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价值驱动因素与价值创造模式*

2015-08-15江苏大学财务处丁永淦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沈晓峰江苏大学后勤集团许世群

财会通讯 2015年32期
关键词:驱动经营价值

江苏大学财务处 丁永淦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沈晓峰 江苏大学后勤集团 许世群

一、企业价值驱动因素分析

价值驱动因素是指能够对经营活动和财务运行效果带来显著影响的运行因子,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这些因子能够用以向组织中的相关人员详细说明企业的决策根据,并最终引导他们的行为。

(一)财务价值驱动因素分析 财务价值驱动因素是公司的核心驱动因素,往往会影响整个公司的总体表现。通常一个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财务驱动因素是可持续盈利水平、现金流量、资本结构等。

(1)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主要是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息税前资产收益率、每股利润和市盈率等。相对于净资产收益率,息税前资产报酬率更能准确的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因为息税前资产收益率是体现企业全部资产的营运能力,其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和营运能力。此外,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弱,则资产的盈利能力就弱,反之,盈利能力就越强。企业整体资产可持续盈利能力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创新能力息息相关。

(2)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与净现金流比率等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现金流的状况,现金流量也是反映企业价值创造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的要素。经营现金流包括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如果资金来源短缺,就是使现金流变成负值,进而引起利息支付形式的额外成本发生,那这样就损害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3)资本结构是财务价值驱动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定义为长期负债中公司债务在股本资本特别是普通股之间的组成。资本结构对企业的价值创造存在着很大的影响。由于股本资本的资本成本要比债务资本成本高的多,因此债务占有越大,企业的加权平均自己成本将越低,价值创造就能够实现。

(二)经营价值驱动因素分析 经营价值与财务价值驱动因素的区别在于后者是衡量企业过去的业绩。而前者起到公司未来业绩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作用。二者的功能作用类似于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但在现实中,不同性质的行业与企业特性决定了适合各企业的经营因素也不一样。通常一个企业的经营价值驱动因素包括很多,譬如知识资本等。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资料,贯穿于人类的活劳动之中,并且在人类不断的丰富改进过程中创造效益,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如SAP财务系统的开发设计。就物料而言,设计者通过程序编程,将现场没有进入E化系统(需要手工做账)的流程,如库存的收发货管控制度的开发,简化作业流程,提高劳动效率。这就是知识在实务运用中的典型应用。特别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可以使得生产者迅速地获得有关市场的信息,与知识资本一样具有重要作用的还有行业结构,智力资本等,这些作为价值创造的经营因素,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催化剂,已经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并致力于企业可持续创新发展潜力的挖掘。

二、企业价值创造模式梳理

(一)基于价值链系统的价值创造模式 企业的价值链系统是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通过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整个价值创造过程进行分析管理的一种价值创造模式。企业的价值链管理主要有三个核心层次:决策、管理、经营。(1)决策环节:制定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品牌和进行战略规划。如:李宁——一切皆有可能;飞利浦—精于心简于形;(2)管理环节:包括人力资源、财务会计、行政后勤等管理内容。主要涉及制定员工发展规划、员工的薪资与福利考核;健全价值链管理会计核算体系,进行采购成本、制造成本与费用等成本管控,进行资金调度以及来年预算管理等现金流管理,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等;(3)经营环节:对企业生产运营的各方面进行管控,如采购、计划、车间、质检、成品、配送、服务等。运用工业工程的手法,进行作业流程的优化,减少冗余的环节。但是,企业内部价值链优化的数据收集处理量大,需借助于现代科技,如ERP、MES、SAP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这使管理人员能实时的掌握企业价值链操作环节水平状况,找出问题,实现精益化生产。

