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性缺失与对策
2015-08-15张家榕
张家榕
[作者通联: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学性作为文学的特性,童庆炳先生对此这样解读:“气息、氛围、情调、韵律和色泽都是文学性在作品中具体而有力的表现。对于文学性来说,气息是情感的灵魂,情调是情感的基调美,氛围是情感的气氛美,韵律是情感的音乐美,色泽是情感的绘画美,这一个‘灵魂’四种美几乎囊括了文学性的全部。”①也就是说,文学性是一部作品生命力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性教育也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学的功能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能力,让学生获得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人的品格、人的修养、人的气度,恰恰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之所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②由此可知,好的语文教育应该能够内外兼顾、启迪心智,这也同时是文学所承载的意义。
对学生进行文学性的熏陶和感染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指向。文学饱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成熟思想、发育人格、锻造精神。正如胡根林教授所言:文学教育的终极意义在于学生因此能有机会获得一种文学的生活,一种诗性的智慧。③
一、语文教学中文学性缺失的现状
语文教学中文学性的缺失由来已久,回想当年中小学语文课堂的情景,语文老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一般套路就是要求我们给文章标清段落、划分层次,找中心句,然后就根据文本的层次按部就班地讲起来,无外乎这一层次讲了什么内容,那一层次涉及了什么事情。原本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情节,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在老师千篇一律地讲解下变成作者这样设计、刻画的好处是什么;原本一篇篇匠心独运的文章,一首首情趣盎然的诗歌,往往被老师“肢解”得支离破碎,忽略了整体的文学欣赏。
再看看如今的语文课堂,大部分语文老师终究还是落入教学中文学性缺失的窠臼。比如文言课文的讲授,不少老师整堂课从头到尾贯穿下来的只是反复强调某些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的解释,特殊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文学赏析缺位,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重点字词句的死记硬背,没有切实感受到文言文所散发出的审美韵味。教材中引入的每一篇文言文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寄托。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讲授文言文不能单纯拘泥于语法的学习,而应该深层次挖掘文章中蕴藏的文学表现力和感染力,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理解,把握文本的正确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充分领悟文言文中特有的精神气度和文学精髓,从而培养学生更成熟的心智。
原本语文课和其他课程的区别就在于其浓浓的“文学味儿”,只有在课堂上注重解读作品的“文学性”,才能充分展现语文课的独特魅力。然而现如今那些早已套路化的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一句话概括故事梗概之类的教学方法,让课堂趋于枯燥,让互动流于形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直接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文学思维的僵硬。
二、语文教学中文学性缺失的原因
(一)内因:语文教师自身文学素养不够
老师自身文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教学质量的高低。
讲不出来、讲不明白往往是文学水平低、文学知识贫乏的语文教师上课的通病。文学素养不够导致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肤浅,从而难以领会作者真切的情感表达,也难以满足学生的文学诉求。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中谈到:“语文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不能胜任这样任务的人,有一种办法,就是蒙混,把人家已知的当作未知,视其未知如不存在,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力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这样的教师白白辜负了自己的生命。按常理来说,这样的教师应该是极少数,但据我多年观察,现实情况恰恰相反。”④的确如此,在现在的中学里,一些文学素养不高的教师面对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思维方式狭隘机械,在讲授课文时,往往是参照教参在黑板上列举几个和文本相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并找出相关答案,最后带着学生说说答案,觉得学生大致了解了文章讲了什么内容;或者由于自身水平有限,这些老师总是把教学重心放在对语法规则和文学表现手法的反复分析上,毫无新意。我们不应把个人的不思进取转化为对语文课堂的懈怠,在上课的时候应该首先意识到是“我”在上课而不是“教案”在上课,每一堂课都应该是独一无二且无法复制的。
(二)外因:应试教育浪潮之下的功利化、目的化教学
“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的确存在许多问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最大的弊端是不讲差异,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不重视因材施教,容易把所有的学生都变成同一个模子里的‘标准件’”。⑤杜威也曾提倡“教育即生长”,他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人的天性和与之俱来的能力都得到健康的生长,而不是把外在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孔子也说:“君子不器。”这些思想家都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来衡量教育。
然而遗憾的是,当下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语文教学落入了文学性缺失的泥淖。当前的语文教学,往往也根植于“应试”的土壤,语文教学趋于功利化、目的化。
