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2015-08-10张雪

新课程·中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情味人文素养语感

张雪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要正本清源,通过多样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读懂文言文,汲取文言文经典的丰富营养,提高审美能力,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

关键词:兴趣;语感;情味;人文素养

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因为文言文本身重要但较难理解,在高考语文卷中分值不小。但因为语言变迁,时代隔阂,现今功利的应试教育导致教学单调刻板,文言文的教与学也就成了让师生头疼的老大难的问题。

要改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尴尬现状,教师应该正本清源,认识到文言文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阅读浅近的文言文,进而学习我国古代优秀作品,汲取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这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中说得很清楚,而不是对文言文作过多词性分析和语法推敲。基于这样的目标要求,笔者就如何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谈些我的思考和尝试。

一、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首先,引导学生从现代汉语中去发现文言文的新生命,因为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一脉相承,许多文言文成语、俗语一直保存至今。通过这些成语、俗语顺藤摸瓜,就知道其中字词在文言文中的含意。比如,教学中援引“登峰造(至)极、不期(约定时日)而遇、怨天尤(责怪)人、出类拔(超出)萃、家徒(只有)四壁、文(掩饰)过饰非”等成语,来印证文言文中出现的相应的字词,打通古今,减少学习困难,增加学习兴趣,便于学生记忆,一举两得。

其次,日常生活中保留的一些民俗习惯里都有古诗文的影子,

中学生也往往耳濡目染,一旦加以充分利用,文言文与时代的距离感就会大大缩短。因此在构建学生文言知识结构的时候,我尝试尽量结合生活实例来阐释。例如,解释《项脊轩志》中“吾妻来归”和“吾妻归宁”的“归”字,我让学生看了一张嫁女儿的请柬,让学生猜“于归典礼”是什么喜宴。再告诉学生“于归”的出处是《诗经·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朱熹集传:“妇人谓嫁曰归。”最后让学生比较“为小女举行于归典礼”和“为小女举行结婚典礼”有什么不同,学生马上反映“于归典礼”好,典雅有内涵,包含了对女儿“宜其家室”的祝愿。这样一来,学生就记住了“归”“于归”“归宁”的含义,更感受到了文言文的庄重典雅。

最后,探讨文言文阅读和现代写作的关系。作文是高考的重头戏,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积累文言文的兴趣,笔者组织学生对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优秀作文进行分析探讨,就很容易发现几篇特别的文言文满分作文,如2001年的《赤兔之死》(江苏卷),2003年的《吊屈原赋》(全国卷),2009年《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湖北卷)。这些优秀作文的成功得益于作者深厚的文言文功底,对古典名著名篇的熟稔。

于是,我在教学鲁迅《铸剑》时指导学生学习“故事新编”的写法,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联想,以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古典文学名著、历史传说、神话寓言故事,对其中的故事、人物进行重新加工、演绎和包装,对原著内涵作出自己独特而传神的诠释,从而表现主题,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这样的文章既能紧扣时代脉搏,又有历史文化的底蕴。通过写作实践,学生明白了文言文经典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是中学生作文取法的一大宝藏。

二、激发诵读文言经典名篇的兴趣,培养学生文言语感

要学好文言文,积累文言文知识、认识语言规律只是一种手段,要形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归根到底要凭语感。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从蒙学教育到成人教育都特别注重诵读,要求学生反复吟咏直至流利背诵,从而整体感受、理解、品味文章。在古代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一代又一代的先人运用这种富有汉语特色的教学方法,在学好语言的同时,也很好地继承了一种民族文化精神。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指出:“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而今青少年学习文言文往往很功利,不喜诵读,需要教师多加提示诱导。

