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问诊德育难题
2015-07-27冀晓萍
冀晓萍
2015年,教育部德育工作给人的感觉是要“动真格”了。
顶层设计、各项配套措施的出台,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基层的创新冲动……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共同决定着德育的未来。
今年的德育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我做德育工作30多年,今年的德育改革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处长王蕤说,德育发展的好形势让她干劲儿十足。
好形势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短短一年中,教育部重拳出击,围绕中小学德育工作下发了13个《通知》或《意见》。如此的力度和密度,体现了教育部抓好德育工作的决心和定力。
其实,教育部在德育工作思路上的改进早在2014年就已显露端倪。集大成者,就是大家熟知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德育未来几年的发展框架清晰可见。
框架如何落地?
离不开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和“脚手架”。
这13个《通知》和《意见》,提出的路线图涉及德育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劳动教育、《中小学生守则》、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等等。“这些都是中小学德育的薄弱环节,也是德育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山东省诸城市第一小学办公室主任王瑞玉认为,政策从问题出发,是教育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体现。
一个顶层设计,13个《通知》和《意见》,在构成德育立体网络的同时,也实现了两大“突破”:
打通部门壁垒,跨部门统筹。教育部与中宣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多部门协调合作,建立有效联动,从课时、经费保障到社会资源支持,明确学校、家庭和社会各部门的各自责任。比如,《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等,就是教育部与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中央文明办等相关部门下发的,这为各地各校在具体实施中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创造了政策条件。
教育部更加注重发挥角色优势,为德育改革搭建平台。比如,组织“开学第一课”“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等活动,评选出283个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案例、205所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7个区域典型和7所中小学校典型。
“德育就是要把高度凝练的价值观种进青少年的心里。但是,很多学校是茫然的,这些典型很解渴,启发性和推广性很强。”一位出席教育部德育工作会议的德育副校长说。
这些典型,又何尝不是教育部精心播种到学校的一粒粒种子,期待他们能在德育一线生发出“生机勃勃的春天”。
“让学生认真学习就是最好的德育”?
然而,当顶层设计与路线图沉到一线时,还是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种种难题。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位教研员告诉记者:“很多学校的做法仅停留在背诵的层面,但是核心价值观只背下来是不是就代表理解了,领悟了?没有人去追问。”
对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一些教师反映:“只是多了几张宣传画而已”“感觉我们学校一如既往,没什么改善”“新的版本到11月还没看到”“县域学校没几个人在关注这些”……
新政策为什么难以深入下去?
关键还是在理念。
有些说法在当下的教育管理和德育工作中很有市场:“只要不出事,过得去就可以了”“让学生认真学习就是最好的德育”……但这些“肺腑之言”背后是偷换概念,是赤裸裸的教育功利主义。
无锡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的总结鞭辟入里:分管德育多年以后,一些校长或教导主任,管理方式常走向刚性的工业化、精细化,表现就是,制订各种“不允许”“严禁”“杜绝”。实质上,这些做法建立在把学生当作坏人的假设之下。
从根本上看,这种方式的立足点不在于“育人”,而是为了便于“管人”。因为满足于“不出事”,有的学校管理者整天忙于各种“救火”,忙于抓成绩,对政策落实、德育研究、长远规划缺乏基本的热情和主动性,意识不到这种管理对个性成长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从效果上说,这种高压管理是德育的自欺欺人,不是真正的传道、解惑。真实的德育,着眼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育。在高压管理中,学生成长中一些本应及时疏解的问题被掩盖、被隐藏、被暂时压制,将来从高压环境下走出去,这些问题极易携带巨大破坏力暴发出来。
2013年,北京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所曾对北京的大中学生上网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上网成瘾率中,大学生最高。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约80%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大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成瘾。自我约束、自我规划本应是大学生最基本的能力,但在中小学长期高压的管理下,学生一直被规划、被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不可能生长出来。
可见,眼下德育改革最需要做的是,矫正德育意识之歪根,调动学校发展德育的积极性,提高创新落实的能力。
天一中学主张德育要尽可能地“有弹性”,在必要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出试错空间,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把握分寸。这种有目的的“无为”,反而达到了“有为”的德育目的,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冲突解决能力都普遍性地表现突出。他们眼中看到的是成长中的人,眼神自然就变得柔和,方法也就更遵从人的成长规律。
教育行政部门不能缺位
一提到学校德育的积极性,常常是一声嗟叹:评价难!
问题是,在评价完善之前,我们是否可以放任自流?
答案是否定的。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只呼吁学校主动作为是软弱无力的,迷路人无法为自己指路。德育改革要走向深入,当前阶段最好的突破口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为什么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本身具有两大优势,使它成为推动学校德育改进的重要外力:上通下达的枢纽、学校的直接管理者。
有人说,网络信息通道畅通无阻,时时可获知教育新政策、新信息。但学校是否深刻理解德育新政策,能否下大决心落实新政策,还要观望教育行政部门的态度。一文下发,作为上通下达的枢纽,教育行政部门是积极主动地去吃透政策,因地制宜全面部署,做好各种配套保障,还是直接原文转发了事,向学校传达的是完全不同的信号,直接影响着学校落实的决心和力度。
作为学校的直接管理者,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管理中不能越位,同样不能缺位。围绕德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需要主动思考,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学校去攻克那些“必须解决、学校却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如何统筹协调,帮助解决学校普遍遭遇的家校社会“三结合”的难题,如何通过典型示范、资源配置缓解学校间因理念、资源等差距造成的德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等等。
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个侧面。
近几年,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德育中的积极作为可圈可点。比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四个一”活动示范带动学校去设计、开发课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专家和骨干教师围绕学科育人进行深入的学理研究,为学科育人提供高水平参考;等等。
尤其是上海市,体现出一种新的德育工作推进观:突破经验德育模式,走向科学德育。这走出了当前德育工作亟须突破的瓶頸,把德育现代化向前推进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