语文考试中,往往把检测点更多地放到那些似乎比较容易客观评判和便于进行集中强化训练的知识技能方面,对于个人文学修养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却因为主观性太强,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衡量而越来越少涉及。既然语文考试是以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或技能性、模式化的东西为主要导向,那么日常教学中自然也就以此为主要目标和任务,许多与应试主流内容不契合但却非常具有文学意味和审美情趣的知识点都会在“考试不考”这个功利性的现实观念下让步,甚至目前语文考试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文学素养的阅读理解题和作文也被研发出一套专门适用于考试的万能套路。在应试的压力下,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语文教学不可避免地服务于标准化、量化答题的需要,“功利化”教学让语文老师原本一颗通透的心变得麻木,“功利化”学习扼杀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情感体验能力,再主观性的文字在考试面前也得想方设法变成客观化的题目,语文的文学性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之下被弱化,造成语文失去了文学的底色,失去了最有力的底气。
教师们忽视文学作品在展现母语魅力时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忽略了文学作品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中所承载的重要意义,文学性则成为了应试教育浪潮之下的牺牲品。“语文课堂应该是最富有激情的,最容易令人发挥想象的,最具人文色彩的,最富有终极关怀的,然而现在的课堂却充斥着大量的练习、学案、标准答案,字词句的肢解,知识点、考点的落实,还有诗意的栖居吗?”⑥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⑦,而在现实大环境面前,最重要的“统一”二字却始终难以得到落实。
除此之外,应试教育的弊端还体现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漠视。我们都知道文学素养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日积月累的阅读、写作等方式来不断丰富内心,语文学习亦是如此。提高语文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见效慢、提分难的现实性特点使得很多语文成绩一直提不上去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此望而却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在短时间内能让成绩突飞猛进的科目上,语文自然也就淡出了这部分学生的视线。阅读、写作“做了也得不了几分”成了这些学生逃避文学阅读、写作的惯用借口,“听和不听没什么区别”道出了这部分学生的心声。长此以来,语文已经变得可有可无,又何谈自身文学素养、文学水平的提升呢?
三、语文教学中文学性缺失的对策
(一)教师角度:重视文学性研究,加强自身文学素养
教师重视文学性研究,加强自身文学素养是提高语文课堂文学性的根本。文学素养高的教师自然就会对文本有独到的见解,上出来的语文课不再是前辈讲授经验的复制,而有自己的特色和味道。例如程翔老师曾在《梦游天姥吟留别》授课快结束时,对天姥山进行了个性化解读,他说:“天姥山仿佛就是一个小朝廷,李白曾梦想过、努力过,现在看来真是一场梦!还是‘访名山’‘开心颜’的好!”⑧结尾一个贴切的比喻道出了整篇文章的精髓,也彰显了语文课堂独具的文学魅力。如果语文教师没有厚实的文学积累又怎能表达出如此独创之见,又怎能形象贴切地阐明“李白正是有了一段人生的创口,才展示了本诗的色彩,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的”⑨的人生哲理?因此课堂需要教师的个性和独创,教师的文学素养关系到每一节课的水平和质量,教师应该把重心放在不断提高自身文学水平上。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要求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具体要求是: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⑩为了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契合,不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加强阅读,注重积累。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读书是语文教育的温床,语文教师的阅读世界决定着他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师的精神发育史又决定了他的教学境界。通过阅读、吟诵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强化文学素养,增加文化底蕴。对中外文学经典的系统学习和深入阅读,是深化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有效渠道和坚实基础。当然,阅读不限于对纸质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还要了解当今新媒介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文学现象,并对此作出客观冷静的分析与思考。简而言之,语文老师要有一颗“与时俱进”的心。如今有些语文教师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造车,对于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教材作品的多角度解读漠不关心。难以想象那些缺乏专业敏感度,漠视当前文学发展现状的语文教师能在课堂上推陈出新,能和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语文教师应该痛定思痛,把阅读当做一种习惯,并将自己的阅读所得运用到语文课堂,使其充满文学的张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阅读可以使语文教师的心灵得到滋润与升华,永远富有充沛的感情。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些老师上课时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肯定评价时,往往都是千篇一律地“恩、很好、不错”,但是文学素养高的老师就会很自然地流露出非常具有文学特色的点评——“老师希望你给我一片绿叶,但是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可见,日积月累的阅读让语文老师的文学感受力更加敏锐,课堂中的语言也更加充满文学表现力,语文课堂的文学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2.乐于动笔,勤于写作。写作是对零碎思想的整理与归纳,是对思维能力的锻炼,因而写作水平高的教师在课堂上便可以出口成章,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鞭辟入里的总结。就像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她的课堂总会流淌出优美的文学语句,感染力很强,文学味道浓厚,这都得益于她深厚的写作功底。这也对学生产生了“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她的学生不仅写作功底深厚,而且在发言时能根据情况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表达感情,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能在课堂上感情充沛地背诵一首又一首的古代诗词。他们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把文学与语文结合起来,也乐于把文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处处用语文,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语文知识,提高了文学修养。
