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2015-08-07吴永春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10期
关键词:好奇心问题导学法自主性

吴永春

【内容摘要】为研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笔者通过分析问题导学法应用的必要性,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此为一线初中数学教师有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 好奇心 解惑 自主性

引言

所谓问题导学法,就是通过以授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数学基本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以导学为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学习自主性。鉴于当前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教育部门一直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众所周知,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自然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很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因为逻辑思维受阻,产生厌学情绪。所以,问题导学法能很好的解决初中生数学学习出现的常见问题,它强调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既能够反映教学目的,承载教学内容,又能够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问题导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简洁,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有很大帮助。

一、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初中生处于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对枯燥事物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更多的需要别人的引导及鼓励才能全心的投入到学习中。那么,初中数学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就要积极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知识,设置导学问题,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而问题导学的核心就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形成数学基本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以导学为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学习自主性。这对于有效落实初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应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意识,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着重要价值。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1.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问题

问题导学法教学是以问题为主要承载工具,着重教学内容的引导价值。教师在展开问题导学法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合理创设问题。有效的将教学内容落实到实处。那么,创设的问题就要涵盖教学任务和目标,紧密贴合学生自身实际。例如学习初中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时,教师就要认真分析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大纲创设教学问题。要从回顾教学知识,情境导入,本课程教学内容深化、课后知识拓展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熟悉回顾以前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等,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不等式”、“不等式及其解集、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教学内容的了解。在引入题目对教学知识考查。教师在问题导入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概括知识的能力。

2.紧扣问题核心、合理设置问题导学情境

问题导学教学法的目的就是通过问题创设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传统的题目式问题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在认真研读文本教材的基础上,多和学生交流,熟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从而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教师就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学习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时,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通过创设以“家庭话语权”为背景的家庭问卷小调查。让学生联想家庭成员对于家庭事情的话语权,谁在家庭中的权利最大。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做一个话语权星级程度与家庭成员姓名的数据直方图。这样有趣的数据调查背景,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巩固学生对于数据调查及直方图绘制的知识,加深他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3.无缝贴合生活实际、强调问题启发性

我们知道,初中数学的逻辑性很高,学生对常规性的数学问题一般很难提起兴趣。而教师在展开问题导学法教学时,要注意问题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也要保证问题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去创新思考。例如学习《投影与视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教师就要联系生活实际去创设问题。例如引用古人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反映投影与示图。还有每天人的影子大小等等。在保证问题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也要保证问题的启发性。例如创设问题将一个长方形纸片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在什么情况下体积最大等等。长方体的体积与其各边长有什么联系?进而逐渐的引导学生产生思考。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总结

综上可知,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简洁,符合初中生心智发育的特点。同时以导学为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学习自主性。这对于有效落实初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紧扣问题核心、无缝贴合生活实际、强调问题启发性等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于俊英.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科技资讯,2006(08).

[2] 汪大力.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点思考[J]. 科技信息,2007(01).

[3] 王华. 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科学大众,2007(03).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好奇心问题导学法自主性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如何做设计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