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项目研究报告

2015-07-28马海青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改革评价学校

马海青

一、研究背景

1.教育改革的时代浪潮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强音。毋庸置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评价改革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移风易俗的作用。“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项目是我校在主动申报、专家论证的基础上,于2014年2月成功获批的苏州市义务教育改革项目之一。

2014年,苏州市教育局39号文件启动了义务教育改革项目学校申报工作。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申报“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学校”,并顺利通过专家组答辩,成为该项目研究的副组长单位。该项目得到了吴举宏、董洪亮、陈玉琨、恽敏霞等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的指导,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的研究方向、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方法和步骤。

2.学校教育的现实需求

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是解决好教育评价的问题,而学生评价又是教育评价的核心问题。当前,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然而,课堂的转型、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呼唤着学校评价机制及评价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多元评价方式以及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统一的课程评价理念,亟待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去实践和验证。

我们发现,学校现行的评价机制依然较多停留在终结性评价的层面上,很少把教育评价作为一种有益、有效又有力的教育手段,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学校德育等实践中产生的新的评价方式,也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提炼、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全新的评价机制。

为深入推进学校的课改实验,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进一步丰富生本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决定对生本教育形态下的小学生评价机制实施升级改造。

二、研究内容

1.建标

本项目研究中,我们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在“修德营”“活课堂”“演武场”“才艺宫”“科技馆”这五大活动阵地的表现,作为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指标,建立起“向诚美少年”的评选标准和操作体系,旨在体现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机制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指向、科学多元的素质教育要求。

2.明义

学校开展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必须建立在全体师生达成共识并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必须让大家通过深入学习,真正明确这项改革的目的、任务和基本原则。

(1)我们的改革目的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必须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评价促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我们的改革任务是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引导、激励、导向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3)我们的改革遵循发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互动性原则。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让评价真正成为激励和挖掘潜能的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3.探径

有了具体的评价指标,明确了改革的目的和原则,我们就尝试以行动研究来探索具体的改革路径。首先是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选择了“争章追星”为标志的激励策略。通盘考虑学生单项上的进步和整体发展情况,分别设奖。一个星星代表一个奖项。一位学生可以获得多个星星,一批学生可以共享一种星星。一个班级或一个年级,一门学科或一次活动,都与争章追星结合在一起纳入评价体系。一颗星星是一个光点,一串星星是一条光线,让无数的星星在学校里产生璀璨夺目的星光效应。“追星”最典型地代表了这项改革的特征,我们把评价改革方案称为“星星索”。

4.立制

素质综合评价关乎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慎重对待,不可掉以轻心。任何疏忽与闪失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学校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完善管理网络,努力让评价更好更充分地传递出正能量。

学校统筹,各职能科室主抓,建立健全每日随机评、每周小组评、双周班级评、月月学校评的评比制度,坚持“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科学设奖,分层颁奖。“双周之星”由班级评比,“每月之星”由年段大队辅导员汇总,少总部确定候选人,每位候选人准备好自己的“数字故事”,在班级主页的个人空间里讲述自己的成长体验。年段每月评出“进步之星”。“每月之星”担任升旗手,在升旗仪式上讲述自己的“数字故事”。每月获单项奖卡80%以上的学生,兑换“向诚美少年”荣誉证书。学生一学期获三次“向诚美少年”荣誉称号,可参评“向诚最美少年”,在休业式上演讲,学校给予隆重的表彰。

5.设台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改革,需要依托各种评价平台具体实施与呈现。这是我们项目研究一个特别关注的方面。围绕平台建设,我们进行了全面设计。

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创建学校的网络评价平台。专人管理,分层管理,在不同的程度上实现评价的双向互动甚至多向互动,有效体现学生综合评价的公平、公正和适度公开。除此之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的广阔时空,设置了不同层次的评价展示平台。

(1)班级层面

在原有“成长档案袋”“成长小脚丫”基础上,各班建立“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开辟“班级文化激励主题墙”,让学生在教室中随时获得激励,找到榜样。

(2)年段层面

开辟“年级主题墙”,设计张贴“双周之星”头像、数字故事、优秀作品、竞赛获奖等。

(3)学校层面

组织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及“每月之星”的颁奖仪式,数字故事的宣传、展示、汇编,休业式的隆重表彰等。利用校园网,开辟“向诚美少年平台”,及时宣传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先进典型、优秀作品等;校园特辟“见贤思齐”墙,让教育评价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发挥积极作用,改掉不良习惯。

三、改革星光

简而言之,我校的综合评价改革有三个比较显著的亮点。

1.设立五大发展评价区

“修德营”:主要为品德发展评价区。依托“修德营”阵地,以“十好”养成教育为抓手,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教育与训练活动,努力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评价内容将就学生的人生观意识以及在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关心集体、尊重他人、文明守纪、环保卫生、安全自护等方面的品行修养作出具体的设计。

“活课堂”:主要为学习能力评价区。以课堂教学为观察点,以“教是为了不教”为指导,结合“以学定教”生本自主课堂模式的构建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将本着尊重、呵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的宗旨,以会学、乐学、智力发展、能力提高为关注方向,就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学生具备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设计。

“演武场”:主要为体质发展水平评价区。以传统体育教学和特色体育活动为抓手,在开展做好操(学生做好韵律操和武术操),走好路(每节体育课进行队列队形训练,每天上学放学实行路队制)训练和上好“二操二课二活动”基础上,增加特色体育项目“形意拳”和“花样跳绳”的训练与表演,评价内容将就学生在常规体育锻炼和特色体育活动中实现的身心发展情况作出具体的设计。