语文教师要形成、保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始终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准,就要养成乐于动笔、勤于写作的习惯。唯有在坚持不懈地写作过程中,语文教师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更加有效地促进专业阅读,从而使思维更富有条理和深度。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还要敢于突破自己,尝试多种体裁的写作。“只有切身感受到写作的艰辛,体会到写作的门道,对学生的指导才会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11○
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之间融会贯通。语文教师勤于动笔的好处还在于,可以更好的揣摩阅读教学文本中作者的情感走向,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产生有针对性的阅读和思考。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个人的写作水平和自身文学素养是相辅相成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会带来文学素养的提升,反之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提高了,写作水平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去。
(二)学生角度:重视阅读文学经典,树立文学偶像
如何让学生的文学修养得到提高,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儒雅的、心智成熟的人呢?阅读是一条捷径。这里的“阅读”是指阅读文学经典著作。
眼下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的大多是在图书市场大行其道而没有任何营养的青春文学读物,对文学经典的著作鲜有涉猎,这些深受学生欢迎但没有“嚼劲”的作品对于学生而言弊大于利,学生读完后难以有真正思想的启迪和升华,反而让精神的草原变得荒芜。学生还是应多读一些文学经典,教育家朱永新也说:“谈到读书,自然不能少了国学经典。一个人的精神启蒙,往往始于传统经典的滋养。阅读之于生命,我习惯于将国学经典比喻为‘母乳’。‘母乳’的价值在于它是取乎法上的不可替代。”12○由此可见,好的文字是有美感和情怀的,文学经典带给人的熏染和心灵净化会伴随我们成长的始终。
在如今升学、考试成绩等诸多压力之下,阅读课逐渐被大量的习题训练取而代之,学生对于新课标中规定的课外阅读篇目也无暇顾及,阅读量少得可怜,阅读品位急剧下降。让文学经典回归学生成了当务之急。“就学生而言,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最重要的途径,这可能就是终生受益的好品位,一种可以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的生活方式”。13○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中慢慢找到了阅读文学经典作品的感觉,发现了自己的阅读兴趣点,认认真真读上几本,有了一些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思考,文学水平就会得到提升,从而会形成扎实的学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也会对某一作家的文章有所偏爱,逐渐就会将其树立为自己的文学偶像;一旦树立起适合自己的文学偶像,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顺其自然的引用该作家的名言或者模仿该作家的某种写作技巧,经过多次学习借鉴再加上自我的消化吸收,该学生就会在阅读、写作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且对文学的感受也更加通透。
正如温儒敏先生说的那样:要把阅读当作“悦读”,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经典,可以为精神的成长打底子,从而使自己多一些“文气”,少一些“匠气”。14○这样一来,学生的精神就得以成长和净化,文学素养自然也得到质的提升。
四、语文教学中文学性的回归
一堂好的语文课至少要具备两点——“生活中的语文”和“文学中的语文”。“生活中的语文”是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彰显,语文课不应该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而应该是贴近实际,充满生活的气息;“文学中的语文”则是指语文课堂应该始终注重文学性的熏陶和感染,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内涵和气质。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语文课堂才会真正充满生命的张力。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科知识,更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心智的成长和精神的升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这也是呼唤文学回归语文而要实现的目标。语文就是活生生的生活,就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审美体验。老师要通过持之以恒的阅读和写作等多种方式来加强文学性研究和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学生也要主动阅读文学经典,树立文学偶像,只有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文学性才会真正渗透进语文课堂,语文才会因为有了文学的底色而熠熠生辉。
—————
注释
①童庆炳:《谈谈文学性》,《语文建设》,2009年3月。
②⑦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③胡根林:《中小学文学课程导论》,语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④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⑤⑬⑭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5页、4页。
⑥⑧⑨⑫王玉强:《深度教学: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4页、104页、104页、54页。
⑪潘辛毅:《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