(二)基于智力投资的价值创造模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可忽视。知识经济就是智力资本资源集约型和消耗型的经济,主要取决于国家或是企业等运营主体对于知识、智力的投入力度。智力资本是知识的综合体和外在形式,主要有创意、发明、专利、著作、品牌等有价信息,其是一揽子的人力和组织资本,其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21世纪是信息高速膨胀的时代,企业所拥有的处理这种信息的智力资本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市场竞争力。智力资本越多,企业捕捉市场信息和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就越强,反之亦然。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在自身不断的营运过程之中形成独特的核心知识技术等智力资本,才能始终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基于电子商务的价值创造模式 价值创造模式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介绍价值平台(Value Network)、价值网(Value Nets)两种基于互联网,通过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双向沟通,发现企业盈利点和客户需求点的完美结合,为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过程。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价值平台运用于企业的价值创造中。如2006年8月,新浪、搜狐、雅虎纷纷想抢占世界杯新闻的高地,但只有新浪将800万广告费用收入囊中。究其原因,是新浪先前一直奉行的新闻理念。这就是电子商务价值平台所带来的价值创造。企业通过精准地寻找客户资源,实现价值创造。如移动电子商务价值网中,供应商通过WAP网关来向客户提供定制性服务信息。顾客通过相互交换自己所需的产品与服务,价值网正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一种交互式网络互换关系,其框架包含五种基本要素:价值主张、营运范畴、利润获得、战略控制以及执行力。其中,价值主张和战略控制是发展方向,是企业发展的前提;营运范畴是主营业务,是核心竞争力;执行力是制度和运营的保障;利润获得评价经营的效率。五种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想开展成效显著的价值网管理,企业必须综合采用以上五种要素,并进行内、外部资源的优化和整合。

三、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基于集群协作和利基的价值创造模式 集群协作模式是随着企业集群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随着全球化经济进程的加快,企业间的互帮互助、互相依赖度越来越强,尤其是中小企业间由社会定位造成的社会分工差异性也被逐渐夸大。在整个社会价值链中,大中型企业由于成本约束,部分非核心业务往往需剥离出来给中小企业去做,使其成为它们的“附属部门”,即作为生产线之一而存在。通过企业间的外协加工,第一,企业间建立合同,相互依存,增进信任度和灵活度;第二,企业间生产的相互独立,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第三,有利于大中型企业进行自身价值链的分析,节降成本,并可增加生产上的弹性,形成二次加工带来的产品价值增值;第四,中小企业在加工的过程中亦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均在集群协作模式之中发展自己,实现价值。

利基模式是适应中小企业规模小,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而形成的。其与集群协作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出发,立足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而后者是从大中型企业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利基模式下的中小企业一般会选择目标市场狭小、市场容量小、大企业不便或不宜进入的行业,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凸显,效益的增值。

(二)基于专精和个性服务的价值创造模式 专精模式是利基模式的细节性环节,是其的具体拓展。专精模式是中小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由于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往往在某些固有的领域能充分发挥自己规模小、集约化经营的优势,进出准入门槛相对低的市场,集中有限的资金,针对某一特殊产品或是服务,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个性服务模式是客户要求多样化和精益化的结果。其旨在服务某些大客户群体或特殊群体,在充分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的情况之下,利用自身的研发团队,设计新产品,创造新工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比较适合经营单一或是范围较小的企业。个性化服务是为客户量身定制的专业化服务,所以容易赢得客户的认同感。企业把握了市场资源,就能够在社会的汪洋大海中决胜千里。

(三)基于虚拟经营的价值创造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谁掌握了知识和信息,谁就更具备竞争实力。基于社会的角度考虑,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因而企业能够运用的资源也是局限的,在此之下企业为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须进行各环节成本的核算,精简组织架构和功能,仅仅保留自己核心竞争技术,其他的环节,如生产、物流、销售环节等可以通过外包发包的方式进行经营。以生产来说,企业可以寻找几家周边地区的外协加工点进行决标,在保证产品品质的情况下,进行委外加工。一方面可高效利用外部资源,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刺激中小企业不断的完善自己,形成优胜劣汰的正向竞争氛围。因此,虚拟经济有助于培养企业成为某些行业方面的精英,更利于社会化大生产和全球经济化的形成。

[1]葛家澍:《会计中的价值与成本问题》,《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2]张鼎祖:《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分析:基于财务视角与战略视角》,《财会月刊》2009年第6期。

猜你喜欢

驱动经营价值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