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之间的协同发展
2015-08-13陈智慧
陈智慧
摘要:笔者在文中主要对音乐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说明,分析和阐述了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互为依托关系,并就如何协调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的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音乐教育 音乐文化 协同发展
目前,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已经与音乐文化的传承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入到国家的文明建设中,成为了其中的重要环节。结合实际生活可以看出,不同的音乐就是不同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乐反映了文化的特征和内涵,文化是支持音乐具有研究和学习意义的内在保障。同样,一旦没有了音乐这个载体,文化也无法被人理解和分析,也就无法得到传承和延续,因此,音乐和文化是共同存在、不可分割的,而音乐和文化能够实现为人所知、继承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就是音乐教育。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推行力度不断加大,素质教育的理念和精神也逐渐深入人心,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开展和建设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健全。然而,现阶段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仍缺乏对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视,还没有将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文化有效地融合在音乐教育中,这就使得音乐教育缺少内涵、缺乏生机和活力,从而导致我国音乐艺术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想要取得有效的突破和长远的进步比较困难,因此,想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文化建设,就要将音乐文化融入到音乐教育中,将音乐教育与传承和弘扬音乐文化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发展,这样才能有利于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音乐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历史发展的沉淀和延续形式就是文化。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文化被定义为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方面的理解和认识;从广义角度来讲,文化则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体。音乐是艺术的一种类型,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音乐既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又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其文化内涵,而文化背景很大程度上对音乐的展现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而音乐和文化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
在研究我国漫长的音乐发展史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音乐文化将其艺术性和魅力表现在了各个方面和领域中,这些文化具体由我国古代所创造和发明的各种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实用性的乐器和各种蕴含着我国古代丰富的传统文化的音乐作品等组成,如:由先秦的琴师伯牙创作的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这首乐曲不仅展现了音乐的高雅和绝妙,还体现了能够遇到知音的喜悦和欣慰之情。我国古代也有不少关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著作,如: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凡音而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这些都反映了我国辉煌灿烂的音乐文化、独具一格的音乐思维和高尚典雅的音乐审美,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我国伟大的艺术瑰宝,更对现代的新形势下,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二、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互为依托关系
想要更好地实现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协同发展,就必须要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全面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由于音乐教育具有特殊教育功能,因此,社会音乐文化需要音乐教育的扶持,才能得以弘扬,而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又必须与社会音乐文化相统一,才能体现其教育功能。”因此,音乐教育想要真正实现教育目标,就要结合相应的音乐文化来制定和规划教学内容,在实际开展教育工作时,必须使教育内容和形式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同时也要遵循音乐文化的相关发展原则和标准,这样才能让音乐教育的展开更具科学性、全面性。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之间的互为依托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音乐文化是促进音乐教育发展重要内容
音乐文化是音乐教育开展的基础内容,对音乐教育的发展形式和方向有着决定作用。如果在开展音乐教育时,仅仅重视对音乐理论知识和实用技巧的教学,忽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弘扬,那么音乐教育就无法达到培养艺术感染能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的教学目的。
(二)音乐教育可以反作用于音乐文化的传承
作为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音乐教育是由音乐文化的形态所决定的,它对音乐文化本身产生着一定的作用。“关注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才能使得音乐教育在音乐文化的传承活动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如果音乐教育能够取得长远的发展,那么它也能够更进一步地丰富和加强音乐文化的内在价值和精神。因此,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得以弘扬和深入人心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旦音乐教育的发展程度不够或停滞不前,音乐文化也无法被有效地继承和发扬光大。
三、协调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重视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民族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和传统文化,是我国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学校音乐教育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传承、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渠道。在我国音乐教育工作中,把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长河中,勤劳、勇敢、善良的各族中华儿女,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了种类繁多、变化丰富、绚丽多姿的民族音乐文化。因此,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要加强重视民族音乐的基础地位,让广大青少年在民族音乐文化环境的耳濡目染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这样不仅有利于音乐文化的传承,而且有利于青少年为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引进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完善音乐文化的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流行音乐已经成为我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特点是: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音乐内容,只要是能容易让人理解,被人接受的,都可以拿来传唱,因此,流行音乐的内容非常广泛,无论是健康积极的,还是低俗消极的音乐都可以被包含进去。因此,国家要加强对流行音乐的管理,对于一些内容低俗,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流行音乐要坚决禁止,而对于优秀的流行音乐则可以适当地将其引入音乐教材中,成为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兴趣,还能丰富音乐文化的内容,使其发展更加与时俱进。同时,音乐教育工作者也要开放思想,更新观念,变革原有的教学方式,在坚持民族音乐基础地位的前提下,适当地引进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主动地对学生开展优秀流行音乐的教学,让音乐课堂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完善音乐文化的建设,从而更好地实现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的协调发展。
(三)重视对民俗音乐的教学,全方位提升音乐文化的发展
所谓民俗音乐文化,是具有历史渊源的传统古老的民间音乐文化。民俗音乐作为社会音乐文化的一个有机体,要想全方位提升和发展社会音乐文化,就必须传承和弘扬民俗音乐,体现其重要性。当今社会,一些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面临衰败、消亡的民俗音乐,仅靠民间艺人是很难将其弘扬起来的,这就需要通过音乐教育来扶持,保持其长久的传承。
近年来,在我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舞台上,出现的各民族原生态的音乐受到了很多观众热捧和喜爱,这与优秀的民俗民间音乐文化拓宽和丰富音乐比赛的内容与形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正是因为原生态音乐淳朴、自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带给观众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使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民俗民间音乐。为进一步弘扬发展民俗音乐文化,全方位提升音乐文化的发展,笔者认为,在我们的音乐教育中也应该将民俗音乐文化有计划地慢慢渗透到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通过介绍、讲授民俗音乐文化,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与关注,这对于培养民俗音乐人才和传承民间音乐艺术意义深远。而且在社会音乐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的同时,音乐教育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全面发展,这是二者共同发展的新起点。
四、结语
“音乐是各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也是一个民族的情思、灵魂。学校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而学校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对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相关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把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民俗音乐这些音乐文化元素科学合理地融入到音乐教育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计.我国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协同发展探析[J].学术交流,2010,(02).
[2]尹丽丽.论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协同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2).
[3]康良生.试论我国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协调发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