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心绘名画妙笔助成长

2015-08-06潘兆良

教育界·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实践能力

潘兆良

【摘要】近年来,笔者潜心研读中外名画和优秀童画,尝试开展“童心绘名画”的实践研究,有计划地组织童画社团的学生欣赏名画、讲述名画、表现名画。实践证明,这项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视觉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涵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愉悦了学生的健康身心,有效助推了学生拔节成长。

【关键词】视觉意识 实践能力 人文素养 愉悦身心

2014年2月,姜堰区教育局出台了中小学生“四个一百”的生长行动计划文件,其中包括欣赏一百幅中外名画,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从而实现涵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育人目标。名画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承载着不同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反映了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与社会现象,是学生了解世界文明、历史人文、社会风貌、画家情愫的重要载体。童画是学生心灵的窗户,是学生对认识世界、感悟生活、表达自我的自然表现。近年来,笔者潜心研读中外名画和优秀童画,努力探寻名画与童画的表现形式与创作方法,尝试开展“童心绘名画”的实践研究,有计划地组织童画社团的学生欣赏名画、讲述名画、表现名画。对此,同学们总是津津有味,乐在其中。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欣喜地发现,童心绘名画不仅让我们的社团活动变得丰富起来,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灵动的画笔描绘了一幅幅“我喜欢的名画”,还给同学们的童年生活留下美好的印记,有效助推了学生拔节成长。

一、童心绘名画,能增强学生的视觉意识

我们知道,每一幅名画都是画家运用了其独特的美术语言,从而让作品呈现出别样的风格。作为教师,要能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去感知不同名画的表现形式、方法与技巧,让学生从名画中汲取美术语言等方面的知识。童心绘名画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视觉艺术语言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观察与理解去欣赏视觉艺术,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视觉对名画美术语言的敏感意识。

如马蒂斯的《女人像》,就是画家用有变化的线条进行组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画面上,比例、明暗等一些艺术语言全被略掉了,而线条具有惊人的抽象能力,线和点主宰着一切,富有弹性的线条和形象紧密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俊美、靓丽的妇女形象。通过这幅名画的赏析,学生对线条的魅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了视觉对线条的感悟意识。对于小学生而言,我想要重点抓住线条和色彩去引导他们体味名画,若能长期有机训练,必将能增强学生视觉对名画艺术语言的感悟能力。

二、童心绘名画,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性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特性。各种媒材的使用和掌握都依赖于画家自觉地动手、体验且反复实践才能掌握 。因此引导学生欣赏名画,要能让学生从名画中发现画家表现作品的媒材,领略画家的表现过程与手段,从中受到启发,产生共鸣,并自觉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创作当中去。只有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想象力与创造力才会得到发展。

如欣赏齐白石大师的《青蛙图》后,学生对名画中青蛙拟人、夸张的生动形象非常喜欢,渐而分析每只青蛙的不同动态特征。有的同学甚至带来青蛙玩具,在游戏中观察青蛙的活动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去表现《娃趣图》:有的学大师用国画表现,有的买来橡皮泥手工捏制,有的找来废旧材料合作制作。教师的有机引领,能让学生在实际观察、精细描摹、多样实践的过程中,大胆自由地去表现属于自己的作品。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鼓励、教会学生大胆地运用美术媒材和多元造型方法,同时感受视觉形象的特点,运用美术知识与技能去创造性地表现,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童心绘名画,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的画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无不蕴含着人的情感、意志、价值、道德等人文特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名画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不仅需要从作品的美术语言和美术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更应该从人文的角度对美术作品以深层次的诠释。

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见的雅典学院为题,以古代七种自由艺术为基础,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精华。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画中,逐一认识画中的人物,了解这些伟大人物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以此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如欣赏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宋代城市面貌、社会风俗,包括宋代桥梁、房屋等建筑风格以及车、船的造型特点,从而认识到宋代城市兴盛繁荣的景象,激起心中自豪感。

四、童心绘名画,能愉悦学生的健康身心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要具有愉悦性,这也是活跃美术课堂、鼓励学生自由抒发、轻松表达的情感需要。在名画欣赏的课堂中,名画的形式美感往往会对欣赏者有非常直接的情绪感染作用。名画的形式美感能直接传递出情感的因素,譬如色彩灿烂鲜明、对比强烈的画面,能使欣赏者情绪愉悦、精神振奋;色彩轻快、淡雅的冷色调画面,能使人轻松愉悦,又有潇洒飘逸之感;生动、优美的画面线条节奏韵律或绘画形象,能够深深地吸引人、感染人,从而改善与调整人的情绪,消除和缓解外界社会及内在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紧张状态,以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如欣赏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后,同学们无一不被画中皑皑雪山、浓密松林、灿烂红日、浩瀚江水等壮景深深吸引。因为通过这些景物的生动描绘,真实再现了毛泽东《沁园春·雪》的磅礴气象。同学们欣赏后个个兴奋不已,胸怀激荡,可知他们内心已真切感受到祖国江山的娇美。

童心绘名画,不仅仅是学生品味名画后根据名画绘就的一幅幅童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走进历史,了解人文,厚实素养,树立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的鲜明爱憎,从而达到愉悦身心、健康成长的美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尹少群.新版美术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阮荣春,顾平,杭春晓.中国美术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实践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