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绘本” 第一学段写话载体设计与操作策略研究

2015-07-28王卫华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策略探究

王卫华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文立足于“微绘本”的形象生动,聚集再现,图文并茂,微小简易等语用特点,从“微绘本”生动直观,激发写话兴趣;“微绘本”基于载体,写话题材丰富;“微绘本”链接载体,写话方法生动;“微绘本”推陈出新,写话形式创意,这四个层面指导写话教学。引导学生习得写话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微绘本 写话载体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54-03

写话,是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思考世界,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展示他们生命的活动,展现丰富多彩的自我。从第一学段起注重学生的写话教学,抓好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的,但纵观当下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教学存在低效现象:

现象一:不愿写话:面对写话,孩子发出了这样的心声:“为什么要写话?”“我讨厌写话!”

原因透视:教师的潜意识中,有培养学生写话的念头,也适当的布置学生进行写话的练习,然而,从不进行写话兴趣的培养。只为写话而写话,认为低段写话只是擦边球,可有可无,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创作的欲望、纯真的感动和浪漫的童趣。

现象二:无话可说:面对写话,孩子发出了这样的心声:“我不知道应该写什么?”

原因透视:低段看图写话,课文图片有限,教师不能提供优秀的写话载体,低段的学生生活阅历简单,不知道应该写什么?

现象三:不会写话:面对写话,孩子发出了这样的心声:“我不知道怎么写呀?”

原因透视:作文本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对于低段学生,识字量小,阅读积累从空白开始,口头表达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等等这一系列的原因,都制约着学生的写话。教师缺乏写作的教学策略指导,“例行公事”,没能打开儿童的心扉,致使儿童不能用舒展的心灵来阅读,来体验,来表达。

面对儿童写话的层层阻隔,如何让儿童心灵流淌出儿童味十足的习作来呢?“微绘本”,柳暗花明又一村。

微绘本:是指基于绘本、照片、剪贴画、网络等载体,激发写话兴趣,丰富写话题材,生动写话方法,创新写话形式,让儿童在动手剪贴中理顺文字,在照片定格中运用文字,在快乐涂鸦中激扬文字,在网络享受中展示文字的微型自创绘本。它具有童趣性、生活性、形象性、简微性、语用性等特征。

笔者借助“微绘本”,开展了第一学段写话载体设计与操作策略研究,以期激发孩子写话的兴趣,提供孩子写话载体,丰富孩子写话的内容,教给孩子写话的方法,从而让儿童心灵流淌出儿童味十足的习作来。

一、“微绘本”:生动直观,写话兴趣浓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新课标》明确地把“对写话有兴趣”摆在首位。由此可见,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兴趣。

1.直观可感,激发期待

心理研究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有83%来自视觉。“微绘本”画面多彩,形式多样,调动着学生的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情思集中,获取最多信息。我们可以选择最富想象最动人的画面,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图画以外的世界。引领学生到童趣的意境之中,唤醒学生与生俱来的诗意与浪漫,刺激学生在梦想与现实之间自由驰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黄山奇石》,课后练习题,要求: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再挑一块说一说。对于二年级的孩子,特别是没有去过黄山的学生,只能是凭空瞎想,毫无兴趣。“微绘本”则是教师通过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地搜索相关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看着图片再来说一说,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激发写话期待。

2.新奇好玩,兴趣浓厚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自制力不强,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大多取决于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微绘本”,内容新奇有趣,有学生自己拍摄的有趣照片;有自己亲手涂鸦的个性画画;有自己胡拼乱作的电脑作画、手工作画;还有下课几个小伙伴临时创意的简笔画。这些内容,极大地激发着孩子写话的兴趣。

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七巧板,充满了兴趣,课间十分钟、午间大课间、自由小课后,孩子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拿出七巧板,快乐地拼起来:有神奇的小鸡、吃骨头的小狗、茂盛的大树、红红的太阳等一幅幅新奇有趣的“微绘本”,拼之前的期待、兴奋,拼之中的快乐、享受,拼之后的满足、自豪,在孩子们脸上自由的洋溢着。此时的他们,最希望把自己的成果与大家分享,浓浓的写话兴趣在心中萌芽、澎湃。

3. 情景再现,情动辞发

当下,学生还是生活是生活,习作是习作,不能很好的将生活和习作联系起来,导致“造文”现象比较严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生活虽丰富多彩,但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能力都相对较弱,再难忘的情景,到写作时都是过眼云烟,当时的心情、情景、表情、动作等,都不能清晰记住了,所以习作就只能“真空化”。

“微绘本”,则可以用照片、图片、录像等形式,真实地记录下当时所发生的一切,使当时的情景得以再现。学生不再苦苦思索、苦苦回忆、苦苦想象,而是借助“微绘本”载体,走进当时的情景,走进当时的心情,走进写话的情感之中。

一年一度的“亲子运动会”,孩子们快乐其中,享受其中,奋斗其中,在运动过程中,喊着、闹着、笑着,幸福在孩子们脸上洋溢。运动会结束之后,孩子们都意犹未尽,我问孩子们,运动会当时的情景还想再看一看吗?“想!”,于是我把学校拍摄的录像,进行了播放。当放到自己班同学的画面时,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呼喊起来:“快看,我们班啊!”此时顺机定格画面,让孩子们说说当时的情景,当时的心情,孩子们有景可依,有情可触,情动辞发。