“艺术宫”:主要为兴趣特长养成评价区。我们将依托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品牌,在上好音乐、美术课的基础上,要求和引导学生每人至少习得一项才艺,评价内容将根据学生的个性禀赋作出灵活多样的设计。

“科技馆”:主要为创新素质培养评价区。我们将依托省科技教育实验基地这一有利条件,评价内容将根据学生在上科学课、信息技术课时的表现,并参考各种科普实践活动的参与度、科技小发明、学科素养大赛成绩等方面的情况作出具体的设计。

2.“星星索”争章追星

根据学生在各专项阵地的表现,设立单项奖。单项奖分为“达标奖”和带“★”号的“特色奖”。学生当月获得一枚“特色奖卡”,可抵2~3枚“达标奖卡”。具体设置情况如下:

[项目\&设置奖项\&备注\&修德营\&礼貌之星、餐饮之星、劳动之星、

行走之星、路队之星、环保之星、

安全之星\&\&活课堂\&预习之星、提问之星、合作之星、

记忆之星、写字之星、会听之星、

朗读之星\&\&演武场\&韵操之星、行进之星、达标之星、

绳毽之星、田径之星、篮球之星、武术之星、足球之星 \&\&才艺宫\&音乐之星、美术之星、合唱之星、

器乐之星、舞蹈之星、绘画之星、书法之星、三话之星\&\&科技馆\&科学之星、IT之星、科技之星、

PC之星\&\&]

3.全面实施增值评价

关注学生一段时间的成长和变化,取代原来某一特定时刻结果的关注。关注对暂困生学习情况的观察、考核,及时捕捉闪光点,每月颁发进步奖,连续两次获得进步奖折合一个单项奖。学校大队部开设“向诚美少年奖卡兑换中心”。学生每月获达标奖卡80%以上,兑换“向诚美少年”荣誉证书,作为期末推荐评选“向诚最美少年”金色奖章的依据。期末,各年段、各班级根据学生一学期的综合表现评选出“向诚最美少年”,授予金色奖章和荣誉证书。学生一学期获三次“向诚美少年”荣誉称号,可参评“向诚最美少年”。

四、研究成效

根据研究方向,我们在市教育局搭建的项目平台上,在各兄弟项目学校的帮助下,尤其是在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的项目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1.项目活动制度化

学校专门成立以冯美虹副校长为组长,吴淑英、俞红燕、杨征燕等10位老师为成员的“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项目专项工作小组,明确了各条线、部门项目工作内容,构建了活动网络。

我们制定和修改了项目实施方案,围绕研究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先后制订了《生本教育形态下小学生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方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方案》《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实验项目方案》等实施方案,广泛征集意见,几易其稿,以“苏州市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之《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研究方案》参加了2014年4月10日市教育局举行的项目启动仪式暨专家首次指导活动的小组交流,得到了恽敏霞、吴举宏、董洪亮、陈玉琨等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的点评与认可。

我们健全了项目研究制度,严格落实项目组活动的安排,并把项目的各项研究活动有机渗透到校本培训、课题组活动等学校工作之中。通过开设双周三的校本培训活动,下发资料,组织研讨,项目得到全校教师的高度认同,活动开展正常有序。

2.项目研究有实效

在区教育局领导的陪同下,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任董洪亮博士来校指导。学校校长室和项目组全体成员在与专家的对话交流中统一了认识,明晰了研究思路——“以评价改革促进学校整体改革”。我们开始以评价改革为抓手,以改变校园环境、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变结果的呈现方式来促进学校的整体改革。

我们制定了黄桥实验小学评价改革的行动方案。其主要内容有:

(1)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构建立体的指标框架。改“学业水平”为主的一维评价为立体的多维评价。把《意见》中的五大板块,20项关键性指标细化、具体化为学生能做到的,可分年段来考查、可评比的评价条目,并把评价贯穿于日常教育过程中。

(2)以增量变化来构建动态的评价体系。把重终结性评价转移到重过程性评价上来,关注师生在学习、工作中的增量变化,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并以合理的形式在各层级的平台上展示。让评价成为与过程相平行的有效手段,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3)以集体力量来发挥评价的诊断作用,培养自我意识。遵循平行教育原则,引导师生在班级评价,群体评价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培养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能力。我们在暑期接受了市、区教育局领导、专家的专项调研,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肯定。

3.项目带动新变化

在项目的带动下,我校全体师生凝心聚力,不断进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示范基地、苏州市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评价制度的改革让师生的发展得到了更好的推动和激励,学校也获得了“微视野 美丽相城”全区中小学生摄影、绘画、书法大赛的优秀组织奖,第九届苏州阅读节优秀活动奖,相城区第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器乐比赛一等奖,相城区冬季三项比赛团体第一名等荣誉。

五、后期设想

一年来,我们黄桥实小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关心下,在专家组的精心指导下,按照课题及项目研究的规范,精心制定并不断完善研究方案,切实加强教师培训,有意识地把项目研究贯穿于学校工作之中,努力以学生评价改革项目的实施来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深化学校的教育科研,强化学校的队伍管理和质量管理,获得了很好的改革效益。

下阶段,我们将在专家的指导下,抓住评价改革的要素,因地制宜,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主要内容包括评估指标的合理化、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及评价操作环节的简化等。?

猜你喜欢

改革评价学校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学校推介
改革创新(二)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瞧,那些改革推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