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在猪牛养殖中的防治
2015-08-15何邦林
何邦林
(贵州省思南县张家寨镇农业服务中心 565104)
口蹄疫病主要发生在偶蹄动物群中,并以猪、牛、羊为主要发病群体,感染率较高,群居猪牛中的一旦某个个体感染上口蹄疫病未能得到及时的控制治疗,就会迅速在群体中扩散,危害整体猪牛的健康成长,该种疫病的病原主要潜伏在患病猪牛的排泄物、唾液以及溃烂处的水疱液中,若是生产母猪在妊娠期间感染上该种疫病,未得到有效治疗,病原则会直接潜伏在乳液中,传染给猪仔,严重威胁猪仔的健康成长及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加强猪牛养殖中口蹄疫的综合防治。
1 猪牛口蹄疫的症状概述
对于感染口蹄疫的猪牛来讲,虽然两者的传染源相同,但两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如下:
1.1 猪口蹄疫的临床症状表现
感染口蹄疫的生猪,就其显期的症状而言,表现出明显的猪蹄趾间红肿,并在红肿期间未得到及时治疗,会继续发展为水泡症状,生猪开始站立不稳,出现发抖现象,且食欲较之正常时期大幅度下降。但就猪口蹄疫的发病过程而言,在过渡到显期之前,其往往有1-7天的潜伏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体温升高现象,一般在40℃-41℃之间,之后的1-2天后,才渐渐过渡到显期,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猪趾间的水泡逐渐破裂,并随微黄色或者是透明色液体的流出。若处于显期阶段的生猪得到及时的治疗护理,其会慢慢恢复正常,患病生猪的恢复速度一般跟其症状的发展阶段有关,若正在接受治疗的患病生猪猪蹄壳已经完全脱落,那该生猪的恢复期一般为30天左右;若未脱落,则为14天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患上口蹄疫病的成年猪整体上死亡率较低,但经乳汁感染上的猪仔死亡率较高,一般在80%以上,因此,一定要做好待产母猪口蹄疫的综合防治工作。
1.2 牛口蹄疫的临床症状表现
感染口蹄疫牛的发病过程与生猪类似,一般都要先经历潜伏期,之后再过渡到显期,但不同的是,病牛的潜伏期一般为3天左右,体温比病猪略高,一般为42℃,具体发病过程表现如下:一是感染牛首先要经历3天左右的潜伏期;二是潜伏期过后的感染牛会逐渐过渡到显期,2天后开始在口腔、脸颊等部位出现明显的、大小不一的水泡,并内涵有黄色或者是透明的液体;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并得到及时治疗病牛的水泡开始出现破裂、溃烂现象,使得病牛产生吞咽困难问题,而得到及时治疗的病牛则会在1-2周内恢复正常。值得注意的是,与生猪类似,感染上该疫病的成年牛死亡率较低,但若感染上该疫病的牛犊引发心肌受损等并发症,则死亡率较高。
2 猪牛养殖中口蹄疫的综合防治分析
为降低猪牛口蹄疫的发病率,保障猪牛的健康成长,在猪牛养殖过程中,要积极采取以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2.1 猪牛口蹄疫的预防措施
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是有效降低养殖过程中猪牛感染口蹄疫病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猪牛养殖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相应的疫病预防性工作,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及时清理猪圈及消毒,保持猪牛圈内卫生的清洁性,既要及时清理猪牛舍内的排泄物,杜绝传染源,亦要及时清理掉参与的饲料,避免虫蝇的滋生,同时还要定期在牛羊圈舍内喷洒消毒液或者是利用火碱进行消毒;二是要做好牛羊圈舍的通风工作,保持圈舍内空气的畅通、清洁性;三是做好猪牛的疫苗接种工作,一般选择在春秋季节进行,并根据猪牛的成长阶段,选择同品种疫苗分批注射;四是在猪牛的喂养过程中,要选择清洁的水源以及营养丰富的饲料,严禁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养猪牛。
2.2 猪牛口蹄疫的治疗措施
及时高效治疗措施的采用是有效治疗猪牛口蹄疫病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猪牛养殖过程中,对于患病猪牛要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具体措施包括:一是立即隔离感染的猪、牛,防止疫病的进一步传播;此外,亦要对感染猪牛所在的圈舍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首先用清水对圈舍进行彻底的冲刷,其次选用5%的安多福万金水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之后再对同圈舍的其它猪牛用0.5%的过氧乙酸进行全面的消毒清洁;二是针对患病的猪牛要立即对其进行常规性治疗,一般是用3%的来苏儿对感染猪牛的蹄处进行消毒清理,对患病牛还要使用3%左右的醋酸对其口腔进行彻底的消毒清理工作,并辅之一消炎药物,防止继发性感染的出现;三是对于病死的猪牛要立即焚烧或者是深埋,严禁卖入市场或者是自行食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猪牛养殖过程中,通风不畅、消毒不彻底以及环境卫生清洁度不够等都有可能导致猪牛感染上口蹄疫病,并迅速在群体中传播,严重威胁猪牛的健康成长。因此,在猪牛养殖过程中有必要采用相应的综合防治性措施,保障猪牛的正常生长。
[1]蔡景明.猪牛中口蹄疫病的防治措施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5,(07):122.
[2]蔡景明.牛口蹄疫病的综合防治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5,(06):55-56.
[3]姜涛.口蹄疫病在猪牛中的防治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2014,(12):121.
[4]彭达坚.浅析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4,(0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