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小提琴演奏教学模式的分析

2015-08-05谢颖

艺术评鉴 2015年14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模式分析

谢颖

摘要:21世纪的今天,西方文化不断传向中国,有“乐器之后”称号的小提琴传播更是迅速。小提琴虽是西方乐器,但因其音域的宽广以及音色的婉转动人而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很多高校,都有开设相关的小提琴教学课程。受各种因素如学生基础水平低下、教师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落后等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小提琴演奏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这时,对高校小提琴演奏教学模式的分析就成为一个必然的研究话题,只有对小提琴演奏教学状况进行深入、全面、彻底的分析,才能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创新能力强的小提琴人才。

关键词:高校 小提琴演奏 教学模式 分析

素质教育不断加深的今天,如何指导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校以及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而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高校音乐教育,因为我国乐器教育更多趋向于多元化以及复杂化。17世纪以来,小提琴就成为高校乐器教学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在人们看来,小提琴不仅是一门极为华丽的艺术,还是一门极为精妙的学科,越来越多的人被小提琴美丽的外形以及清丽婉转的音色所吸引,进而投身到小提琴的学习以及实践中去,高校也不例外,当下设置了专门的小提琴专业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好、更快地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

一、高校小提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对象参差不齐

根据专业与方向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当前学习小提琴的学生分为三大类:一是以小提琴为主修进行学习和考试的学生。这类学生无论是演奏方法还是演奏技巧都较为成熟,较其学生基础好很多;二是以其他的乐器为主修,小提琴为业余爱好的学生。这类学生对小提琴怀有强烈的兴趣,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小提琴的学习中去,但因为学习时间以及课程等的限制,知识还不是很完备;三是那些完全没有接触过小提琴的学生。这些学生选择小提琴这门课程,只是因为它是学校的要求,在小提琴基础方面基本一窍不通。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小提琴学生的整体素质层次都较低,即便是小提琴专业的学生,其专业水平能够达到8级甚至更高的少之又少,其他专业的更是问题频发。

(二)教师教学模式相对陈旧

传统教学方式下,高校教师大多采用古板、陈旧、枯燥的“一对一”教学模式,有的高校为了突出音乐学院的专业特色,会对教学模式进行一些硬性的规定,比如学生在下课之前必须熟练地掌握某种演奏技巧或者能够熟练演奏曲谱上的某一首曲子等,这些硬性的规定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目前,我国很多教师都选择按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更多时候,教师会将注意力放到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上,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渐渐让学生实现熟能生巧的目的,这种陈旧、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只是为了让学生适应考试的需要,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内容较单一

传统教学方式离不开的就是教材,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教材的选择决定了小提琴教学的质量,尤其针对初学者,教材的选择必须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对小提琴相关的基本概念等形成正确的认识。但目前我国小提琴的入门教材大多是针对幼儿编写的,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十分简单,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材不免显得简单,聊胜于无,又怎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此外,我国很多高校在小提琴教学中会更多地将注意力放于磨练学生的演奏技巧上,而忽略了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在理论方面会存在严重的缺失以及薄弱现象。

二、高校小提琴演奏教学模式的有关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就高校小提琴教学而言,教师必须找到能够满足社会以及教育教学的要求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以及实践型人才,最终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那么,怎样的小提琴演奏模式才是科学的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一)拥有丰富的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高校小提琴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要想改变现状,实现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加强国内外成功范例的学习。就拿法国巴黎来说,于1795年创立的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的小提琴专业,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比如马扎斯、费拉斯以及萨拉萨蒂等,这些小提琴家的专业技能等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由此可见该校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以及可行性。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将小提琴专业分成了主修课、必修课以及副修课三个部分,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专业需求,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课程类型,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意见。从巴黎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他们的教学模式教授给学生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技能,还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二)课时设置实现不断优化

更多时候,我们将大众教育视为社会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并不表示说大众教育就可以取代精英教育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式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这成为新形势下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就高校小提琴教学而言,教学质量正不断降低,究其原因,是因为课时设置缺乏科学性。就小提琴专业而言,巴黎国立音乐学院是每周两个课时,每个课时一个小时;美国的南加州大学设有132分的专业课学分,每门课程为1-3分不等;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小提琴专业为五年制……以上例子充分地证明学校要想提高学生小提琴的教学质量,就必须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专业学习,这是课时的优化设置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教师应重视“以身作则”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采用得最为广泛的教学就是以“言传”为主,但是艺术领域的小提琴演奏教学不是学生动动嘴皮子就能够让学生明白的,语言并不能清楚地表达教学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借助生动形象的“身教”作为辅助性教学。这种辅助性教学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具体地解决存在的技巧性问题,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作品赏析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学习、模仿教师所获得的效果远比揣测教师的文字、语言艺术要好得多。此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采取可行的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小提琴水平,让自身能够以精湛的技艺为学生示范,这可以刺激学生的表演热情以及学习兴趣,在演奏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演奏的技术性以及表演的艺术性,针对学生刚接触的新作品,还要考虑示范的频率,要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演奏的技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进入我国已经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小提琴专业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这就要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教学要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要勇于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真正意义上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并坚持以此为原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小提琴演奏事业培养出更加专业、高水平、高技能的演奏人员。

参考文献:

[1]唐薇.高校小提琴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J].大舞台,2013,(01).

[2]李达.高校小提琴演奏教学模式探析[J].华夏教师,2013,(03).

[3]郭跃飞.高校小提琴教学改革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04).

[4]龚小净.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与改革策略刍议[J].戏剧之家,2015,(02).

[5]夏婷.浅析高校小提琴教学改革[J].大舞台,2015,(02).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模式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