二、“微绘本”:基于载体,写话题材丰富

1.精美图画,沉淀写话题材

无论是绘本图画,亦或是课本图画,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简明优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和趣味十足的内容能让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当学生饶有兴趣、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时,他们的思维、想象、语言的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达于自身的最佳状态,多样的写话题材在孩子心中酝酿、沉淀。在习作教学中,“微绘本”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给学生的写话准备精美的图画载体,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比尾巴》一课,为了培养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模仿“谁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长。”这样的句式进行( )的尾巴( )?( )的尾巴( )的说话练习,教师出示精美“微绘本”图片,基于图片载体进行说话练习,学生说的生动。

2.现代媒体,丰富写话题材

现在一、二年级的孩子,虽然年龄尚小,但对现代媒体的使用却是得心印手,熟练程度好些大人都望尘莫及。“微绘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载体,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目的地让孩子去拍照,饶有兴趣地去发现写话题材,去观察写话题材,去积累写话题材;或者在在电脑上,粘贴画面、电脑作画等等。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活动过程中,生成写话载体,丰富写话题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四季》,学完课文之后,课后要求:“一年四季之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画一画,说一说。”一年四季,轮回交替着,要求孩子回忆四个季节,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当时所在的季节,进行描述,因为这是实实在在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所描述内容相对单一,单调。“微绘本”,则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载体,让学生上网搜索,先进的网络会提供“四季”无限的画面,丰富学生的写话的题材。那鲜艳的色彩,逼真的声音,真实的场景,会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然后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把看到的进行口头表达。然后再把观察的、思维的、语言的进行组合,进行写话练习。能干的孩子还可以自己输入电脑,与他人分享。

3.个性绘本,创新写话题材

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就喜欢说“我自己做,我会做的。”从而体现他的能干,体现他长大了。特别是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开始就跟着老师剪剪贴贴、涂涂画画,不亦乐乎。“微绘本”,利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切资源,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展示的空间,展示的时间,展示的机会。同学生日时,让学生自制贺卡;美丽的秋天到来之时,让学生寻找落叶,粘贴树叶画;一年级刚入学时,让学生逛逛校园,画画校园等等。这些稚嫩的、童趣的作品,会成为孩子最想展示的成果,顺理成章也就成为孩子最佳的写话题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8课《借生日》,学完这一课之后,全班学生约定,无论班级中哪个同学过生日,全班同学都要亲手做一张生日贺卡,再写上个性的祝贺语,送给小寿星。孩子们在制作好之后,情不自禁地想说、想写,想表达,并且写话内容个性化。

“靖涵,红红的爱心送给你,祝你天天开开心心哦!”

“美丽的靖涵同学,生日快乐!愿你每天笑的像花儿一样灿烂!”

三、“微绘本”:链接载体,写话方法生动

1.留住画面,内容形象化

习作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相结合。这对一年级的学生,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在写话时,观察的内容无法再现,看到的情景转瞬即逝,写话时脑海中所留几许。“微绘本”,基于多种载体,留住画面,留住场景,留住细微的表情,留住激动的心情,留住欢悦的蹦跳,让写话内容形象化。学生看的真实,清楚,不会无话可说。

例如每年一次的秋游,孩子们期待着、兴奋着。所以在秋游过程中,叽叽喳喳、蹦蹦跳跳,雀跃不已,享受其中。到学校之后,请学生说一说“秋游”,都愣住了,因为只顾着玩,其他什么也没有记住。此时,秋游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拍摄的各种照片:躺在地上休息的小西、狼吐虎咽吃东西的大胖、缤纷飘落的黄叶、硕果累累的菜园地等等,给了学生写话的基石。童趣的文字在孩子笔下飞扬:

秋游中,我最喜欢的是菜园里,小豆角淘气的猫着腰,黄瓜挺着圆溜溜的肚子,西红柿戴着绿色的小花帽,迎着秋风欢叫着:“我已经成熟了,快来摘我吧”。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我很喜欢秋天。

2.写练结合,细节具体化

纵观低段学生的写话,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重点与细节描写不具体,过度概括了画面的内容,写出的话干巴巴,没有生气。究其原因,在写话过程之中,学生对事情的细节观察不够,实践不够,体会不够。“微绘本”,给学生铺设了边实践边表达的平台,让学生一边亲身实践,一边写话练习,一边观察细节,一边描写细节,让细节具体化。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中:要求学生展示秋天的作品,孩子们提议制作“树叶贴画”。于是,全班同学利用周末,找寻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周一带到教室,进行了“五彩树叶画”的制作。让孩子们一边剪贴、一边记录,一边描写心里想法,最后呈现的“微绘本”,细节具体,想法灵动。

我最喜欢小鱼,树叶画非小鱼莫属了。对了,圆圆的叶子就做小鱼的身体吧,尾巴呢?有了,细长的红叶,三片组合,不就是小鱼的尾巴了。眼睛可怎么办呢?没有小小的叶子呀!哦,对了,可以剪呀,你看,小鱼的眼睛成型了,想吗?再贴上绿绿的水草吧!小鱼们,自由地游吧!

