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太极拳练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2015-08-03魏叶红陈建英吕翔燕
魏叶红,陈建英,吕翔燕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 310005)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高血压已成为一种较常见的慢性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尤其明显。大多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能有效做到饮食控制、戒烟限酒及适当活动,导致血压控制不理想。太极拳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使血管的弹性增强。同伴太极拳练习指有相同经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组织在一起练习太极拳,相互监督,相互学习,以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为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本院老年干部科对42例患者采用同伴太极拳练习的方法以控制血压,并与常规健康宣教法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老年干部科住院(一般住院1个月)、已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84例,均知情同意并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进行随机化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24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0±6.08)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0例,初中14例,小学6例,文盲2例;病程6个月~15年,平均(6±5.46)年;入院时收缩压(144.3±19.6)mmHg,舒张压(85.6±10.7)mmHg。观察组男23 例、女19例;年龄65~82 岁,平均年龄(72±5.56)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8例,初中16例,小学8例;病程6个月~15年,平均(6±5.46)年;入院时收缩压(151.3±21.8)mmHg,舒张压(91.0±16.0)mm-Hg。两组患者均服用降压药物,无严重并发症且活动自如,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治疗前血压控制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在适应病房环境后护士对其进行合理饮食、规律睡眠、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按时服药等方面健康教育,并严格执行医嘱治疗。出院前,护士对患者或家属进行血压监测培训,指导患者或家属每日晨起床前以及每晚睡前平静状态下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测量血压时患者平卧,使用同一血压计,在患者同一侧手臂进行测量;同时护士发放由科室自制的高血压自我管理记录表,指导患者记录每日血压变化情况。出院后,护士每月进行电话随访,跟踪患者自我管理实施情况,对能使用QQ、微信等通讯工具的患者建立群,使患者间相互交流、相互监督,同时方便医护人员更直接地了解患者情况。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同伴太极拳练习。患者入院1周后护士向患者讲解练习太极拳的意义及优点,每例患者接受2周的太极拳学习。根据患者家庭住址远近分成7个小组,每组选出1名文化程度高中以上、为人热情,且具有较好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组织能力的人作为小组长,护士对其进行集中强化培训,并对太极拳动作姿势进行考核,力求各小组长做到动作标准,出院后由其组织并监督其余患者进行太极拳练习。除恶劣天气或身体原因影响外,各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每日进行1次太极拳锻炼,每次30~45min。
1.3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血压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经SPSS 17.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数据用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
2 结 果
两组患者各时段收缩压比较见表1,舒张压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时段收缩压比较 mmHg
表1 两组患者各时段收缩压比较 mmHg
注:两组收缩压组间比较,太极拳训练6个月后F=8.63,P=0.003;时间点间比较,F=58.38,P<0.0001
组 别 例数 出院时 出院3个月 出院6个月 出院12个月观察组 42 138.3±13.0 135.0±12.6 130.0± 9.2 121.5± 9.5对照组 42 135.7±13.1 134.1±13.3 139.1±images/BZ_109_1652_902_1665_909.png15.4 142.7±1 4.4
表2 两组患者各时段舒张压比较mmHg
表2 两组患者各时段舒张压比较mmHg
注:两组舒张压组间比较,太极拳训练6个月后F=4.01,P=0.060;时间点间比较,F=57.03,P<0.0001
组 别 例数 出院时 出院3个月 出院6个月 出院12个月观察组42 84.1±13.0 76.9±11.7 72.1±11.0 71.0±11.0对照组42 82.4± 7.0 80.6± 8.5 83.5± 6.9 87.5± 7.0
3 讨 论
3.1 太极拳运动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状况的机制 高血压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多环境因素影响的疾病。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并未随着服药数量的增加及服药率的提高而改善[1]。老年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措施不仅是通过药物加以控制,更重要的是对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饮食控制、戒烟限酒,尤其需要适当运动。运动能引起体内心血管系统神经体液的变化,从而增加血管的顺应性,改善小血管痉挛,使血管保持良好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太极拳练拳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阴阳平衡、动静结合、形神共济,实质上是以动养形、以静养神;轻、松、慢、圆的整体活动方式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有良好的刺激作用,练习太极拳使各组织与器官得到充分的挤压、搓揉及按摩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使血管的弹性增强,从而改善高血压状态。
3.2 同伴太极拳练习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 个体练习太极拳会因惰性而中断,同伴太极拳练习使高血压患者有了同伴的监督及支持,避免患者产生惰性心理,这种同伴间的支持在改善医疗结局方面的益处和效果已得到了认可[2]。来小彬等[3]在社区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及何爱萍等[4]的同伴教育对厅级干部高血压群体的影响中均证实了这一结果。接受同伴太极拳练习的患者,在练习的同时相互学习相关知识,能使生活方式向良好方向发展,有效提高患者健康行为和治疗的依从性,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大为减少[5-6]。针对生活能自理、活动自如的患者,每日进行太极拳练习,并由同伴进行监督,不仅可以使患者在练拳上持之以恒,同时还能对患者在饮食、睡眠、服药等方面起到长期监督的作用。坚持每天的太极拳练习加之良好的生活方式及规律服药,对降低血压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的收缩压明显较对照组低。
3.3 同伴太极拳练习的注意事项 患者有个体差异,对太极拳的耐受程度不一,对身体条件较差者无需强求把一整套太极拳完成,以身体能耐受为度,练习太极拳时注意安全,避免出现跌倒等意外的发生。
[1]The Sixth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R].NIH Publication,1997.
[2]Dennise CL.Peel support within a health care context:a concept analysis[J].Int J Nues Stud,2013,40(3):321-332.
[3]来小彬,万巧琴,尚少梅,等.社区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2-14.
[4]何爱萍,黄玉蓉,荣延娇.同伴教育对厅级干部高血压群体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11(5):478-480.
[5]Sims LM,Haines SL.Challenges of a pharmacist-direted peer support program among adolescents with diabetes[J].J Am Pharm Assoc,2011,51(6):766-769.
[6]黄琦,林泽娜,官玲燕,等.同伴支持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J].护理学报,2013,20(7A):70-72.
[7]王守芳.穴位按摩对缓解转移性骨癌患者疼痛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66-67.
[8]韩叶芬,赖丽娟,李砺,等.穴位按摩联合艾灸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疼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43-44.
[9]单秋华.耳穴贴压疗法[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2.
[10]郑赛林,李福娟.耳穴贴压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2):99-100.
[11]胡雪丽,杨世忠,李健,等.润肠汤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3):19.
[12]李风霞.舒适护理联合耳穴贴压对痔瘘术后疼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346-348.
[13]李锦鸣,赵燕菲,张林.针刺加穴位贴压对腹腔镜胆囊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6):54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