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创新发展
2015-08-15杨少华
杨少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教学科研部,江西 井冈山 343600)
邓小平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新中国建立以来,作为中国共产党凝聚民心、夺取政权的强大力量,革命精神曾经备受尊崇。但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挫折以及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革命精神语境为之一变,革命精神向何处去一度成为悬疑问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对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着力解决了改革开放年代如何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历史课题,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正确理解和发挥革命精神的激励作用
概括地讲,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在为实现自己的最低乃至最高纲领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状态。自创建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强调发挥革命精神的巨大作用,这不仅是历史的经验和惯性使然,同时,也是由中国落后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对此,邓小平有着十分清醒和深刻的认识。
1.革命精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真正优势”。和毛泽东一样,邓小平也十分重视人的因素、特别是人的精神力量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他高度赞扬毛泽东所倡导的革命精神,并对党的革命精神进行了新的概括,即“五种革命精神”——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已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1]此外,邓小平还在不同场合就革命精神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2]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着重提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3]不久之后,他又从中国国情的特定视角对党的革命精神进行了强调。总体而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但是,人口多,底子薄,只有把每一个中国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经过长期奋斗,才能逐步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靠人干出来的,人的因素最重要。不过,邓小平所说的人不是指一般的普通人,而是特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4]正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切入,邓小平强调,革命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5]
2.革命精神的精髓在于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邓小平认为,理想和信念是革命精神的灵魂与核心。与宗教迷信不同,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论证和现实的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理论,奠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基础。另一方面,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统治的斗争,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路径,这就使中国共产党把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历史地看,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特殊国情中进行的,革命和建设所需的物质条件都比较薄弱。因此,如果仅仅是靠物质条件,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不可能取得胜利。那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取得胜利呢?对此,邓小平回答说:“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6]“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7]由此可见,在邓小平看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一切革命精神的基础和灵魂。没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只有树立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一远大理想,才能有正确前进的方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无穷无尽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精髓所在。离开这一本质来谈革命精神,必然会把中国共产党与近代史上其他阶级的革命政党混同起来。
3.必须全面把握革命精神与物质利益的辩证关系。和文革时期不同,邓小平并没有抽象地谈论革命精神,而是结合新的历史实践,恢复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利益的基本思想。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因此,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就必须首先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邓小平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为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对人民群众的道德要求不能脱离人民对自身物质利益的正当关心,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正当的物质利益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必须纠正以往长期忽视人、贬低人的错误,强调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生产力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邓小平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8]在分配领域,“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9]事实上,强调物质利益与提倡革命精神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物质是基础,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精神面貌也会起大的变化。邓小平所反对的只是单纯强调精神的唯心主义倾向。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还是建设事业的发展,既离不开物质动力的作用,也离不开革命精神的作用。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导致社会的发展失去平衡,从而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必然把革命精神的发扬同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求在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践证明,邓小平对革命精神的这种辩证把握更加接地气,也更为广大干部群众所信服。
二、搞社会主义建设同样需要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前后相续,主旨相同,精神相通,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接续奋斗的完整过程,这是革命精神能够跨越时空、价值永续的逻辑基础。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强调,过去革命成功靠发扬革命精神,今天我们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10]
1.革命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在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从革命时期向建设时期的转变,是一个重要而巨大的转变。革命和建设在任务、对象、目标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同,的确不能等而视之。但是,革命和建设又是一个为了救国、兴国、强国而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上下篇。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革命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如邓小平所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1]如果放弃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中国的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就会走到邪路上去。中国的奋斗目标,简而言之,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完成这样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富有开创性的伟大事业,必须培育全民族统一的精神支柱,而这一支柱的灵魂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在邓小平看来,“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仅如此,邓小平还强调,要把革命精神推广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12]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极端重视和高度自信。
2.革命精神为改革开放指引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与此同时,邓小平还明确提出了“改革也是革命”的论断,从而为改革开放年代继承革命精神奠定了理论的前提。1984年,邓小平在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的谈话中指出,“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不久更进一步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重要命题。[13]那么,作为改革的革命与战争年代的革命在形式和路径上有何异同呢?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改革“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14]正是这一点,使它与战争年代的暴力革命区别开来。尽管在形式和路径上存在着差异,但从目的和功能上看,渐进改革与暴力革命仍然具有很大的共性——“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15]把改革看作革命的深化形式,这种看法不仅拓展了革命的非暴力内涵,同时,也成为我们理解改革实质的关键(即“改革朝哪里去”)。邓小平认为,越是深化改革,就越是要防止“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16]他之所以要提出并坚守“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其目的正是要保障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最终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取得国家政权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改革开放以来,以和平方式进行的这场“第二次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名副其实的巨大变革,这才是一场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社会革命”。以这样的认识来看待改革开放,继承和弘扬党的革命精神就绝非是可有可无的事了。
