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动性暴力犯愤怒情绪的团体心理干预

2015-08-14孙越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冲动性服刑人员评量

孙越

(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学院,北京 102249)

一、引言

(一)冲动性暴力犯心理辅导的研究现状

暴力犯罪(violentcrime)通常是指使用暴力、暴力胁迫或其他具有暴力性质的手段侵害他人生命健康和财产的犯罪行为。对于冲动性暴力犯目前存有的具体理论解释模型是Barratt的抑制控制模型①PATTON J H,STANFORD M S,BARRATT E S.(1995)."Factor structure of the 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Clin.Psychol,(51),pp.768-774.。Barratt等认为前额功能缺陷导致冲动性暴力个体缺乏控制冲动行为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国外多篇文献运用元分析的方法对罪犯心理辅导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Andrews,Zinger和Hoge等人对80个研究(包括154个针对再犯进行辅导的子研究)进行了元分析②Andrews,D.A.,Zinger,I.,Hoge,R.D.,Bonta,J.,Gendreau,P.&Cullen,F.T.,"Doescorrectional treatment work?A clinically relevant and psychologically informed meta-analysis",Criminology,28,pp.369-404.。结果发现,在所有的研究中,通过适当的辅导以降低再犯的有效性比刑事制裁、不适当的辅导、不明确的辅导都更高。与认知行为干预的有效性相对非认知行为干预更好。Lipsey和Wilson对200个旨在研究严重青少年罪犯的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在社区开展心理辅导矫正等因素能够产生积极的矫正效果③David B.Wilson,Leana Allen Bouffard.Doris L.Mackenzie(2005)."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Structured,Group-Oriented,Cognitive-Behavioral Programs for Offenders".Criminology&Penology,04.。

国内的罪犯心理辅导矫正研究方面则显得薄弱很多,最常见的是个案研究及个体心理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少之又少。并且这些矫正工作通常缺乏良好的理论根基,辅导方案质量不高,评估量表参差不齐,难以对辅导矫正结果全面评估。

(二)方案理论基础

国内目前的罪犯心理辅导矫正理论相对薄弱。由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教授AndrewsDonaldArthur和加拿大公共安全中心主任JamesBonta于1990年提出的风险、需求和反应性(risk need responsivity,RNR)模型④DA Andrews,J Bonta,JS Wormith(2012)."The Risk-Need-Responsivity (RNR)Model Does Adding the Good Lives Model Contribute to Effective Crime Prevention?"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January,Vol.39,No1,pp.111-120.,是目前对循证矫正解读最全面和应用最广泛的理论模型。

RNR模型以一般人格和社会认知学习观点为理论基础,认为在人的毕生发展中,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于人的外线行为。因此,理解分析人的行为应当考虑到个体的认知(态度、价值、信念等)、人格、家族遗传史、不良行为史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

(三)认知行为疗法

对于冲动性暴力犯的辅导矫正工作,目前最为常用的模式是认知行为团体疗法(CognitveBehavioralTreatment,CBT)。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观点是,个体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产生于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对现实的错误感知。认知行为疗法可以通过改变个人的思想、信念和态度来改变个体的行为模式。目前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治疗某些犯罪群体已经成为首选的方法,如性犯罪者、暴力罪犯和各种持续财产罪犯①Curt R.Bartol,Criminal Behavior:A Psychological Approch,Prentice Hall,2000,p.7.。

二、方法

(一)被试

从司法部山东省试点监狱的346名暴力犯中进行筛选,被试的入组标准如下:年龄在18到45周岁之间;没有严重的脑损伤或神经生理疾病;没有《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第四版) 轴 I诊断的疾病;无智力发展问题。后统一对所选服刑人员进行问卷施测,所用量表为“攻击/暴力行为分类程序”中的半结构化访谈提纲,被判定为冲动性攻击的服刑人员入冲动组。将入组的24名冲动性暴力犯随机分为12名矫正组,12名控制组。

(二)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组实验(randomizedcontroltrial,RCT)为主线的研究设计。对矫正组12名服刑人员进行10次团体矫正辅导,每周一次,每次2-2.5小时,控制组则处于常态的服刑改造,每周末同一时间接受学习教育课程。团体开始前后,分别进行前后测。

1.愤怒自评量表

愤怒自评量表是刘宁根据Spielberger的理论构想及其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编制出的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的愤怒自评量表。该量表共有48个题目,包括状态愤怒量表(stateangerscale,SAS)、特质愤怒量表(traitangerscale,TAS)和愤怒表达量表(angerexpression,AX)三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9。三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8、0.79和0.79,分半信度为0.84、0.76和0.73,两周后的重测信度分别是0.75、0.84和0.81。

