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本情感逻辑”为教学 切 入 点
——《兰亭集序》教学观摩有感

2015-08-15贾桂强

中学语文 2015年1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王羲之张老师

贾桂强

[作者通联:浙江湖州市第二中学]

《兰亭集序》是一篇比较难教的课文,缘于“一、文字之难。《兰亭集序》是文言文,而且是非叙事性文言文,表达上又有诗化倾向,造成学生阅读困难;二、文章之难。《兰亭集序》是五十多岁的王羲之谈生死、悟人生之美文,其思想与十七八岁的少年学子有着相当的距离,造成学生理解困难;三、文学之难。文学贵在引人共鸣,但是‘时间紧迫’‘人生短暂’等因其常见而成为学生的标签化认识,造成学生感受困难。”①南浔中学张艳玲的一堂课以“文本情感逻辑”为教学的切入点,课脉清晰,贴近学情,文本的教学价值把握得很准,给我颇多启发。

一、找到文本合宜的“切入点”

文言文教学的“切入点”在哪里?“面对同样的一篇文章,教师有自身的解读逻辑,学生也有自己的感知逻辑,两者之间并不一致。从前,教师备课往往以自己的解读逻辑为起点,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多力争以‘学生的解读逻辑’为起点。在教学中,教师的解读逻辑应当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顺应学生的感知逻辑。”②

教师的解读逻辑与学生的解读逻辑都非常重要。但还有不能忽视的地方,就是文本的内在逻辑,要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老师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裸读文本,找到阅读的困惑之处;其次要找到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要读出“这一篇”的特点,不能把文章上成一个模式;第三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这一篇”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惑。正如张君平所说“在文言文教学中,篇与篇的教学基本是大同小异,而这一篇文章的独特性却往往被‘忽略’”,“因为忽略了每一文本的独特性,教师在教学中确定的教学内容才会一成不变,才会不知道‘这一个’文本最突出的价值在何处。”③

在这三者(教师的解读逻辑、学生的解读逻辑、文本的内在逻辑)中,就《兰亭集序》而言,更值得关注的是文本的内在情感逻辑,可以说是“这一篇”的独特之处。张老师将三者协调起来,抓住了文本的内在情感逻辑,并作了较好的设计:

师:我们刚才共观其文,口诵其声,心通其意,领略其美,还有《兰亭诗》欣赏一下。“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王羲之(学生读)

师:优美山水,欣然忘忧。书序的要点、内容、目的,还有融叙事、说理、抒情为一体,在文中找到表示情感的字眼?

生1:信可乐也

生2:快然自足

生3:岂不痛哉

生4:悲

师:文章的情感变化过程是“乐—痛—悲”。

张老师的这堂课围绕“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展开,层次井然。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当下有些语文课堂,碎片化,专注于技术层面。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张老师不纠结于个别,而是着眼文本整体。

二、构建合宜教学内容

依据《兰亭集序》文本的情感逻辑,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构建合宜的教学内容。张老师设计了三个问题:①为何而乐?②为何而痛?③为何而悲?

1.整堂课便围绕这三个主问题依次展开,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学生品读、讨论,师生共同解决的。例如,对“为何而乐”的解决:

师:为何而乐?书上画一画

生1:天气

生2:山水美景

生3:很多东西

生4:群贤毕至

师:用汤显祖的话说是“良辰美景”,有人认为是“赏心乐事”。除了这些好的,还有什么?

生5:和畅

师:字里行间还有哪些词流露了“乐”字?

生6:畅、足以、极、信

师:推荐一位同学来读,要读出情感(学生有些拘束)。同学们不拘束了,老师就不紧张了。请课代表来读,好不好?(生读第一节,学生读得很好)

这一问题,对于学生难度不大,顺利完成了,通过学生的读也体现了“语文味”。一堂语文课,读很重要,上课之初,张老师范读全文,在诵读中,学生已经对文本有了真切的感受。然后,学生齐读全文,感受文本的美。通过多次诵读,与文本相遇、对话,这实则是一种深层次文本解读。文本的赏析,要避开架空分析,不能在文字表面滑行,而是要将文字掰开来,细细嚼一嚼。读,《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读”,特别侧重文本内容的理解。

2.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要有深度。可以说,教师文本细读所达到的深度决定了课堂所能达到的高度。当下,有的语文课,浮于表面,只是在表面滑行,不能切开文本,在字里行间多几个来回。“教师如果仅仅站在自身立场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是不会发生的。教师还要时时把握住学生的立场,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照自身的教学,有效的教与学才可能发生。”④

学生阅读《兰亭集序》,大多学生不理解王羲之在文中讲的生死意义,尤其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为何而悲?”张老师在课堂上巧妙地突破这个难点:

师:在我们知道了王羲之的痛之后,当死神的翅膀穿越时空,一切的欢乐恩仇都化为乌有,一切的美好成了水中月、镜中花,马上转成了“悲”,悲什么?(讨论一下,并推荐一位同学发言)

生1:文章提到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当时流行生死同等,人生虚无,无意义的。而作者表明生死不同,对人生珍惜,记录下来,有所感慨。

师:讲得很到位,不讲则已,一鸣惊人。文中所说“若合一契”今人看前人“今之视昔”,我看前人有共鸣。“后之视今”,后人看我们,也会有这样的感慨。这里有一层悲,是今人、古人、后人的悲,是穿越时代的同样的悲,是千古同悲。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对时间的感慨。在王羲之之前,有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后人有谁还有这样的感慨呢?陶渊明“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学过吗?(学生答,没有学过);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沟通了前人、古人、今人,钱钟书说“目光放远,万事皆悲”,除了这一层悲之外,还悲什么?

