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哈萨克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我既乐观,又悲观”

2015-08-13李剑

艺术评鉴 2015年15期
关键词:哈萨克弹唱哈萨克族

李剑

5月,正是伊犁河谷的好季节。除了天蓝水清之外,还有草原上的虫鸣花香,歌声悠扬。5月14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和云峰带领学生张富兰、龙婧等一行,前来伊犁采风,开启了为期三天的以哈萨克音乐为主的探访之行。

和云峰教授为长年从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理论、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研究的学者。伊犁州歌舞团的专业表演、草原阿肯的即兴弹唱、伊犁师范学院学生的热情展示……这次探访,对于和云峰教授来说,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我既乐观,又悲观”。“当然,这个乐观与悲观均是相对的”,和教授补充说。

“我最高兴的是同学们在学习自己喜爱的、值得传承的音乐”

在伊犁的草原上、牧民家里,常常能够听到牧民们高亢的歌声。哈萨克人的生活中,常有两件事物相伴,一是骏马,二是诗歌,若再论一件,那一定是冬不拉了。

和云峰教授的乐观在于这草原上源远流长的哈萨克民间音乐如今仍然得以传承。“这次采风,我们接触到了很多哈萨克民间音乐的传承人。在传承人方面,哈萨克民间音乐从国家到地方的四级传承体系都有,这值得赞赏。”因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说到底,就是对传承人的保护。

和云峰教授说,哈萨克音乐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对于国人来说也并不陌生,“比如,《燕子》《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哈萨克民歌曲目”。此次采风,走进尼勒克县里的草原人家,他所看到的也是牧民们对于本族文化的认同,“他们都觉得这种民族文化是值得传承的”。这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表现。和云峰教授曾著有《“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方法》一文,其中指出:

“通过近25年的田野工作与经验判断:本民族对自己传统音乐文化所产生的‘自觉行为,最终能决定该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认同。那些尚需现代都市专家、学者理论‘哺乳的民族,至多只能产生几许‘自我认知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认同。然而众所周知,在民族学理论中,从‘自我到‘自觉的过程,往往需要较长的历史积淀、社会交融、文化涵化与心理认同等‘历练过程。因此,我们期待各个民族均能‘自觉仅非‘自我。”

这种对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也可以从伊犁师范学院学生学习本民族音乐的热情中窥得一二。

学生们成立了哈萨克族民族乐团,乐团演奏了传统乐器库布孜、冬不拉,表演了阿肯弹唱、传统曲目《天鹅》以及哈萨克族婚嫁歌曲等。

有学生问,对于民族音乐,该如何传承、提高?

这是一个可以面向所有民间音乐的问题。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进程中,那些古老的,维系着民族认同、文化情感的民间音乐形式该如何面对冲击,得以生存?

和云峰教授说,什么叫传承?你知道它的价值,能够保住属于它的地域文化,这就是传承。而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民族文化与其它民族文化的同与不同,才有可能处理好传承与保护、发展与提高的相互关系。

“我最高兴的是同学们在学习自己喜爱的、值得传承的音乐。”他说,“你们的肩上既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也承担着传统音乐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民间音乐的传承要保留DNA,但不能仅将它变为样本”

和云峰教授的悲观在于神态结构、生活方式、语言环境的转变,这一切的改变,必定带来一些传统音乐形式在民间的淡化,而传承也沦为一种被动行为。哈萨克民间音乐,比如冬不拉弹唱,多为即兴演唱,唱词具有随意性。这种音乐形式重在阿肯的即兴能力。由于哈萨克族生活方式的转变,新一代的哈萨克族对于本族语言的陌生,阿肯弹唱的传承面也一定是越来越窄。

只有发展,方能传承。

和云峰教授说,哈萨克民间音乐的DNA需要保存下来,因为这里包含着族群的记忆、审美的积淀,“但不能将它仅仅变为样本。”

样本,在于模仿,复制。“可艺术发展的最大忌讳就是雷同,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个性的满足与情感的宜泄,在某种意义上看,艺术的发展、进步是永恒和主流,而发展与进步的最大特征就是求新、求变。因为我们必须证实、承认:‘变则兴,不变则亡这一世间万事万物传承、发展的恒定规律——即传承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各民族世代承袭的音乐文化亦概莫能外。”(见《“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方法》,和云峰著,《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对于哈萨克音乐,他仍然秉持这一观点,生活方式、语言环境的改变、趋同,无疑不可避免。所谓传统,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文化渐变是可以的”,所要摒弃和抵制的是人为导致的突变和禁变。突变,会导致文化中的民族记忆无以寻踪,而禁变则是将其沦为样本,无可发展,终而为人们所淡漠。“因此,只有在民族、历史、社会、文化转型中适应和实现转型的民族、地区的传统音乐,才可能获得广阔的生存空间,并在不断的转型中变得越来越具有生命力。”

因此,传承,亦即意味着能接受变化,允许发展和创新。而对哈萨克音乐的保护,更应尊重其原始形态,譬如不能人为去固定其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允许它以一种即兴的弹唱方式在新的环境里获得发展。

另外,他还建议,对于哈萨克音乐,还需要加大推介和宣传的力度,增加与其它民族和地区的音乐交流。其次,寻找与现代生活方式对接的轨道,比如,也可以通过交响乐等多种形式对外传播哈萨克音乐。

一种民间音乐能走到那里,能走多远,最终要看它是否能在变化的环境中寻得存在的土壤与发展的空间,而人们,又愿意为这土壤的探寻做出多少努力。

猜你喜欢

哈萨克弹唱哈萨克族
油画《哈萨克牧羊女》
古筝弹唱古诗词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阿依努尔——献给一位哈萨克支教女孩
江南的弹唱
南山赋
一件与卫拉特人有关的清代哈萨克文档案文书研究(哈萨克文)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哈萨克族谚语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及实践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
56个民族56枝花 哈萨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