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急性猪瘟病诊治
2015-08-15刘新妍
刘新妍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农牧局,064300)
我县某猪场由本地寅兴猪场购入210头猪,发病的是2015年9月初新购入的36头猪,死亡3头,控制率为91.7%,发生急性猪瘟的原因是:出现了猪瘟免疫空挡期。
1 发病情况
该猪场是新建的小型规模化养殖场,使用的是发酵床养殖方式。存栏230头,大部分是5月份到7月份由我县的寅兴猪场购入,9月份又从该厂购入36头80日龄的仔猪,9月17日清晨突然死亡一头,18日又突然死亡两头,急忙到我处就诊,临床见不到猪群症状异常,只是在背部及前胸可见到豆粒大的红疙瘩。
2 剖检
整个腹腔和胸腔脏器全部出血,腹股沟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肾脏出血并有呈片状灰白色坏死灶,整个肠道肠壁变薄,变成了血肠,脾脏边缘有梗死灶,回盲瓣有纽扣状溃疡灶,心脏的心肌出血并有坏死灶,心肌脂肪有出血点。
3 血清抗体检测
对猪群进行抽血10份,作猪瘟免疫抗体检测,其效价为1:2为6份,1:4为3份、1:128为1份,同时用猪瘟抗原胶体金检测呈阳性反应、猪圆环病毒抗体胶体金检测呈阴性反应。
4 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可确诊为:急性猪瘟。
5 治疗
对猪场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紧急免疫及对症治疗。
全群用阿莫西林200克+富道维生素500克拌料,连用3天;用碘制剂消毒,一天一次;对全场猪紧急免疫2头份(北京信德有限公司),病猪每头猪免疫10头份,用药3天后未死亡猪。
6 病因分析
一是该猪场购入新猪群到场后不隔离饲养即混群,且串了群,造成了应急影响。二是经主诉该寅兴猪场于28天免疫一次猪瘟,在60日龄时未及时免疫猪瘟疫苗,造成免疫空档,转群过程中引发了此病。
7 小结
7.1 建设规模化养殖场。随着目前养殖业不断扩大,新老病不断的复杂化,建设规模化养殖厂是养殖业发展的基础,坚持自繁自养、程序化免疫,如果达不到规模化养殖,最好从一处采购猪,采购同一批次。采购不同地方及批次,一定要建立隔离饲养制度,隔离15天以上,经监测健康无疫病方可解除隔离,混群饲养。
7.2 做好疫病的免疫计划。同时要建立相关的养殖档案,佩戴免疫标识,这些是诊断和防治动物疫病重要参考依据。
7.3 做好该病的综合性预防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一是定期开展猪瘟免疫抗体的监测,特别是对猪群免疫抗水平和注射猪瘟疫苗后的免疫效果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注射猪瘟疫苗免疫的时间,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制定免疫程序。二是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不同群隔离饲养制制度;建立“舒适(适合猪群)”的养殖环境,使用发酵床饲养猪,抗病能力相对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