2.冲动性暴力犯的团体矫正方案

针对冲动性暴力犯对愤怒情绪的生理唤醒水平高,容易敌意归因,不能有效控制愤怒情绪等特点,设计“团体形成”、“愤怒管理”、“信念改变”、“问题解决训练”、“人际沟通训练”等十个单元。矫正方案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干,结合动机晤谈、行为疗法,力求做到多元、全面、针对性强。十次团体矫正方案的内容纲要如表1:

表1 冲动性暴力犯团体矫正方案的内容纲要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

(一)愤怒自评量表测量结果

1.冲动实验组在状态愤怒分量表上的检验结果

对冲动性暴力犯实验组前后测的愤怒自评量表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冲动实验组在状态愤怒分量表上的配对样本T检验

对状态愤怒分量表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状态愤怒的三个维度及总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是后测的数值均有所下降,说明团体矫正有一定的效果。

2.冲动实验组在特质愤怒上的检验结果

表3 冲动实验组在特质愤怒上的配对样本T检验

如表3,对特质愤怒分量表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特质愤怒的三个维度及总分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特质愤怒的维度一、二和总分上都有下降,表明团体矫正有一定效果。

3.冲动实验组在愤怒表达上的检验结果

表4 冲动实验组在愤怒表达上的配对样本T检验

如表4,对特质表达分量表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维度4向外爆发-不对人达到了显著差异,说明了矫正在这一点有显著效果。接受干预的服刑成员能够更好地找到愤怒情绪疏解的健康方式渠道,而不是采用直接面对面的口头或身体攻击。

(二)矫正前中后期的违纪次数比较结果

对参加团体矫正的冲动性暴力犯在参加团体矫正前三个月、团体矫正期间、团体矫正结束后三个月对其狱内违纪次数进行记录并加以比较。参与团体矫正的冲动性暴力犯违纪次数记录如下表5:

表5 冲动性暴力犯矫正团体学员在矫正前中后期的违纪次数表

如表5所示,在团体矫正开始之前三个月有违纪行为的矫正对象,在团体矫正实施期间和团体结束后违纪次数明显减少。

对参加团体矫正的被试在矫正前中后期的违纪次数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冲动组被试的卡方检验结果差异极其显著(χ2=27.69,df=6,p〈.001)。

四、讨论

(一)愤怒自评量表

对特质愤怒自评量表的前后测数据看出,在愤怒表达分量表的向外爆发:不对人维度,团体矫正前后有显著差异。即,团体矫正使得冲动性暴力犯组在愤怒情绪产生时,更少的对人爆发。这是非常可喜的进步,任何人都会出现愤怒情绪,而对于冲动性暴力犯这类特殊人群,如果他们能够在愤怒情绪来临时不对人爆发而转向别的途径,就会很大程度上减少暴力行为,也会降低对他人和社会的风险。在团体方案设计和执行中,愤怒管理、信念改变和问题解决单元都针对这一点给予了重视。矫正组成员学会考虑冲动后的惩罚,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的行为,也学会愤怒表达的其他方式,因而在这个维度上改变显著。

(二)违纪次数

监狱干警对服刑人员日常表现记录的《违纪次数表》,可以直观地看到团体辅导对减少服刑人员吵架、打架、不服管理等违纪行为的显著作用,团体开始前三个月好几个团体成员都有多次违纪情况,团体辅导过程中没有违纪情况发生,团体结束后三个月仍然没有学员有违纪现象,说明团体辅导对减少违纪行为有良好效果,同时持续性较好。

(三)问题和不足

本次研究主要有两个问题,其一是样本量偏小,其二是矫正时数和矫正项目偏少。由于12人的团体是最适合团体互动的人数设置,也是以往团体辅导采用最多的经典人数设置,且服刑人员情况复杂,处理起来难度更大,所以此次研究中采用了12人的团体设置。在后续研究中,可以再多加几组同质的服刑人员,扩大被试范围,使得团体辅导能够覆盖到更多服刑人员情绪调节问题。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型服刑人员,应增加不同矫正时数及单元的辅导项目,从而提高统计结果可信程度。

五、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较为有效地提升了冲动性暴力犯的愤怒控制水平,团体心理辅导初步有效。

猜你喜欢

冲动性服刑人员评量
青少年冲动性与焦虑、防御方式的关系研究*
冲动性的测量方法*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监狱管理局厅官充当服刑人员“保护伞”
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现象的再探究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服刑人员生育权论要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大选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