理解,教学中便以题目中的“高”作切入点,引导学生从两个维度进行评点:一是实指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二是虚指心灵的高地。评点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在实指方面,学生从全诗的字面意思比较容易把握。如生1:夔州高台,作者人生晚年的一处逆旅,是作者临时的寓居、纵酒销愁之地。生2:夔州高台,是作者放眼长江秋景、饱览群山无限风光的立足场所。
在虚指方面,应结合颈联、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来理解,学生对“心灵的高地”有所独特的评点。如生3:即使生活在社会底层,饱尝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但作者毅然站立在精神的高地上,用他那高贵的灵魂俯视芸芸众生,为百姓、为国家呐喊。生4:高,是朋友零落,苦无知音的怅惘;是壮心不已,却抱负难伸的苦闷;是漂泊江湖,多病潦倒的无奈。
通过对诗歌题目的评点,引导学生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更好地促进对诗歌整体把握。
(二)眼中有“物”——咫尺应须论万里
诗的前四句写景,历来受人称道。要让学生明白、理解它的好处,却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更是理解全诗的一个重点。为此,分三步尝试来评点写景的特点。一评秋景,二评写景的层次,三评情景交融。首先,从诗歌的意象切入,学生就有了评点的抓手,学生理解就不会空泛。如生1:“风急天高”与“秋高气爽”比较,不同的秋意带来的感触也不同。在“风急天高”之日“登高”,本为消愁,可愁未尽,作者心中“寒意”“悲意”却更加郁结了。生2:“渚清沙白”写的是近景,是眼前的自然之景。一“清”二“白”,多美的景色,这是归“鸟”的生活环境,而作者的生活环境呢?什么时候才能“河清海晏”!人与鸟的处境相对比,作者怎能不伤感!生3:一“猿”一“鸟”,耳闻目睹,一冷一暖,冷暖交织,触动作者万般思绪。“猿啸哀”正如生活现状,诗人不断地为战乱频繁的国家、为饱受苦难百姓而奔走、呐喊、哀鸣;“鸟飞回”恰如作者理想,鸟倦尚可归巢,而天下的苍生呢?何时才能太平、安宁。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更能诠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生4:“落木”与“长江”相对,“落木”萧瑟凋零,“长江”气势磅礴,相互映衬,悲凉与生机互现,渺小与宏大对照,人生的落魄难掩壮心不已。其次,在写景层次上,作者也颇具匠心。如生5:由上到下,由高天飞鸟到地上落叶江水,天地人之间融为一体;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在“无边”“不尽”中,作者以白描的笔法,营造出了宏大深远的意境。其三,要理清这意境,也就能揣摩出秋景与悲情的关系。把一、二联合起来看,作者立足高台之上,放眼四望,远远近近的无限秋色、秋光、秋影映入眼帘,高山、大江附着了灵性,在作者心中激荡,汇聚成不可遏制的江水。如生6: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这诗境,正是“有我之境”。
(三)诗中有“人”——自笑狂夫老更狂
诗的后四句抒情,抒发的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于这种情感,学生通过诗句的字面意思,也能够大致理解,但要具体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内因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抓住一些关键的字词来落实,评点出其中的诗人形象。如生1:“万里”强调地域空间大,“百年”强调时间跨度长,两者虽都是虚指,却完整概括出作者挣扎、抗争、请命的人生历程,辗转江湖,客居异乡,晚年垂暮,孑然一身,悲苦之情自然就生发出来。生2:一个“繁”字,颇有意味。本意是“多”,但用在这里是“使增加、使增多”之意。诗人一己潦倒的生活之苦和一生无法释怀的国难家愁,使他白发增多。眼见这满目的萧瑟秋景,更增添诗人万般悲愁。生3:“浊洒”一杯,是怎样的心情?本想借酒浇愁,可多病之体,又不能饮酒。一人独登高望远,无祈寿延年、高朋云集、家人团聚之欢,更无国兴家旺之喜,却有滚滚不尽江水、无边无际的落叶,一个“浊”字,何尝不是诗人真实境况与心境的写照,一切都是那么“混沌不堪”“穷困潦倒”。生4:反复阅读本诗,忽发奇想,如果把其反倒过来阅读,又是怎样的情形呢?“《登高》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繁霜鬓。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啸哀。”除了不押韵之外,但诗人情感的抒发亦不逊色原诗。一个“哀”字结尾,更令人怆然。
在课堂上,学生的评点虽然不完全恰当得体,但都发自内心,是他们自己真实地感受和体悟。他们彼此交流,相互评点,从而激活了阅读思维,提升了他们自主体悟诗歌能力。这何尝不是一种收获!
— ——— —
注释
①金圣叹:《才子杜诗解》,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