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过后的“不均衡”
2015-07-27高修军
高修军
近几年,国家的教育均衡政策对于改善边远落后地区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补助、评优、奖励政策的倾斜给了农村教师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但是,我所在地区的一些现象让我深深地意识到,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很快,在上一轮教育均衡政策还处在推进过程中的时候,新的情况就来了,新的“不均衡”现象又出现了。
首先还是城乡之间的不均衡,但会跟一般的认识不同。笔者工作的地方为苏北县城,社会人口近200万,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在本地区算是最大的。这些年,新城区、经济开发区的新楼盘不断开张,使得县城的面积不断扩大,进城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给学校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虽然改建了、提升了、新建了一些学校,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有些学校的班级人数超过80人。据我了解,近十年的时间里,这里几乎没有新入编的教师,导致校聘的临时代课教师数量庞大,有些学校竟高达40%。这部分老师大多为新近毕业的师范院校的学生,他们只是为了积累“考编”的经验才来代课的,而且整天忙着准备考试,教育教学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考编”大军辗转于周边各地,常常工作不到一个学期就因种种原因离职了,极不稳定。学校少、学生多、教师缺成为压在城区学校身上的“三座大山”。
相比较而言,处于乡镇、农村的学校情况倒好很多。由于国家教育均衡政策的倾斜以及本地的“校安工程”建设,给很多学校带来了宽敞明亮的校舍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而且每年又会补充一些新师资。一些评优、评先活动,教育部门经常会优先考虑农村学校,使很多农村老师得到了城区老师想都不敢想的荣誉。在农村学校里,班级的学生数随着进城大军扩张而不断减少,有些班级学生只有十余人,为实行个别化小班教学创造了良机。总之,我们这里的农村学校正处于最好的历史发展时期。
但是事实上,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城区学校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还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在教育局组织的数次学业质量调研中,城区遥遥领先,大多农村学校学业质量都排在后面,而教育改革和教研工作也几乎陷入停滞的状态,没人管、没人问的情况普遍存在。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关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可并没有真正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个中原因何在?
另外,我们这里在小学和中学之间也存在着严重失衡的状况,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上。由于前几年中学生源的暴涨,从小学调出不少优秀的老师到中学任教,现在中学阶段的生源降到了低谷,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教师了,但是“能上不能下”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老师不愿意回到小学任教,造成了有些中学师生比高达1∶3的尴尬局面,不少教师根本没有任何课务。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化解中小学师资严重失衡的矛盾,竟把小学部分年级安排到中学上课,由中学全权管理和教学。虽然这个权宜之计表面上解决了问题,但卻并不符合教育规律,中学的校园文化、整体氛围并不一定适合小学生,而这样的举动更让家长和外界社会不理解,教育科学的严谨性受到质疑,甚至有人对教育失去了信心。
我也查询了一些资料,发现这样的现象也不只是孤立地存在于我们这个地区,具体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社会现实总会对既有的教育均衡造成影响。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我感到对此无能为力。我想,问题的解决之道还是在教育政策层面上,怎么样让政策更适合教育发展,更符合当时当地的教育现实状况,是需要各级教育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思考的。
另一个观念也要树立:教育均衡归根到底是人的均衡,师资队伍的建设始终应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但是在很多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者那里就不存在这个概念,他们要的是标准数据,是一眼就能看得见的东西,学校之间拥有的教学楼、电脑、操场面积上是否有差别。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均衡,需要宏观的设计,也需要微观的考量,对教育人事的管理,对师资合理流动的鼓励,对职称制度的改革,对教育理想和人格的培育,这些“人”的因素应该与办学硬件的“均衡”同步进行,甚至说要超前进行,这样才能跟得上社会及人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