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药物制剂课程课堂教学效果探究
2015-08-02张筱侯贺
张筱 侯贺
(南京市医药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南京 210000)
药学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中等职业教育中药物制剂课程是药学专业的重点与中心,中职药物制剂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将直接影响药学人才培养质量,已引起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本文将于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选取我校中职药学专业学生进行本次研究,探讨中职药物制剂课程课堂教学方法与应用效果,为提高中职药物制剂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2013年度于我校接受教育的200例中职药学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本次研究,其中男生112例、女生88例,年龄 15 至 18 岁,平均年龄(16.95±0.71)岁。按照抽签方式将 200例学生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单号为研究组(100例)、双号为对照组(100例),两组学生性别、例数、年龄等资料对比结果P>0.05,提示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入选学生均为我校二年级临床护理专业,且于本次研究前所接受教学进度相同;②排除年龄小于14周岁学生;③智力正常,无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等异常情况,可按要求完成正常学习任务;④意识清醒,无精神类疾病;⑤无心、肝、肾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影响学习过程;⑥无中途退出情况,能够坚持完成本次研究工作;⑦学生于研究结束时可独立完成自拟满意度调查表、理论考试及实际操作考试;⑧排除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学生,如家属去世、入狱等;⑨排除个人发生重大事件学生,如意外怀孕、流产、失踪等;⑩学生及家长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
1.2.2 研究方法
指定一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及专业知识的在职中职教育工作者完成两组学生药物制剂课程教学工作,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理论教学,即课前引导学生大致掌握本课时重点内容,课中利用语言、板书、教材等方式完成授课,课后适当留取作业;研究组给予讨论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①讨论式教学法:于授课前经随机或自由结合形式分组,指导各组学生自由讨论本课时重难点,提出预习过程中无法理解之处,若条件允许可指导其独立备课后各组指派代表代替教师完成本次授课,待学生讲解完成后教师指出优缺点并对授课内容加以补充完善;②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学校提供的先进多媒体设备辅助授课,授课前教师可通过网络下载、图书馆借阅等方式收集本次授课相关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使学生通过直观感觉(听觉、视觉等)接触所学专业知识;③总结教学法:教师应根据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并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出便于理解记忆的顺口溜、歌谣等口诀;④实验室教学法:利用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课堂,将药学相关化学、生物实验融入教学工作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实验学习。记录两组学生教学完成后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对授课效果满意度、授课前后学生负面情绪(焦虑、抑郁)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3 效果判断标准
㈠专业知识:采用自拟理论试卷对两组中职药学专业学生授课完成后进行检测,掌握其药学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满分100分,分数与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呈正比,即分数越高则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越好;㈡满意度:于授课完成后利用自拟满意度调查表掌握学生对本次教学过程实施方法、效果等满意情况,满分100分,分数与满意度呈正相关,即分数越高则学生对本次教学效果越满意;㈢负面情绪:①焦虑:于授课结束后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学生心理焦虑情绪,分数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即总分在10分以内无焦虑、10至13分轻度焦虑、14至16分中度焦虑、16分以上重度焦虑;②抑郁:于授课结束后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掌握学生心理抑郁程度,分数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即标准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无抑郁)、50-59分轻微至轻度抑郁、60-69分中度抑郁、70分以上重度抑郁。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利用 SPSS17.0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 17.0)软件包完成统计学分析,其中以 t检验计量资料(由±s表示),X2检验计数资料[由 X(%)表示],当结果为P<0.05时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两组中职药学专业二年级学生经不同方式接受药物制剂课程教育后,研究组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中职药学专业二年级学生授课完成后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对比分析(±s;分)
2.2 负面情绪
两组中职药学专业二年级学生于本次研究前负面心理情绪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方式接受药物制剂课程教育后两组学生心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均较授课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P<0.05则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中职药学专业二年级学生授课前后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对比分析(±s;分)
2.3 满意度
两组中职药学专业二年级学生经不同方式接受药物制剂课程教育后,研究组学生对本次授课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中职药学专业二年级学生授课完成后满意度对比分析(±s;分)
3 讨论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课本知识结合教师讲解从而获得所需知识。以往课堂教学主要依赖教师灌输及课本辅助,学生面对枯燥乏味的授课内容无法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此外,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对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学习负担较重,从以往义务教育过度至职业教育后,部分学生无法及时转变态度完成学业,且学生完成中职教育后大多将步入相应工作岗位承担家庭、个人经济负担,因此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排斥学习,无法获得满意教学效果。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学生给予以往传统教学后,其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学生负面情绪改善程度较差,对教学过程及结果满意度较低。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实验室设备等新型辅助教学用具已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并取得显著效果,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减轻教师教学负担,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加深理解记忆能力,最终目的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成绩。各种新型药物制剂课程教学方法特点如下:①讨论式教学法将学生由以往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责任感,使其增强学习兴趣;②多媒体授课有利于将枯燥的书本专业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及学习效率,同时可有效减轻教师负担;③总结式教学法通过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歌谣等形式增加学生记忆力及减轻其学习负担,在寓教于乐过程中使学生更容易对特定知识进行理解记忆;④实验室教学法可切身实际的将理论知识变为实践操作,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获得所需专业知识。本文中研究组学生在以往传统教学基础上加入多媒体教学、讨论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后负面情绪得到显著改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对药物制剂课程教学工作满意度较高,与葛志凯[12]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加入新型多元化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中职药物制剂课程教学效果,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保障学生学习成绩,对为社会输送有用药学人才提供有力条件,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1]叶协杰.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影响[J].现代情报,2012,8(5):165-166.
[2]杨林.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下对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1,10(18):130.
[3]刘丽,季婷婷.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2(4):65-66.
[4]万春艳.提高药剂学教学质量方法的探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16(8):152-153.[5]赵洁,刘中秋.药剂学教学改革浅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11(2):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