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肝胃经为主穴位按摩联合通草猪蹄汤预防产后缺乳的效果分析
2015-08-03朱琳洁
朱琳洁,胡 引,张 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母乳是公认的作为婴儿生长发育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CEF)联合宣言倡导“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持续纯母乳喂养是最科学的喂养方式”[1]。全球0~4个月进行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到35%,婴儿尤其在生命的最初半年中缺少纯母乳喂养,是婴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2]。产妇通常在产后第3天甚至更久才开始有乳汁分泌,新生儿往往给予加配方奶,导致新生儿不能频繁地吸吮乳头、乳晕,产妇泌乳量减少,影响母乳喂养。近年,由于产妇年龄趋于增高及二胎政策放开,剖宫产率高,而剖宫产产妇比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泌乳量少,泌乳始动时间长[3],产后缺乳有上升的趋势。因此,产妇产后缺乳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院一体化产房,自2013年9月开始,在常规母乳喂养指导的基础上,采用以肝胃经为主穴位按摩联合通草猪蹄汤的方法促进产妇泌乳,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纳入标准:无乳痈和乳腺缺陷,无影响催乳素水平的各种器质性疾病,无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妊娠足月,自然分娩2h无乳汁分泌,剖宫产6h无乳汁分泌者。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在本科室分娩和手术的符合入组标准的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25.1±2.1)岁,平均孕周(39.1±1.5)周,其中自然分娩28 例、剖宫产22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4.9±2.2)岁,平均孕周(39.2±1.4)周,其中自然分娩26例、剖宫产24例。两组在年龄、孕周、分娩方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产后予母乳喂养指导。使产妇保持精神愉快,树立信心,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保证产妇充足睡眠及营养,实行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培养母子感情。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口服通草猪蹄汤,连续3d。
1.2.2.1 穴位按摩 揉按乳根、乳旁、膻中、少泽4穴各2min,再用双掌顺输乳管的放射方向从乳根至乳晕轻轻推抚10 min,最后以拇指和食指轻捏乳晕和乳头同时向外轻提5次。推揉背部督脉、膀胱经各2min,乳房在肩胛骨上的投影点2min。气血亏虚明显者加揉足三里、三阴交穴各2 min,肝气郁滞者加揉太冲、内关穴各2min。自然分娩产妇产后2h开始,剖宫产产妇产后6h开始,均为1次/d。
1.2.2.2 口服通草猪蹄汤 通草猪蹄汤配方:通草10g,猪蹄800g,加水2 500ml,置高压锅内煮30min。以此汤为主,主食为辅。其中剖宫产产妇在剖宫产术后6h 起服用,自然分娩产妇在产后2h起服用,1剂/d,分早中晚3次温服。连续服用3d,按需喂养,能够满足婴儿所需。
1.3 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用正确手法挤压乳房,首次挤出乳汁的时间即为泌乳始动时间。观察两组产妇产后42d内母乳喂养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比较 例
2.2 两组产妇42d内纯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42d内纯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3.1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母乳分泌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临床上,产后7d内分泌的乳汁称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含量较成熟乳少,极易消化,且比例合适,满足新生儿生理需求。产妇在哺乳时可产生催乳激素,加快子宫复原,对产妇产后身体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乳汁连续分泌6个月以上时可逐渐消耗妊娠期储备的脂肪,使乳母的体形逐渐恢复至孕前状态。
3.2 以肝胃经为主穴位按摩联合通草猪蹄汤预防产后缺乳效果显著 乳头属肝、乳房属胃,针对产后缺乳的病因病机[4],宜以肝胃经为主治疗产后缺乳。乳根为足阳明胃经局部腧穴,又在乳部,联合乳旁穴,可疏导阳明经气而催乳;结合长时间按摩乳部,可调畅气血,疏通乳络,消肿散结。膻中为八会穴中气之会穴,性善调气,具有调理气机,活血通乳的作用;少泽调心气而排乳,合膻中行气催乳之效更甚,为通乳经验效穴。足三里、三阴交调理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能培补气血,助乳汁化生。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别走手少阳三焦经,肝郁气滞者以太冲、内关配之可理气和胃,宣通胸中之气而通乳。按摩背部督脉及膀胱经循行线,即可调理阴阳,补益气血,又能活血化瘀,共奏通乳之效。乳房在肩胛骨上的投影点为经验穴部位,用推揉通络治疗产后缺乳效佳[5],予取之。早在《本草纲目·草部·卷18下》中就有记载通草入阳明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本草图经》中记载猪蹄行妇人乳脉而通乳。产后辅以通草猪蹄熬汤日服,共凑增乳通乳之效。研究结果显示,产妇泌乳始动时间观察组<24h17 例,24~48h28例,>48~72h5例,而对照组分别为12例、18例、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42d内纯母乳喂养率观察组(82.0%)高于对照组(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以肝胃经为主穴位按摩联合通草猪蹄汤的方法可预防产妇产后缺乳。
[1]de Onis M,Garza C,Onyango AW,et al.WHO growth standards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J].Arch Pediatr,2009,16(1):47-53.
[2]戴耀华.婴幼儿喂养全球策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6):567-568.
[3]王菊芳.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对乳汁分泌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7):2181-2182.
[4]周勤燕.产后按摩技术对产妇缺乳的效果评价[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35-36.
[5]黄明达.图解穴位按摩使用手册[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