2014年春节期间看到一条新闻,是湖南岳阳楼初一至初三凡会背诵《岳阳楼记》的免门票。这启示我尝试从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高度,提升学生背诵文言经典名篇的意识。开学后,要求学生背诵《滕王阁序》的时候把这条新闻播给学生听,开玩笑地说:“这个政策值得推广,学生把《滕王阁序》背下来,以后有机会免门票参观滕王阁。”虽是玩笑,但学生的背诵热情明显提高。趁热打铁,笔者要求学生搞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收集与名楼、名山、名川等著名景点有关的名篇。随后开展相关名篇的朗诵比赛,经典诗文名句的背诵比赛。一系列活动之后,学生背诵文言文的兴趣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当年暑假,一位去成都旅游的学生回来后对我说:“她在参观武侯祠的时候,自然而然吟诵起《出师表》,不由自主地泪盈满眶,那一刻真正产生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慨叹。”我相信有了这份积淀,即使学生没有踏上那些名山名楼,即使有一天那些物质的文化毁坏消失,那些千古传承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也能代代相传。

三、引导学生发现古文字的情趣,追求文言文教学的情味

文言文阅读不仅是解释字义、记诵文句,掌握语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多揣摩、多体味,感受文字运用的精妙之处,领悟字里行间含蓄的意思、情趣,走进作者描绘的情境,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契合,与作者同悲喜共爱恨,做到真正的内化吸收,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知觉,使自己的语感变得更加丰富、敏锐。

《项脊轩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篇就在于一个“情”字,全文琐琐细细,却是字字含情,句句动情,事事关情,正如前人王锡爵所言:“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因此,在教此文时,我就引导学生要“披文入情”,悉心揣摩字词,体会作者内心深细的情感。例如,“墙往往而是”只一个“往往”,既写出了分家后门墙到处都是杂乱的场景,又流露出作者对家族衰败的痛惜和不满。结尾描写枇杷树,朴素平淡却含蓄隽永,饱含深情。教学时引导学生展开画面想象,将其拍摄成一组镜头。学生最后构思的镜头是黑白的,是无声的,树影由远而近,由小而大,逐渐清晰定格,亭亭身影则由近而远,由清晰而模糊,渐渐隐去消失。由此看来,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文中“此时无声胜有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意境,而且实现了自我感情的升华。

四、挖掘文言文中的优秀文化思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宋代周敦颐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说法,明确强调了文学的教化功能。高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多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充满民族智慧、蕴涵民族精神的千古名篇。在传统文化屡受冲击的当代社会,信任危机、道德沦丧、行为失范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努力挖掘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优秀文化思想内容,帮助人们重新审视思考价值观、人生观,重建精神家园显得尤为重要。

在《赤壁赋》的教学中,我即注重文章思想内涵的挖掘。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了纵情山水、及时行乐、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思想情绪和人生态度。东坡身上,既有儒家兼济天下的抱负,又有释道两家自我调适、超然物外的思想。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对“美人”一词寓意进行分析探讨,然后指出苏轼在这里不仅继承了屈原的笔法,更赋予“美人”深层次的内涵,以之比拟君主,表达对君主的忠心,同时“美人”也象征了苏轼美好的理想——施展抱负,身体力行,造福人民。“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让我们看到一生忠君的苏轼,即使身处逆境,被贬他乡,仍想着为大宋王朝分忧。

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济世思想,他们虽然经历不同,受儒、释、道三家思想影响的程度不一,所走的道路不同,但他们要求参与社会政治实践的意愿往往是相同的,即使是徜徉自然山水之中,也仍然关注社会,忠君爱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伦理自觉和优秀传统,已然超越了文学的范畴,成为中华民族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当学生经过反思,受到这种忘我精神和忧患意识的感染,必然能唤起他们以国家为重,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

總之,文言文教学手段应该多样有趣,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读懂文言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涵泳体味,浸润其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提高审美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使他们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

以上是笔者一些粗浅的认识和若干教学实践,敬请方家同仁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情味人文素养语感
押题作文
论《牡丹亭》的情味
——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现代笔法·古典情味·场上艺术——专访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编剧颜全毅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细读出情味 想象得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