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相关标志物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9-09-17洪香周赵大海

传染病信息 2019年4期
关键词:危组标志物入院

洪香周,赵大海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CAP发病率大约为0.2%~1.2%,每年因感染CAP死亡的人数约12.5万,占CAP患者总数的5%[1]。临床经验表明,CAP患者病情的早期准确判断、敏感药物合理选择及疗效评估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CAP患者病原学检查和影像学表现有其局限性,错误评估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加速患者死亡。此外,细菌耐药和二重感染也增加了抗生素的选择难度。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血液中的部分标志物与CAP的严重程度相关,且灵敏度高,易于临床操作[2]。本研究拟通过检测CAP患者的血液指标,分析其与CAP严重程度的关联,进一步明确CAP患者血液相关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提高临床医生对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准确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庐江县中医院收治的76例C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18~83岁,平均(60.04±19.82)岁。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1]中CAP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有AIDS、恶性肿瘤患者;②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③依从性差,不能配合的患者。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依据CURB-65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危组(3~5分)8例;中危组(2分)56例;低危组(0~1分)12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Table 1 General data of patients in 3 groups

1.2 方法 分别于入院24 h内及治疗后5 d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取血清标本应用超敏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所用仪器为MC-6500型血细胞分析仪,购自深圳市美思康电子有限公司。比较3组患者上述指标在这2个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液相关标志物水平比较 比较入院24 h及入院治疗后5 d,3组患者血液标志物hs-CRP、PCT、RDW和NLR水平,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危组、低危组入院治疗5 d时上述各项血液指标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入院24 h内水平,特别是低危组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但高危组入院24 h及入院治疗后5 d hs-CPR、NLR表达水平均持续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CT、RDW表达水平有所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详见表2~5。

表2 3组患者hs-CRP变化(±s,mg/L)Table 2 Changes of hs-CRP in 3 groups(±s, mg/L)

表2 3组患者hs-CRP变化(±s,mg/L)Table 2 Changes of hs-CRP in 3 groups(±s, mg/L)

注:a.与低危组比较P<0.05;b.与中危组比较P<0.05

组别 入院24 h 治疗后5 d t值 P值低危组 2.32±0.44 0.46±0.02 14.629 0.000中危组 6.45±1.36a 4.52±1.03a 8.466 0.000高危组 8.82±2.10ab 14.29±3.22ab -4.024 0.001 F值 64.290 264.842 P值 0.000 0.000

表3 3组患者PCT变化(±s,ng/L)Table 3 Changes of PCT in 3 groups(±s, ng/L)

表3 3组患者PCT变化(±s,ng/L)Table 3 Changes of PCT in 3 groups(±s, ng/L)

注:a.与低危组比较P<0.05;b.与中危组比较P<0.05

组别 入院24 h 治疗后5 d t值 P值低危组 2.57±0.12 0.39±0.01 62.714 0.000中危组 4.73±1.34a 2.33±0.92a 11.049 0.000高危组 14.16±3.46ab 16.79±3.71ab -1.466 0.165 F值 146.852 410.094 P值 0.000 0.000

表4 3组患者RDW变化(±s,%)Table 4 Changes of RDW in 3 groups(±s, %)

表4 3组患者RDW变化(±s,%)Table 4 Changes of RDW in 3 groups(±s, %)

注:a.与低危组比较P<0.05;b.与中危组比较P<0.05

组别 入院24 h 治疗后5 d t值 P值低危组 14.33±3.51 11.45±2.08 2.446 0.023中危组 16.28±3.10a 14.10±2.53a 4.077 0.000高危组 16.28±3.46ab 18.73±3.81ab -1.346 0.120 F值 1.886 18.603 P值 0.161 0.000

表5 3组患者NLR变化(±s)Table 5 Changes of NLR in 3 groups(±s)

表5 3组患者NLR变化(±s)Table 5 Changes of NLR in 3 groups(±s)

注:a.与低危组比较P<0.05;b.与中危组比较P<0.05

组别 入院24 h 治疗后5 d t值 P值低危组 1.89±0.06 0.68±0.03 62.484 0.000中危组 4.52±1.22a 2.34±1.04a 10.176 0.000高危组 7.38±1.84ab 9.51±2.10ab -2.158 0.049 F值 50.967 172.023 P值 0.000 0.000

2.2 hs-CRP、PCT、RDW和NLR与CURB-65评分相关性 高危组CURB-65评分3~5分,中危组CURB-65评分2分,低危组CURB-65评分0~1分。经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PCT、RDW和NLR与CURB-65评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5、0.34、0.66、0.78(P均<0.05)。

3 讨 论

CAP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此病可由多种病原体感染所致,但病原学检查的阳性率低,且总体经济费用高,限制了临床应用。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但致病菌耐药性的出现常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增大治疗难度。如何在治疗初期准确评价初始经验性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药物种类,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一环,同时也可有效减少抗生素的滥用以及细菌耐药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研究发现,血液中相关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且其操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可用来判断感染及其严重程度[3-4]。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hs-CRP、PCT、RDW和NLR水平与CAP感染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在治疗转归过程中的变化,以期获得前期资料。

CRP在健康人血中表达水平极低,hs-CRP法可检测出炎症轻微患者体内CRP水平的变化,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研究发现,CRP在CAP患者体内有较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肺炎严重程度有关[5]。在本研究中也得到证实,随着CURB-65评分的增高,CRP的表达水平急剧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文献报道,在治疗过程中根据CRP水平的变化对调整用药具有参考价值,如CRP水平明显下降则表明治疗有效,CRP水平急剧升高则表明病情加重,须要调整治疗方案[6]。在本研究中也有类似发现,低危组和中危组治疗5 d后CRP的表达水平均有明显下降,高危组则有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低危组患者病情已得到改善,高危组病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此变化在住院时间和费用上有所体现。但其他的慢性损伤或炎症反应也可引起CRP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不能将CRP水平作为独立的评判指标。

PCT在健康人体内表达水平较低,但在炎症等因素的作用下可明显升高,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因此被广泛用于危重患者死亡风险的识别及评估[7-9]。此外,测定不同时间点PCT水平可用来监测CAP病情进展以及评估抗菌治疗效果,指导抗生素的使用[10]。由此可见PCT在临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在本研究选取的2个检测时间点上,低危组和中危组入院治疗5 d后的表达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组则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中、低危组患者病情已得到改善,高危组病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Christ-Crain等[11]通过临床试验表明,动态监测CAP患者PCT水平可以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进一步证实了本研究结果。

RDW值和NLR是血液检测的常见指标。研究发现,CAP患者体内RDW值与CURB-65评分呈正相关,且住院期间RDW值呈动态变化的患者其临床症状较RDW值稳定者严重,且预后更差[12]。本研究发现高危组无变化,低危组和中危组在治疗后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RDW值更宜作为低、中度CAP患者的观察指标。但贫血对RDW的影响较大,因此要排除贫血以及一些慢性病的影响。NLR比白细胞计数更能准确反映CAP的严重程度,比值越高,预后越差。有文献报道,NLR值在预测患者病死率、指导调整治疗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也发现NLR的此类作用,提示病情越重,数值越高[13]。

综上所述,hs-CRP、PCT、RDW和NLR水平的变化与CAP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CAP严重性分类及调整用药方面具有指导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但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对高危组患者未进行后续的随访,且纳入研究对象较少,代表性较差。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增加研究对象及随访时间,对结果进一步研究确证。

猜你喜欢

危组标志物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弹性成像与磁共振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A242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
Rockall危险性积分评估上消化道再出血和死亡风险的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