师:“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什么意思,谁这么看。当时流行的看法,同去兰亭的,东山再起的谢安也这么说“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为什么会这样?读下列资料:

晋尚清谈,当时士大夫无不从风而靡,剽窃老庄唾余,漠然无情,外其形骸,以仁义为土梗,名教为桎梏,遂致风俗颓弊,国家败移。右军有心人也,虽欲力肆抵排,而狂澜难挽,不得不于胜会之时,忽然以死生之痛,感慨伤怀,而长歌当哭,以为感动。——林云铭《古文析义》师:“外其形骸”,外化为放浪形骸。举个例子:“竹林七贤”中的刘伶,非常喜欢喝酒,而且喜欢狂饮,有一次在家中喝醉了,在家裸奔。适逢有客人来访,看到刘伶这种样子,就说你全无礼数。刘伶笑着说,把苍茫大地看作屋舍,房子作为我的衣裳,你跑到我的衣服里做什么?王羲之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前面有“固知”二字。“固”字是“本来”的意思。“固知”什么语气?肯定、坚决,清醒地知道。同学们读一读,读出特有的语气。(生自由地读)

张老师对“为何而悲”的解读,将“悲”解读为两层:①今人、古人、后人的悲,穿越时代的同样的悲;②对当时人将生死等同的悲。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张老师引入了一些课外材料。在课堂上补充一些课外资料是很危险的,要冒着“非语文”的可能性。在这一环节,张老师所补充的一些课外资料,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了“解读支架”,搭建了“脚手架”,是适当的必要的,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⑤

3.设计的作业,也围绕“文本的情感逻辑”展开。

在我们读了王羲之这篇序文之后,他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也算是后之览者,作为后之览者的我们有什么感触呢?最后让我们俯瞰宇宙,思考生死的意义。那么现在大家也可以思考生命的意义,谢谢大家!

课后的作业,这一教学内容设计也颇别致,很好地融入教学中,不突兀,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与文本的情感逻辑一脉相承。

三、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也许任何一堂课,从某个角度来说都是难以完美的,都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些许遗憾。

1.这堂课在文本内在的情感解读中,是否可以进一步挖掘。王羲之先说“痛”,然后说“悲”,我们一般多说“悲痛”,可见“悲”要比“痛”更深一层,如何理解?可让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痛”可从个人层面解读,而“悲”则可从社会层面、历史层面解读,这样也许文本解读会更加深刻,也更能挖掘文本内在的情感逻辑。

2.如何自然走进文本,笔者以为,还是要多从学生出发,例如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路径:

“课前已请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高声齐读全文,并谈谈自己阅读的最初感受,尤其是不懂的地方。

师:嗯,同学们读得很好,把握住了文章的节奏、气势。刚才3位同学也谈了自己阅读的最初感受,就是不理解为什么谈到了生和死。看来,这个问题比较难,我们今天要重点探讨这个问题。”⑥

这样师生之间会有更好的互动,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很快进入教学的情境。

3.文言文教学中,一个始终存在的困惑,就是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就当下教学状况来看,家常课多重‘言’轻‘文’——文言实词、虚词、词的用法、句式特点一一道来,此种‘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将文言等同于外文来教,目标直指‘考试’与‘分数’;公开课则多重‘文’轻‘言’,执教者抛却烦琐的各类文言现象,着重分析情感、主旨,知人论世,与讲解一篇现代文并无二致,其目标重在‘好看’与‘热闹’。”⑦我们在教学中要“文言并重”,要避免枯燥的说理和繁琐的字词解释。张老师在进入文本情感分析之前,说“看大屏幕:读注音、通假字、释词、特殊句式。字词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大家理解《兰亭集序》”。也许,张老师的教学预设,是先解决“言”的问题,然后解决“文”的问题。笔者认为:“言”与“文”,不能截然分开,二者不是水和油,言文是一体两面,在教学文本时,便可随文释言。

4.张老师说,在《兰亭集序》影印本里,有13个重复的“之”字。笔者去查对了一下:书圣王羲之在《兰亭序》出现的20个“之”字,加上落款1个“之”字,共21个“之”字,各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无一雷同,都用了不同的书法书写而成。这是一处知识硬伤,但只要略加注意,是可以避免的。

— —— ——

①⑤谢澹:《〈兰亭集序〉教学支架的建构与实现》,《语文学习》,2014年第4期。

②贾桂强:《古典诗歌教学的“起点”和“落点”——〈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观摩有感》,《中学语文(上旬刊)》,2015年第3期。

③⑦张君平:《关注文体特征 感受文言之美—以〈阿房宫赋〉为例谈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语文学习》,2014年第1期。

④陈隆升:《学生立场与有效教学——由〈背影〉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语文学习》,2007年第4期。

⑥贾桂强:《让浓缩的课堂“具体而微”——〈兰亭集序〉微型课教学设计》,《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王羲之张老师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王羲之送字
张老师喝茶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书兰亭序
《王羲之 丧乱贴》
ТРИ ШЕДЕВР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