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成长中的反叛
——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有感

2015-07-23王晓清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7期
关键词:哈克沃森历险记

王晓清

吉林医药学院

儿童成长中的反叛
——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有感

王晓清

吉林医药学院

儿童是整个社会群体中最天真,最不易受社会影响的特殊群体。本文通过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小主人公哈克的个人经历,从多个角度分析儿童成长过程中率真叛逆的一面。

哈克;儿童;成长;叛逆

一、哈克对传统礼节的挑战

儿童是最不易受社会污染的群体,在他们身上,我们很容易发现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哈克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从他来到达格拉斯寡妇家中,他就被迫接受严格苛刻的传统礼仪的教育。但上层社会所谓的文明生活使这个在无拘无束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感到极大的不安。哈克无法忍受道格拉斯命令他要做的事情,因此变得“烦躁不安”。沃森小姐还经常说一些恐怖的话,“下地狱”来吓唬他。所以哈克经常“溜出去,宁愿穿着原来的衣衫褴褛,睡进那只装糖的大木桶里,自由而且满足”。最终,哈克一个人离开了他不喜欢的地方,逃到了一片没人居住的荒岛上。

这种逃避是一种反抗,这种无声的反抗充满了无法战胜的决心和毅力。在岛上,哈克再也不感觉孤独。远离现实社会,看不见可怕残忍的种种现实,这个充满神秘的密西西比河给予哈克无比神奇的力量追求自由和理想。他的所有经历使得小哈克逐步走向成熟,一点点摒弃了对社会存在的幻想。他慢慢的发现一直悬在他内心深处的现实世界即将战胜他寻找自由生活的束缚。

二、哈克对奴隶制度的反抗

哈克是一个生活在贫穷人家的普通,正直,善良的小男孩。他不习惯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对深受压迫的底层社会的人们倍感同情。他不愿与“体面人们”为伍。长久以来,他一直被灌输着这样一种观念---歧视黑人的种族偏见。尽管哈克不像其他人那样看不起和人,但他却从没有把他们当成独立人一样看待,总是嘲弄取笑吉姆为乐。但要想忘记自己是个白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该书的第三十一章中,出现了全书的高潮部分,也就是哈克面临着道德上进退两难的境界。一方面,他想写信给沃森小姐,坦白他一直帮助黑人奴隶逃跑的事实,使自己的做法合乎上帝的旨意;与此同时,他又想起了和吉姆一起河上漂流的美好时光,最后,他开始意识到吉姆的善良,他的天真但坚定的感情和他对他的家庭的热爱。想到这些,哈克开始犹豫了。正是这一连串的内心斗争,帮助哈克逐渐形成了反对传统礼仪的性格,这使他一步步走向了成熟。从那时开始,他再也不责备吉姆,开始尊重他的情感。他们成了好朋友。这是哈克重新评价吉姆,重新肯定黑人价值,否定奴隶制的关键一步。从哈克身上,我们已经感觉到了不分种族肤色的民主的平等观念。

儿童不像成人那样容易受到世俗社会的影响。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儿童之所以没有深受周围环境影响是因为他们还太年幼。和成人比较起来,他们天真,单纯,诚实。一般来说,他们的一言一行毫无雕饰地反映了他们内心真实的心声。哈克生活在白人的世界里,从小就听惯看惯白人的一言一行,所以或多或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毕竟他只是个小孩,他的自然美还没有被社会彻底毁掉。在帮助吉姆摆脱压迫寻求自由的过程中,他的态度随着他对奴隶社会意识形态和男孩人道主义间的斗争而变化。在吉姆的处境中。马克吐温展示给我们的是残酷的奴隶制,这是正直的美国人无法忍受的。哈克决心帮助吉姆顺利逃脱,但却受到内心极大的煎熬。

三、内心的矛盾——两种思想的较量

经过了两次复杂的心里斗争后,哈克在心灵上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一次是在他沿着密西西比河泛舟直下,冲到吉姆可以得到自由的开罗镇。那一刻他相信吉姆就要获得自由了,但当吉姆离自由越近,哈克内心越不安。虽然哈克是个善良天真的小男孩,但毕竟他一直生长的环境中充满了罪恶的种族其实,他一直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处于对吉姆强烈的友谊和真挚的感情,哈克愿意帮助他,另一方面,受到传统规矩的束缚,他又害怕吉姆重获自由。每次当他看到吉姆为即将或得的自由高声欢呼的时候他都感觉“我全身也在发抖,发热”。传统观念告诉他帮助黑人就意味着抢劫哈森小姐。而且,吉姆还要把他的妻子和孩子从他不知道的人手里偷出来。更主要的是,那个他不知道的人也没有对不住他的地方。每到那个时候哈克就会考虑还是保持白人黑人之间的主仆关系算了,这也是他自己应有的“良心”。因此,他写信给沃森小姐,告诉她吉姆在什么地方,他立马“感觉浑身像羽毛一样轻松,这样我的麻烦就都没了”。但是当他想起和吉姆的友谊,想起吉姆对他的忠诚尤其是吉姆对他的信任和感激,他又一次犹豫了。最后,哈克改变主意,在“国王”和“公爵”的帮助下,他有一次解救了吉姆。哈克的行为可以被看作是与民主思想的斗争。

第二次心里斗争是在吉姆被两个坏人卖掉之后。哈克的再次出现是因为那两个坏人为了区区40美元就想卖了吉姆。他担心吉姆,心想如果吉姆命中注定要成为奴隶那还不如继续留在自己的家乡,这样一来他也不必去那么远的地方当奴隶了。他又一次想要给沃森小姐写信但又害怕沃森小姐会出卖吉姆,把他卖到更远的地方。一想到他在“文明社会”所受到的教育,他满脑子都是由于背叛所承受的各种惩罚。所以他只能写信给沃森希望以此安慰他痛苦的内心。另一方面,他无法忘记和吉姆一起的探险经历。吉姆可以称得上是他最要好的朋友。这些都极大地冲击着他的“良心”,使他不再满足于“良心救赎”。到此为止,“完美的灵魂”战胜了“歪曲的良心”。

最后,正义的力量占了上风,但他的生活依旧是在充满斗争中延续着,他将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继续他这种充满满足和恐惧的生活。

[1]马克·吐温.成时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2]舒丽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长之旅.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王庆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遁世主义[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03)

[4]张淑玲.一部不朽的少年成长小说——试析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

王晓清,吉林医药学院,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教学法。

猜你喜欢

哈克沃森历险记
冰河时代历险记
哈克萨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小蚂蚁历险记
真正的强者
地心历险记
IBM沃森成败录
达标并不是一件好事
杉米的迁徙历险记(二)
布哈克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