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放与收
2015-08-15罗秋菊
罗秋菊
[作者通联: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夙兴夜寐苦耕耘,效果评价少慢差;不是吾辈太无能,实为尴尬复尴尬!”出自一语文老师之手。也曾用一段戏言调侃:做什么也别做教师;做什么教师都行,千万别做语文教师!
传统的语文教学饱受诟病,师对生单向传输使课堂丧失了民主,教师绝对权威。有人感喟: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诚然,课改后,语文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可以问想问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自己解决问题;课堂成了群言堂,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师生双方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于是,课堂变得分外活泼,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课堂高潮迭起……“波澜起伏”代替了“死水一潭”,可喜!
但,有的课堂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保姆式”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变成漫无目的的“放羊式”,教师角色从总领全局的“导演”变为置身事外的“观众”……可忧!
上学期语文组以“文本的利用和再创造”为研究点合力打造了一节由我主讲的研讨课,课堂很活跃,拓展给了学生很大的表现空间。课后,我反思:此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理念吗?自到广州以来,有幸聆听了诸多专家的教诲,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粗浅的认识。
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精心、细致备课:备教材——钻研、剖析教材,精妙挖掘,努力追求一种新鲜别致的美;备学生——全面透彻地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把握其年龄特征、个性心理,投合其兴趣爱好。只有投其所好、精心部署,才能避免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听得兴味索然的脱节现象;只有知之准、识之深,才能叩响学生的心灵之弦。
同时课堂教学又是灵动的,不可预设的成分很多。当今学生见多识广,思维开阔,冷不丁就会提出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来,而且他们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信口开河也是常有的事。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引导他们学会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述,从中分析问题的症结,及时找到调整的方法。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的挑战,教师的底气与功力也正体现在此处。
文喆教授说:“努力提升教学智慧,正确处理课堂内外的随机事件,是促成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尤其对进行思想方法与情感、态度教育有重大帮助。”“教育智慧是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课堂应该有效地收与放。
“放”,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内驱力,增强获取知识的自动律。但强调“放”,决不是抹杀教师的重要作用。相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显得更为突出,任务更艰巨一些,因为这中间许多工作要做得很细。
“放”,要有预谋;“放”的口子开得多大,要凭着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的了解进行权衡。在“放”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审时度势的洞察力,还要具备随机应变的灵活与机智。何时“收”?时机的拿捏要恰倒好处:早了,会中断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学生在思考时出现的问题无法暴露出来;迟了,会跑题很远,背离了教学主轴,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一、什么时候“收”
(一)课前为了创造学习氛围,做一下热身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但要做到适可而止。例如:教学《〈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时,了解到很多学生尽管大致知道情节但没有看过这本书,因为“没兴趣”。我意识到先在的不认同感很难让他们投入到课文的学习。我没有马上开始讲课,而是因势利导的引出课外阅读《红楼梦》的话题。但这只与本节课所学内容有联系,并不是本节课所学内容,所以不能用太长时间,引出气氛即止。
(二)通过故事及歌曲等活动导入新课时,达到目的即可,不能耽搁很多时间。例如:第二轮教学研讨月《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中,我准备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课文:“金苹果”的故事。关于维纳斯的神话太多,但不能让学生太长时间沉浸于其中,影响了新内容的教学时间及效果。
(三)有些知识内容比较简单,稍做活动即可让学生掌握,就不必浪费太多时间。例如:教学《门》这篇说理散文,要找出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只需告诉学生“抓两头,看中间”的方法,让学生将找到的观点稍作讨论就非常明晰,明确即打住,留出更多的时间给质疑思辩。
(四)有些知识难度大,学生不能一下子掌握,需要合理的反复训练才能完全领会。例如:长短句的变换,对于学生是个难点,可借助《随堂通》中的练习加以辅导,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一次性地很好地掌握,反复讲述反而容易有挫败感。不妨先弄懂这一题,在一定的积累上再弄清规律。
(五)即将下课,而当堂课的总结还没有做时,可以将正在进行的活动“收”住,先进行总结。否则,就会影响总结,不总结就不能让学生明确当堂课的重点、难点。
二、什么时候“放”
(一)课文内容量少,可以再多设计活动加以拓展延伸。
在教授李煜的《虞美人》时,诗歌本身表达家愁国恨的内容不难把握,剩下的时间可迁移李煜被俘前的词作加以对比,感受情感描写的细腻,对自己曾有的某种感触加以描写,既学习了诗歌,又训练了表达能力!
