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5-08-15孙多玲徐成芳
孙多玲 徐成芳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已逾百年,这种来自西方的文化成果与中国文化实现了超越时空的融合。从文化融合的角度看,与东汉时期佛教传入后的中国化进程相类似,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后,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文化格局,影响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走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构建了中国文化领域的全新认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从文化认同视角重新梳理并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历程,对于应对新时期文化全球化迅猛发展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落地生根的文化前提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际,正值中国社会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有志之士救亡图存的关键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流派纷呈的学说中认同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的历史巧合,而是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马克思曾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1]
受传统文化浸润与熏陶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可能完全抛却本国文化传统,只能在自身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相似文化基因,让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接触马克思主义时,在理性认知上具备了历史铺垫。恰如梁启超曾所说的:“社会主义自然是现代最有价值的学说……这种精神不是外来的,原是我所固有的。”[2]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具有暗合的“唯物”“辩证”品质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也承认意识对物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方法论层面,马克思主义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立于唯物主义之上,主张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变化的统一整体,提出了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等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中国传统哲学中朴素的唯物主义,虽没有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但中国先哲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却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与辩证法思想有所暗合。 《管子》 一书中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管子·水地篇》);王充指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这些素朴的唯物主义思想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具有相通之处。至于辩证法,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周易》中指出:“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易辞传下》)。《易经》主张万物永恒变化并不断更新,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矛盾的交替和相互转化。“阴阳五行”观念中,水、木、金、火、土这五行相生相克,形成了世界的天地万物。万物正是在阴阳分合与五行相生相克的有序关联中不断发展。这些先哲的理论,辩证的思想意蕴非常丰富。《管子·牧民》所提倡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所蕴含的辩证思想,更是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不谋而合。
(二) 在价值论上具有相似的“入世”“兼善”倾向
虽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时空的文化体系,但二者所承载的人们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价值诉求却具有本质上的相似性。马克思认为,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改变世界”,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要联合起来,主张无产阶级如果“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 下解放出来。”[3]主张无产阶级要夺取政权,要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同样有着积极的入世情怀。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建立“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礼记·礼运》)。被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尊奉为最高理想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的济世情怀,至今影响深远。虽然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景有其阶级层面的局限性,但其积极的入世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阶级反抗、争取共产主义幸福生活的理想具有实质的相似性。在中国最早认同马克思主义并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进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等,都曾是私塾先生的得意弟子,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他们接受与认同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似因子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先天的优势,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典范人物。
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需求,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重构了中国人的文化认同
(一) 近代以来中国发生了两次文化认同转向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拥有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儒释道融合的文化认同。鸦片战争战败之后,面对西方的工业文明,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弊端日益显现,传统文化认同出现危机,逐渐转向认同西方文化。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上下求索救国强国之路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重建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后的精神家园。从技术层面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文化层面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到制度层面的“民主”与“共和”;从对西方文化真心实意的学习到反思一战后资本主义暴露出的弊端,中国知识分子在大量的西方社会发展学说中感到茫然。新康德主义、罗素的社会改良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等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纷至沓来,但是,它们都没能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知识分子指明前进之路。反而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终于在迷茫之中找了这种既反映西方文明成果,又力戒资本主义负面影响的学说。唐君毅称之为“西方的反西方主义”。[4]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凝聚着西方近现代的思想启蒙、社会发展理论,同时,又深刻地揭示了“资本”唯利是图的弊端,契合了中国人寻求克服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弊端的文化心理需求。马克思主义因此被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是“开辟人类文化的新道路,亦即以此光复四千余年文化灿烂的中国文化。”[5]于是,中国发生了第二次文化认同转向,即由认同西方文化转向认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以及其它西方文化在认同领域重新梳理的过程
这一过程,曲折繁复。在中国的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我们犯过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几次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入深渊;我们犯过教条主义的错误,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带来致命性的打击。在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达成一致的共识是“两个祖宗”都不能丢。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数千年的文化遗产。毛泽东思想本身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典范。苏东剧变之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遭受重创,中国的改革开放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国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提出质疑和担忧。在此背景下,邓小平适时并果断、鲜明地提出“老祖宗不能丢”的思想,主张“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6]事实上,如果割裂了“老祖宗”,也就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失去了根基,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全新的历史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迅猛发展,全球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混杂、交锋更加频繁激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高度关注与回应的时代课题,也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三、文化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全新的挑战
