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5-08-04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643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期
关键词:血压护理人员高血压

张 晖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643000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及压力的增大,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都较低,我国城市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为56.3%,治疗率为26.8%,控制率为4.4%[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存质量。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控制饮食、长期服药,需要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干预,提高生存质量。本文通过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提高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高血压的患者96例,其中男51例,女45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40.11±17.20)岁,病程1~8年;学历:高中以上22例,高中36例,初中20例,初中以下18例。将上述96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实验组(n=48),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加强护理干预:(1)基础护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重视基础护理工作,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床头灯保持良好备用状态,保证患者良好的睡眠;(2)加强健康宣教:利用健康宣教拉近与患者的关系,耐心向患者讲解,使其明白科学、长期以及规范治疗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重要性,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戒烟戒酒[2];(3)心理护理:针对消极心理患者需要鼓励患者,列举血压控制较好的病例,分析原因,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控制情绪和自我调节,减少不良情绪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对于盲目乐观的患者要指导患者长期、规范的治疗,指导患者自我管理的方法[3];(4)出院指导:在出院前留取患者有效联系方式,定期电话随访,嘱其控制情绪、保证睡眠、定期复查、监测血压及用药情况;(5)饮食指导:减少钠盐的摄入,注意补充钾离子和钙离子,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饮用绿茶,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较高,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具有降血压、抗动脉硬化的作用[4]。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来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焦虑、抑郁、恐惧、敌对和躯体化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量,得分越低,表示患者心理状况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综合评定比较 实验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综合评定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综合评定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生活质量总分对照组 35.66±2.1345.71±1.7247.80±2.3345.31±2.78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状态功能51.69±2.73实验组 47.01±2.3869.22±2.3360.01±3.5663.12±3.6669.21±2.51

2.2 两组SCL-90评分比较 实验组加强护理干预后,各项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CL-90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SCL-90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躯体化对照组 25.14±2.5319.78±2.3415.86±1.3216.50±2.62组别 焦虑 抑郁 恐惧 敌对24.26±1.81实验组 17.61±2.5013.51±1.439.52±1.3310.46±2.7216.21±2.70

3 讨论

高血压是较为常见的慢性病,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且需要终身服药,给患者和家庭带来较为沉重的负担。有报道显示,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可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血压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依从性差是最主要的因素[6]。研究显示,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75%的患者血压没有达到控制目标[7],给血压的控制带来了较为严峻的问题。高血压患者通常心理压力较大,由于长期服用药物、经济负担、药物副作用、家庭及社会的支持系统缺陷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这样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同时高血压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对疾病的不重视,均能导致血压的不断上升,危及健康。护理人员通过对不同患者存在不同问题进行分析、评估,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护理措施,帮助悲观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知识缺乏的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必要时发放健康宣教卡片或者通过文字及图片方式向患者宣传,保证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鼓励患者科学饮食,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的必要条件。随着医学对高血压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降压药物应用于临床,让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服用降压药物要按时,尽量早晨服用,定期测量血压,若血压波动较大需要及时就诊。

随着健康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生存质量,尤其在住院期间更加注重生存质量,传统的护理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需要通过护理干预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积极配合治疗,尽快恢复身心健康。高血压患者不仅仅需要药物治疗,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如饮食清淡,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高热量、高脂饮食,控制好情绪,避免情绪的波动,避免熬夜,早睡早起,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如慢走等,不可剧烈活动,防止引起心脑血管意外。

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加强护理干预后,SCL-90各项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护理人员将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提高患者服药及复查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1]邓顺莲.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肺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6(3):218-221.

[2]侯莉,刘伟,王玉兰,等.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310-311.

[3]胡建华.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2):89-90.

[4]由淑萍,代亚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护理干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9):109-111.

[5]徐立萍,杨文东,贾灵芝.原发性高血压230例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7):84-85.

[6]付萍,徐慧春,林喜爱,等.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8):546-548.

[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

猜你喜欢

血压护理人员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