3.革命精神是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锐利武器。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与否定革命精神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当时的一些人孤立、片面、静止地理解革命精神,狭隘地认为革命精神只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产物;既然党的工作重心已经转向经济建设,那么,革命精神业已过时,应当弃之如敝屣。受这股“告别革命”思潮的影响,一段时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思潮曾一度泛滥,躲避崇高、调侃理想、贬低传统的言论甚嚣尘上。对此,邓小平非常严肃地予以了批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人居然对庄严的革命口号进行‘批判’,而这种荒唐的‘批判’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抵制,居然还得到我们队伍中的一些人的同情和支持。每一个有党性、有革命性的共产党员难道能够容忍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吗?”[17]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忽视思想教育的现象,邓小平又语重心长地指出,搞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必须要有物质和精神的两手,仅仅是经济这一手搞得有成绩还不行,“社会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18]从这个意义上讲,能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弘扬以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为核心的革命精神,实质上是有无精神武装和精神支柱的问题,直接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三、以革命精神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决不是一代两代人能完成的,必须数代人共同努力、代代相传才能完成。代代相传的根本问题,就是要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继承下来,坚持下去,推向前进。因此,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必然要落实到实践主体的培育上来。邓小平关于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又一重要的创新发展。
1.弘扬革命精神的落脚点是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解放,而工人阶级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这种解放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因此,工人阶级还承担着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9]在取得政治革命的胜利之后,无产阶级需要运用其掌握的政权力量,努力创造一个合乎人性成长、合乎人之尊严的社会环境,从而推动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的成长。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究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新人呢?对此,邓小平明确地指出,我们的目标就是“四有”,也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民要成为“四有”的人民,干部必须成为“四有”的干部。“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20]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社会活动的成效如何,除了受社会环境、历史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外,主要还是取决于人的素质。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21]他反复强调,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把重点放在培养人、教育人方面,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造就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
2.弘扬革命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必须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灵魂正是共产主义的革命精神。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个文明”的高度统一。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而我们所说的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22]从某种意义上说,邓小平之所以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恢复和推广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1979年10月,他在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时就指出:“要恢复和发扬我们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23]1980年12月,邓小平对革命精神在精神文明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他说:“我们不是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上述的革命精神参加革命到现在吗?从延安到新中国,除了靠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外,不是靠这些宝贵的革命精神吸引了全国人民和国外友好人士吗?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24]在这里,邓小平明确地将革命精神视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这就告诉我们,只有紧紧抓住弘扬党的革命精神,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获得坚强的支柱,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才能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3.弘扬革命精神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提升。怎样培育“四有”新人呢?邓小平认为,塑造人的精神“主要是进行教育”。这里的“教育”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广大人民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培育强大的革命精神。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25];“几年来我们制定的方针政策是成功的,但是在发展中也带来一些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理论、思想、文化领域。”[26]也就是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失误主要发生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就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方面。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强调:“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27]尤其是党的各级干部,特别要注意“接老同志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的班”。[28]除此以外,邓小平还特别对青年人寄予了厚望。他说:“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29]“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30]邓小平反复强调,对青年的教育尤其要加强对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屈辱和抗争历史的学习。只有加强对这段历史的学习,才能使广大青年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从而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坚定革命精神,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总而言之,重视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有着不变的核心内涵,但其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充实和发展。这就是“变”与“不变”的历史辩证法。因此,邓小平在坚定地继承革命精神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结合形势对革命精神予以创新发展,从而使之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号召全体人民为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继续奋斗。[31]可以预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革命精神必将继续成为引领时代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1][2][8][9][10][12][14][17][20][22][24][27]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8、146、128、146、368、368、397、367、408、367、209、367、367.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60.
[4][5][6][7][11][13][15][16][18][21][24][26][28][29][30]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0、144、110、190、357、113、135、147、154、380、290、205、146、116、11.
[1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45.
[31]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