英国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社会学教授、全球研究中心主任罗兰·罗伯森指出:“当代文化的生成、发展与演变是在‘全球场’中进行的,不同社群、民族、国家的文化再也不是封闭的,它们在全球场中展现。不同文化的这种全球性互动和高度相关,是新科技革命的产物,也是信息网络时代的基本特征,显然,这是史无前例的。”[7]文化全球互动的过程,就是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冲突、筛选、融合的动态过程。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文化在全球场中相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给民族文化的重新认同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构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着全球范围内各种不同文化的冲击与挑战,要与时俱进的解决好如何吸收与借鉴其它一切文化的优秀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现实课题。
(一) 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战略的强势推进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关注和回应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力
马克思曾论述,随着资本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帝国主义亦在强势扩张。“资本主义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8]在一定意义上,萨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中的论述更为直接:“在我们这个时代,直接控制已经基本结束,我们将要看到,帝国主义像过去一样,在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社会活动中,也在一般的文化领域中继续存在。”这种文化帝国主义战略的强势推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关注和回应的现实问题。
2. 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化,警惕西方文化的侵蚀
我们要认识到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借鉴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具有客观的历史必然性。这种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不仅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也会推动世界和平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文化交流中存在强势文化与劣势文化的区别。西方强势文化利用其经济、技术、人才、舆论优势,全方位推行其自身的文化产品、价值理念、政党模式、民主制度等。这种文化交流中的霸主主义及其欺骗性、侵略性、腐蚀性和危害性,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就此,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深刻指出:“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仍然十分尖锐复杂,维护中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9]仅以目前在中国广有市场的美英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等文化产品为例,其在中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在民众中获得了较高的认同度,很多年轻人对英美文化、日韩文化的认同度甚至超过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度。
3.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事实证明:文化产品背后传递着不同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对年轻人的影响意义深远而广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对文化传播中的价值理念等核心问题,要有坚定的立场与理论自信。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想获得民众的认同,必须紧扣中国发展的时代脉搏,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创造大批群众爱听爱看、高质量、高水平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通过主旋律的弘扬,正能量的传播,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二) 国内社会思想领域呈现“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
1.必须正视社会思想领域存在的问题
在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一方面促进了人们竞争意识、务实意识、开放意识、权利意识的提升,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贫富差距过大、道德规范的缺失、公平且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使部分人呈现精神迷茫的状态,导致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
2.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仰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意义和终极的价值归宿,具有精神慰藉和情感寄托的功能。当前,中国民众正经历着深刻的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调整和利益格局变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更需要精神的抚慰和道德价值取向的指引,拨开人们思想意识上的迷雾,巩固和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2014年6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包括呼喊派在内的7个邪教组织名单,公安部也认定了包括同一教在内的7个邪教组织名单。这些邪教团体涉及地域范围较广,涉及人数较多。当今时而发生的极端恐怖主义案件,更是挑战了公共安全的底线,给社会发展及社会风气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极少数民众对邪教组织各种教理、教义的认同,反映出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薄弱环节,说明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民众的思想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众中的宣传和教育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有效地引导民众认同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亟需深入系统硏究并解决的问题。
四、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化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但辩证地看,其中也蕴含着机遇。文化的全球互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更多的文化给养。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实践性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及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蕴含的改革、创新精神,使得处于文化全球互动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具有理论自信。基于此,第一,我们一定要秉持平等、谦逊的态度,积极从世界不同优秀文化中寻求智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兼容并蓄、求同存异、洋为中用,着力解决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化全球互动这一机遇,利用好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传媒及网络技术,加速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就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大力输出反映中国优秀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大力办好孔子学院等文化交流机构,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既要与中国本土的优秀文化相结合,又要开拓创新,解决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实际问题。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机遇,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海纳百川的气度,会让文化全球互动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1][3][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70、9、35.
[2]梁启超. 梁启超选集(上卷)[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445.
[4]唐君毅.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下册)[M]. 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87: 285.
[5]瞿秋白文集: 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65.
[6]邓小平文选: 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69.
[7]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0.224.
[9]刘云山.中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挑战[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9-07/02/content_116391 22.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