3.拼图剪影,语言序列化

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幼小、生活经历的浅乏以及社会活动范围的限制等种种因素,特别是在写话过程中,无论是事情的经过,亦或是制作的过程,都只能通过回忆进行。导致在其写作过程中出现表达无序、结构散乱,致使全文不知所云。基于此,“微绘本”充分利用各种写话载体,在写话过程中,通过拼接画面,把多张图片按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孩子在写话时,不会前后错乱,行文相对会有序许多。

例如:二年级学生的“童话王国之旅”,教师依次出示:蚂蚁搬家图、雷声轰轰图、蚂蚁在香菇下躲藏图、蚂蚁在香菇上钻洞图。让学生边先观察,再根据画面先后,有序写话。

一天,一群蚂蚁搬家了。突然,一阵雷声盖住了所有的声音。这群蚂蚁慌了,不知往哪儿躲好。这时,大蚂蚁王大叔说:“快,快点躲到那个又高又大的香菇的下面去。”蚂蚁们听了,立刻躲到香菇下。小蚂蚁玲玲想出了好主意,就说:“这个香菇不可以当成房子吗?”大家听了,说:“怎样当成房子呀?”玲玲说:“在香菇上钻几个洞,不就行了?”蚂蚁们马上在香菇的上面钻了几个洞,都躲进了里面,安全地过了夜。

四、“微绘本”:推陈出新,写话形式创意

1.多科组合,写话综合化

语文课具有多学科、多信息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的特点,是各种知识的“集成块”。语文课应加强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整合各种知识,增强语文课的整体效应。低段学生的写话,在选材方面,以往的作文选材只从记叙、抒情、写景、状物来考虑,而现在已经远远不够了,增加实用性、开放性、畅想性习作训练已非常必要。所以为了调动学生多角度的习作兴趣,“微绘本”从各学科中挖掘写作题材,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例如:数学课中“拼七巧板比赛”,先构思形状,再动手拼一拼,再给拼图配上文字;美术课中的“用胶泥做水果拼盘”,让孩子们先动手实践,然后写制作过程等等。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既掌握了各学科知识,又调动了习作兴趣。例如:数学与语文组合,“七巧板”微绘本:

孩子们边拼七巧板,边配上文字叙述,组合到一块儿,就成了一本简易连环画哦。

2.多人组合,写话简微化

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缺乏真正的独立写话能力。“微绘本”基于各种载体,采用同学间多人组合、师生间组合、学生与家长间组合等方式,降低了写话的难度,给学生搭建了写话的梯度,消除了学生惧怕写话的不良反应。同时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例如:一、二年级学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下课都特爱画各种各样的简笔画,而且各有千秋。恰巧学校开展了“我的校服我做主”的征集活动,抓住这样的契机,让孩子们自由组合,让孩子和家长亲子组合,进行比赛。要求:画出心目中最喜欢的校服,并配上想法。

“呵呵,瞧,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校服,我设计,妈妈画轮廓,我涂颜色,漂亮吗?白色的短袖是夏天的味道,红色的外套是春天、秋天的最爱,冬天好冷,穿厚厚的大外套。同学们,你们喜欢吗?”

3.多篇组合,写话持续化

纵观小学阶段孩子的习作,大多是每篇一主题,篇与篇之间,没有横向联系,没有交叉点,每一篇也没有纵向发展,孩子写完一篇之后,就放之,亦或弃之,没有再生价值。孩子写话的兴趣也在写、放之间游荡,没有持续性的发展。基于此,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持续性地创作,最终,多篇组合,成为个性“微绘本”。

例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特别爱画各种各样的简笔画连环画,并且随性地写上个性的解说语言,课间十分钟,大多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画个不停。于是,我让孩子们在专门的本子上,自主选择时间,围绕一主题,进行想象创作,同学间还可以边创作边交流,取长补短,兴趣浓厚。持续时间可以是一周,亦可以是一个月,最后,多篇整合在一起,成为童话故事“微绘本”,或者动作系列“微绘本”等等。

“微绘本”,基于各种载体设计与操作,降低了写话难度,激发了写话兴趣,丰富了写话方法,多样了写话形式,它的魅力之处就在于满足了儿童“极度的好奇心,无边的想象力,以及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方式的向往。”有“翅膀”就要飞翔,这是童年世界的规则。“微绘本”的完美践行,使“一切皆有可能”,由此,一本本简易连环画、童话故事、生活故事等“微绘本”在孩子的笔下诞生了。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汪潮. 小学语文教学新视野[M]. 杭州: 杭州大学出版社,2013 .

[3] 马小花.刍议新课标下低年级写话教学的优化策略[J].文教资料,2009(33).

[4] 谢辉萍.小学低年级写话策略浅探[J].吉林教育,2009(Z1).

[5] 彭懿.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 北京: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7).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
初中语文课前有效预习策略探究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浅析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策略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