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低年级学生在文本中习得美语

2015-07-28曹怡娟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朝霞绿油油河水

曹怡娟

低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翻开低年级的语文课本,其中不乏言语优美的文章。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把这些美文作为识字教学的平台,而应充分利用好这语言资源,注重语言文字的教学,促进学生理解、积累、运用,从而提高学习语言的进程。下面,本人就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月亮湾》一文为例,谈谈自己如何引导学生在文本中习得美语。

《月亮湾》全文围绕“美丽”一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清晰的条理,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图。这样一篇文美、境美、情美的课文是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陶冶学生审美情趣的好材料。怎样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本”去感受月亮湾的景色美与作者描写的语言美呢?

一、在理解中感受美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是感性的认知。阅读文本时,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往往会遇到“将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困难,从而无法具体感知语言所描绘的美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图文并茂,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的感知。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我先让学生自读后画下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再想想喜欢的理由。在交流时,相机出示了与文相配的图片,并以“美在哪”一问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如:

生:我喜欢这两句:“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师:你们见过灿烂的朝霞吗?学生纷纷摇头。

师:(出示朝霞图) 说说自己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生:朝霞很鲜艳。

生:朝霞被阳光照得像火一样通红发亮。

师:还有谁也喜欢这两句的?你觉得美在哪?(出示朝霞图与桃花图)

生:桃花的颜色红红的,远远望去,像灿烂的朝霞。

师:桃花红红的真美!那一朵桃花美吗?两朵美吗?

生:(若有所悟)树上开满了桃花。

生: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

师:是啊,月亮湾真美!满眼的桃树,春天满树灿烂的桃花。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见其已经借助图片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了。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朗读感受月亮湾的美可谓水到渠成。

二、在比较中感知美

《月亮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学习文本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文中景物的美,更要善于捕捉文字信息,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美。

如教学“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师:(出示句子比较)你觉得这两个句子哪个好?

生:第二句好。“清清的”告诉我们河水很清。

生:“清清的”让我想到了“清澈见底”。

师:真不错。能想到“清澈见底”这个成语。你在清清的河水里看见了什么?

生:我在清清的河水里看见了游动的鱼儿。

生:我在清清的河水里看见了水草和鱼虾。

生:我在清清的河水里看见了小桥、绿树、青山的倒影。

……

再如教学“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师:(范读)过了桥,是一片农田。

生:老师,你把“绿油油”漏读了。

师:哦,谢谢你帮我纠正错误。就请你读一读这句。

(生读句子)你觉得这农田美在哪?

生:农田绿油油的很美。

生:农田美在它绿绿的颜色。

师:那把“绿油油”换成“绿色”行吗?

生:不行。

师:“绿油油”和“绿色”不都表示颜色吗?为什么不可以?

生:“绿油油”说明颜色很绿。

生:“绿油油”写出了农田绿得油光发亮。

生:“绿油油”让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碧绿碧绿的农田。

在词句的比较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比较词句、反复阅读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与感知。学习语言文字的主要任务是运用,而理解是运用的前提。

三、在启发中感悟美

语文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写作特色。细读课文不难发现,作者在介绍月亮湾村前村后的美丽景象时,详细介绍了村前的景象,而这一部分的介绍又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这是这篇课文的一大写作特色,而这种描写顺序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点。怎样才能理解什么是空间顺序呢?教学时,在学生随机交流完第二自然段的景物后,让学生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这些景物的。然后用填空式的问答法“作者先向我们介绍了         以及  的石桥,接着具体写了 ,然后描绘了  的桃树,最后介绍了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发觉文章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是按照“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的顺序来写的。也许学生并不能很好地体会到以空间方位转换为序描写的井然有序,但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正是有了这样有序的描写,才让读者看到了一幅动静交织、红绿相映、充满生趣的动人画面。

四、在朗读中品味美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美文尤需美读。教师要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走近文本品味美。教学伊始,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边看画面边听范读,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很快就将学生带入了文本所描绘的意境。在学生自读二、三自然段后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时,指导学生边理解边朗读。理解基础上的朗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而个性化的朗读更读出了自己的感悟。学生读出了小河的形美、河水的缓清、鱼儿的乐、桃树的多、桃花的艳、农田的绿、人们的喜。最后,伴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在抑扬顿挫、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再次走进了月亮湾,想象着文字所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着月亮湾山清水秀,相映成趣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反复诵读中,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品出了味,悟出了情。

五、在实践中内化美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如果说背诵是一种“储蓄式”的积累,那实践就是一种“内化式”的运用。学生一遍遍地口吟心诵,很快就能根据方位词将课文背诵出来。这时,“争当小导游”的教学情境创设,把学生表达的愿望一下调动起来了。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村子——月亮湾。来到这,你们首先会看到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桥。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你们瞧,河水真清啊,清澈见底,可以看见一群群鱼儿在河里快乐地游来游去;河水真静啊,静得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小桥、绿树、青山。河岸上长着许多的桃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走进这片粉色的海洋,你一定会觉得心旷神怡。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村子后面的山坡上是一片茶树,你们听,采茶姑娘的笑声多么欢快啊!”……

从学生们精彩纷呈的导游词中可见,学生不仅读懂了文本,还将积累的语言文字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这种植入式的美语在无形中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提高了表达能力。

美由心生,心由感触。让学生在不断理解中美美地感知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深入感悟文本,在积累实践中运用习得的语言,让美由感步步而深。?

猜你喜欢

朝霞绿油油河水
Bottom-up approaches to microLEDs emitting red,green and blue light based on GaN nanowires and relaxed InGaN platelets
且将小虾还给河水
我心中的那一抹朝霞
草原
情系卫河水
四季
清清河水映菊乡
像泡泡一样会变
春雨如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