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M弹性胶带固定各类导管的临床研究

2015-08-03金玲芝林海丽

护理与康复 2015年5期
关键词:计划性危组胃管

金玲芝,许 勤,林海丽

(台州市中心医院,浙江台州 318000)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外科手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术后留置引流管很普遍,而非计划性拔管作为护理上的并发症也日渐增多[1]。因此,寻找简便、有效、美观、舒适的导管固定方法,是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2-4]。近年来,临床上应用3M 弹性胶带固定术后引流管较普遍[5]。2012年1月以来,本院胃肠外科对3M 弹性胶带在各类导管中的多重固定方法进行改良,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纳入标准:胃肠道术后留置各类导管、疾病需要留置各类治疗性引流管及术后并发症后重新置入各类引流管的患者;年龄18~88岁;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有创通气、各类气管插管的患者;既往有癫痫等其他精神疾病、意识障碍不配合者。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患者250例。250例患者根据本院制定的导管危险程度分类标准分为高危组40例、中危组160和低危组50例,再按导管固定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高危组:对照组20 例,男12例、女8 例,年龄58~79 岁、平均年龄(68±3)岁,T 管8例、胸腔引流管2例、吻合口以下的胃管(胃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5例、鼻胆管1例、鼻肠管1例、尿道术后的导尿管(隐匿性阴茎术后留置导 尿)1 例、PTCD 管2 例;观 察 组20 例,男11例、女9 例,年龄48~88 岁、平均年龄(63±5)岁,T 管8例、胸腔引流管2例、吻合口以下的胃管(胃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5 例、鼻胆管1例、鼻肠管1例、尿道术后的导尿管(隐匿性阴茎术后留置导尿)1例、PTCD 管2例。中危组:对照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57±5)岁,各类造瘘管10 例、盆腔引流管10例、腹腔引流管10例、PICC 置管10例、深静脉置管40例;观察组80例,男36例、女44例,年龄22~78 岁、平均年龄(49±3)岁;各类造瘘管10例、盆腔引流管10例、腹腔引流管10例、PICC置管10 例、深静脉置管40 例。低危组:对照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9±5)岁,导尿管10例、普通氧气管5例、普通胃管10例;观察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62±3)岁,导尿管10例、普通氧气管5例、普通胃管10例。

1.2 导管固定方法

1.2.1 高危组 对照组使用普通布质胶带两条,1条螺旋型固定于导管的出口处,另1条高举平台法固定于导管外露部分。观察组使用3 M 弹性胶带1条,裁剪长15cm、宽7.5cm 块贴,在中间剪两条开叉,使胶带形成前端整块,后端三条开叉;在导管出口处贴上前端,后端三条中间条用螺旋法固定于导管上,另外两条对侧互相固定,即上下固定,中间缠绕导管,见图1。

图1 高危(观察)组导管固定方法

1.2.2 中危组 对照组使用普通布质胶带两条,两条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于引流管外露导管部分。观察组:常规引流管固定使用3 M 弹性胶带两条,裁剪长15cm、宽3cm 块贴,用双高举平台固定法分别固定于引流管的外露导管上,见图2;深静脉导管固定,将3M 弹性胶带裁剪长7.5cm、宽5cm,剪成“Y”型,3 M 透明敷料固定后,“Y”型固定于末端,将深静脉导管由常规的近耳侧贴改为下孤度近胸腔侧贴,导管从“Y”型中间穿出,两边交叉固定,见图3。

图2 中危(观察)组常规引流管固定法

图3 中危(观察)组深静脉导管固定法

1.2.3 低危组 对照组使用普通布质胶带两条,胶布中点贴在胃管处固定,然后蝶形固定于鼻翼部,另一条高举平台固定于峡部。观察组:常规引流管固定,使用3M 弹性胶带1条,裁剪长15cm、宽3cm 块贴,用双高举平台固定法固定于引流管的外露导管上;胃管固定,使用3 M 弹性胶带两条,裁剪脸贴长10cm、宽2cm,鼻贴长7.5cm、宽3cm,将鼻贴胶带剪成“人”字型,前端固定于鼻翼,后端交叉环绕于胃管,并将末端反折便于撕除,脸贴则高举平台延长导管固定。低危(观察)组导管固定方法见图4。

图4 低危(观察)组导管固定方法

1.3 评价方法 评价各组固定方法的固定效果:导管与引流部位或穿刺部位完全分离视为导管脱落,部分分离或不完全分离视为部分脱落,正确引流、妥善固定视为未脱落。观察起止时间为患者入组时到拔管全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各组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各组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例(%)

3 讨 论

非计划性拔管是一个多因素行为的过程,是导管护理的关键。由于患者自身因素、医护人员操作技术、置管时间、导管材质等原因可造成非计划性拔管,而医护人员操作技术中的导管固定方法对非计划性拔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3 M 弹性胶带固定高危导管主要是胶带宽、粘性强、对皮肤刺激小,不仅与皮肤粘性大而且与引流管粘性强度也大[6];采取裁剪前端整块、后端3条开叉的方法可以使前端整块有效与皮肤固定,后端三条开叉不仅能有效固定导管,还可以再一次加固导管与皮肤的固定,起到双层固定的作用[7]。3 M 弹性胶带固定中危导管时两条3 M 弹性胶带起到的固定作用会增加一倍,对于中危导管来说,风险相对比高危导管小,考虑到患者的舒适度,固采用裁剪两条弹性胶带固定;深静脉导管的固定胶带,延续高危导管的固定方法,结合患者舒适度与美观度,采取3M 透明敷贴+3M 弹性胶带裁剪成“Y”型尾部固定,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由于低危导管风险相对较小,因此主要考虑患者的舒适度,让患者能解除导管带来的烦恼,胃管固定将胶带剪成“人”字型,末端反折便于撕除,更便于导管的直线固定,更好地引流胃液,同时也可有效预防鼻尖部压疮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胃肠外科各类导管固定中,根据导管危险度,取3 M 弹性胶带用不同固定方法固定各类导管,可有效预防导管脱落,且简便、美观、舒适。

[1]刘琼芳,贾怡,张晓霞,等.思乐扣预防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J].华西医学,2014,29(11):2152-2154.

[2]何芳.鼻饲管固定方法的改进[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4):11.

[3]廖梅兰,李里英.胸腔闭式引流中导管固定方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2):2093-2094.

[4]周莲清,邓莉,刘高明,等.改良腹壁下动脉插管导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9):2368-2369.

[5]孙启明,朱正玲,张丽.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固定方法的改变[J].蚌埠医学 院 学报,2014,39(11):1582-1583.

[6]曾柳芳,何海燕,梁风.3M 透明敷料在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24.

[7]王鹏晓,王晓娜.锁骨下静脉导管多重固定方法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7):127-128.

猜你喜欢

计划性危组胃管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血液相关标志物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循证护理预防ICU患者发生CVC相关性不良反应及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
特性要因图对非计划性拔管分析及改进措施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