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升哺乳仔猪成活率的有效策略
2015-08-15周启松
周启松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城动物防疫检疫站,341501)
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是增加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虽然仔猪死亡的原因很多,但生产上主要的原因为“冻”、“压”、“饿”、“病”,针对病因提出以下具体措施:
1 环境控制
1.1 消毒
产房内墙壁、门窗、床栏、饲槽、保温箱等设备进行严格清洗、消毒:用清水清洗舍内的所有墙壁、地面、粪沟、屋顶、门窗及产床、饲槽、保温箱等一切所需设备,保证不留下前一批猪的任何痕迹,然后再用2%~3%的火碱水溶液彻底消毒,空舍1周,进猪前一天再用0.3%的过氧乙酸水溶液或碘制剂等对整个舍内进行喷雾消毒。
1.2 产房内湿度控制
保持产房内温暖干燥。湿度过高可致使病原体繁殖加快,极可能诱发乳猪下痢。严禁出现舍内高温高湿、低温高湿的情况。舍内可以采用暖风机控制湿度,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
1.3 产房内温度控制
尽量保持舍内恒温,需要变化时温度一定缓和变化,切忌温度骤变。利用在保温箱中加保温灯给乳猪创造一个局部小气候环境。母猪进入产房未分娩时舍内保持恒温在26℃,母猪分娩当周即乳猪1周龄时舍内温度保持在28℃,保温箱内为32℃。乳猪2周龄时舍内温度为28℃,保温箱内为30℃;乳猪3周龄时舍内温度为27℃,保温箱内为30℃;乳猪4周龄时舍内温度为26℃,保温箱内为28℃。
2 防冻措施
仔猪出生适宜温度是33~34℃,1周龄为28~30℃,4周龄为22~24℃。如果达不到上述温度,仔猪体温就会下降,轻者冻僵,重者冻死。
防冻的措施有:北方冬季十分寒冷,应避开在最冷的季节产仔;把产仔季节安排在春季的2~3月份,秋季的8~9月份为好。如果采取常年产仔,在冬季应设专门的产房,使圈内温度达10℃以上,产仔时迅速擦干出生仔猪全身黏液,是防冻的重要措施,圈内防贼风和防潮也是防冻的重要措施。
3 防压措施
一般那些体大过肥、行动不便、腹大下垂、年老耳聋与初产无护仔经验的母猪易压死仔猪。防压的措施有:提高产房温度,平整地面,垫草不要过长、过厚;掌握母猪压死仔猪的规律。母猪多是在吃食或排便后,回圈躺下时压死仔猪的,因此,在母猪产后3~5天内应派专人值班,一旦发现压住仔猪,立即救出;圈栏内设护仔间,即在母猪经常躺卧的地方设一个仔猪可以自由出入的小间,内放垫草,训练仔猪自动出来吃奶,自动回去睡觉;圈内设护仔栏,在母猪床靠墙的地方用直径40毫米的铁管,离墙与地面各25厘米的距离埋上护仔栏,可防母猪躺下时,将仔猪挤死或压死。
4 防饿措施
仔猪出生后,让其尽可能的早吃上初乳非常重要。固定乳头,仔猪一出生就有固定奶头吃奶的习惯,一经固定,一直到断奶都不更换。把发育较差的仔猪固定在前面1~2对出奶较多的奶头上吃奶,把发育较好的仔猪放在中部、后部;寄养仔住猪,首先要使仔猪吃上“亲娘”的奶,否则难以成功,其次用来苏喷洒母猪和仔猪。
5 防病措施
5.1 仔猪下痢
症状:猪排出黄色、白色、灰色的稀便;有的还吐出奶水、饲料;精神萎靡,食欲减少或废绝。
治疗:(1)特效肠炎灵0.2毫升/千克体重,每日2次,肌肉注射;(2)氯霉素0.2毫升/千克体重,每日2次,肌肉注射;(3)庆大霉素5000单位/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日2次;(4)5%的痢菌净,10千克体重注射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5)口服链霉素,1―10日龄每头30万单位,日服2次;(6)口服2%的氟哌酸5毫升,链霉素100万,15千克体重仔猪一次口服,每日2次。
5.2 仔猪脱水
症状:排粪失禁,肛门周围难以见到粪迹,易被忽视。但仔细观察可见到肛门周围粉红潮湿,仔猪迅速消瘦,眼眶下陷,极易造成死亡。
治疗:(1)糖盐水500毫升,氨苄青霉素0.5克×10支,地塞米松5毫升×3支,10%维生素C10毫升×5支,安那加3毫升,加温到40度,对哺乳仔猪每头40―50毫升,每日2次;(2)糖盐水500毫升,2.5%恩诺沙星5毫升×4支,地塞米松5毫升×5支,10%维生素C10毫升×3支,阿托品20毫克(用量要准确),加温到40度,根据体重大小每头40―50―70毫升,每日2次。
5.3 仔猪副伤寒
症状:体温升高到41—42度,食欲废绝,被毛粗乱,初便秘后下痢,粪淡黄色有恶臭,死前于耳根、胸、腹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
治疗:土霉素、呋喃类药中的呋喃唑酮、白痢灵等。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免疫接种或药物预防。仔猪副伤寒疫苗,1月龄以上的健康哺乳仔猪和断乳仔猪都可应用。
5.4 仔猪气喘
症状: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
治疗:(以下为按体重10千克仔猪的给药量):(1)肌注猪可安5毫升×2支,地塞米松5毫升×0.5支;(2)氨苄青霉素0.5克×3支,2.5%恩诺沙星6毫升,地塞米松5毫升×0.5支,混合后1次肌注,每日2次。
5.5 仔猪水肿病
症状:多发生于断奶后5—10天的仔猪,以体况好、生长快的仔猪多见。发病突然,眼睑、结膜等头面部浮肿,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水肿。病猪不食,表现兴奋、转圈、痉挛,进而震颤抽搐,到地后四肢呈游泳状划动,病程数小时至2天。
治疗:病初可投服适量缓泻盐类泻剂以促进胃肠蠕动,排出其内容物;同时可使用抗菌、利尿、强心镇静和消除水肿的药物。使用以下处方:卡那霉素(25毫克/毫升)2毫升、5%碳酸氢钠30毫升、25%葡萄糖40毫升,混合一次静脉注射,每天2次,同时肌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