(二)课堂时间比较充裕,而知识点比较集中。
例如:在教授《荷花淀》一文时,几个女性角色的分析是重点,单纯地找出描写的语句加以分析,势必枯燥无味,我采取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揣摩人物心理,包括水生和水生嫂、水生嫂和几位妇女、丈夫们和这几位妇女的对话,比较谁的语气更加准确,在比较之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贯串其中。
(三)知识内容对于某些学生较难,掌握起来有难度,可将活动设计得夸张一些并放松学生情绪,延长练习时间。例如:文言文的背诵对于某些男生是头等难题,老师没有太多的时间一个个去落实,一次早自习我采取让一部分掌握较好的学生做背困生的老师,让我惊喜的是,学习好的学生尽心尽力做起了好老师。其他同学呢?似乎想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认真地请教字音、认真地朗读。这样,帮助学生消除了疲劳,闯过了思维低谷,又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
(四)后进生也有参与愿望时,宁可耽误一些课堂时间,也要让他们充分参加进去,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获得“我也行”的自信。即使是错误的东西,也应该让他们暴露充分些。执教者要沉得住气,等他们讲完后,再顺势肯定他们的观点够新、够奇,的确出人意料……此时学生已静下来了,听声入耳,效果显然比在争执时老师跳出指正好得多。
三、怎样“收”
在“收”时,要做到巧妙,遵循“自然而然,承上启下”的原则,不能让学生感到突兀,或仍沉浸在原来活动带来的兴奋中,而无法转到下一知识的学习。主要有以下方法对活动进行收拢:
(一)顺承活动。自然引导到下一内容,比如:讲述《〈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时,在课前引导环节,顺势介绍大多数学生没有看过的《红楼梦》,介绍该如何去读这鸿篇巨著,进入到文章的学习。
(二)变换语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下一环节。比如:课前为了创设氛围,可以让学生课前5分钟演讲。上课时,老师可以突然改变语调,将要说的话用更特别的语气提出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老师提出的新问题上来。
(三)抛出更好的活动主意或提高活动的难度,平息学生原有的兴奋,将思维转移到下一目标上来。比如,研究课《门》中对莫利观点的质疑学生掀起了课堂的高潮,观点已经比较独到、全面,鉴于他们的学情,大概说不出更多新的观点,但没有参与近来的肯定非常遗憾,或埋怨老师不公平,我在肯定了前面的同学的精彩表现后,抛出了难度更大的问题:让我们跳出墙,眼光更开阔些,看看周围,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得出属于自己的什么见解呢?
四、怎样“放”
课堂教学中的“放”,意在打破教师的过度控制,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放”决不意味着一种无目的、无节制、无方向的“彻底解放”。恰恰相反,课堂的“放”是为了促成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情感共鸣和智慧共享。可见,“放”需要有向、有度、有序。
1.有向。“多元”固然体现着对差异的宽容与理解,但并不是“怎么都行”。作为教师而言,不能因为“多元化”而放弃教育本该具有的理性启蒙与价值引导之责任。同时,课堂开放的“有向”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课堂教学枝蔓芜杂,离题太远。教学《项链》就应该探讨价值观。
2.有度。如果教师不断地用“小问题”向学生发问,课堂上就会出现教师不断提问,学生不停“齐答”,师生一起“小步子慢慢走”的现象。“主问题”是理解教学内容的主线和纲领。抓住了“主问题”,也就是抓住了课堂的灵魂和主旋律。这一点在参加青年教师培训班时有幸聆听过余映潮老师的教导。
例如,研究课《门》主线切入,走进文本、感知莫利的观点;走出文本、读者创见。避免了问题的碎化,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3.有序。“有序”强调的是问题呈现的序列性和层次性。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进程中应当注意寻找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从两个方面注意:
一要考虑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问题的设计与呈现应当由简入繁、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的原则,前面的问题是后续问题的导引,而且,教师应当对问题“下放”后可能生成的“资源”作充分预设。二要考虑学生的心智特点,问题的设计不应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智水平。
例如:在执教《荷花淀》一文时,由于已经布置了课前预习,因此,一开始就可以把第一个问题放下去: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反馈之后,紧接着下放第二个问题:文章的主人公是谁?水生还是水生嫂?在第二次回收与聚拢之后,我下放了第三个问题:几位女性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这三个问题作为骨架,将整堂课有机地聚合起来。在理解了课文之后,课堂上作了进一步的延伸:战争与女人无关吗?在层层推进的提问与思考、下放与回收的过程中,对课文的解读也就会层层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