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理会计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的思考
2015-07-21
基于管理会计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的思考
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魏建飞
随着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国家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推广管理会计核算方法,可以缓解财务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极大地提高财务数据对高校领导层决策的依赖程度,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深化改革。
高校 管理会计 财务管理 改革
管理会计是将现代化管理学与财务会计学集合在一起的新兴边缘学科,以管理学为基础,通过财务会计的预算、控制、考核、评价等手段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梳理,并为单位领导层决策提供数据分析和科学依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相应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要想提高办学效益和提升办学活力,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于增彪(2014)认为在我国事业和行政单位,管理会计几乎是空白的,未来应用和发展的空间巨大。只有将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应用在高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有效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降低高校的经济活动风险。
1 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1.1 管理会计的内涵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公遂、孙喆(2010)认为管理会计最早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八十年代初才引入我国。可见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滞后,特别是高校更是盲区,迫切需要深化财务管理改革,切实推广管理会计的应用。
1.2 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
1.2.1 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20世纪20~30年代,为满足财务报表的需要,寻找准确核算成本的方法,即标准成本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和差异分析等方法。
1.2.2 形成时期
主要是指20世纪40~50年代,预测分析变成本法,标志着以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
1.2.3 发展时期
主要是指20世纪60~80年代,这一时期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的影响使管理会计不断成熟和完善。
1.2.4 变革时期
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时期变革出现许多新的核算方法和核算手段,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作业成本法和JIT体系。
1.3 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1.3.1 有利于领导科学决策
管理会计结合单位发展规划和部门决算数据,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准确计算出单位成本,细化成本,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单位领导层结合发展战略和部门预算,以及各类经济事项有效评价,作出科学决策,确保单位发展目标。
1.3.2 有利于规避财务风险
管理会计在单位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节约单位财务成本,为单位开拓市场提供支持和依据。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单位需要适当扩大规模,经营形式多样化,筹资来源多元化,均需要管理会计,规避财务风险。
1.3.3 有利于部门绩效评价
管理会计对整个单位的经营环节实施管控,同时对单位的预算和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建立科学完备的评价系统,监督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整个过程。从而对单位各部门经济活动的有效性进行绩效评价,有利于年末考核各部门工作业绩。
1.3.4 有利于财务管理改革
新时期高校要实现发展目标,在财务管理方面必须深入挖掘,对现有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办学效益。要想完成以上任务,需要引入管理会计核算方法,促进财务管理改革。
2 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分析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有助于强化财务管理意识,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2.1 预算编制不全面,绩效评价不健全
既存在财力不足、投入不到位的问题,也存在有钱花不出去,花钱不讲效益的问题。现在经费重申请、轻使用,重配置、轻管理,重投入、轻效益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有些业务经费的支出结构不合理,较多地罗列办公、差旅等日常和重复的支出,用于提升质量、水平方面的支出很少;有些财政专项执行较慢,年底资金结余较多,面临被财政收回的风险。绩效评价实施不到位,提高资产配置和共享效率的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2 内部控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财务与各二级单位财经信息互动不够,多种形式财务知识宣讲、政策解读少,可能导致各二级单位不能及时传达相关文件、要求不到位,一些好的办法没有有效执行。
2.3 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按照高校办学定位,加快开放发展,拓宽与企业、社会、政府多元合作办学的领域,优化高校内外教育资源,激发各单位、各部门办学活力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2.4 勤俭节约和跟踪问效意识不强
跑冒滴漏、闲置浪费等现象仍很突出。全面贯彻励行节约、勤俭办学和全员理财的思想意识需要增强,节约型校园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2.5 树立全员理财意识不强
高校上下如何进一步强化全员理财意识,正确认识高校的财经形式,认真执行越来越严格的各项财经法规和制度,支持和理解财务工作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建设的力度。
3 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的思路
现在的高校财务管理资金少则几亿,多则十几亿,乃至几十亿、上百亿,堪比一个县或县级市的财力。因此如何管理这么大的资金,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效益,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如何进行财务管理,通过管理会计方法,挖掘数据信息,为高校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都是高校财务管理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
3.1 积极探索建立“统一领导、集中核算、两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即高校对财经工作和财务活动统一领导,财务部门对资金进行集中核算,在明确各二级单位权利和责任的基础上,依据财权划分、事权和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对高校的财务工作实行两级管理。这种体制通过经济责任支点下移、权利下放,能够理顺高校内部财务关系,充分调动高校各单位当家理财和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使二级单位真正成为共担责任与风险的相对独立自主办学实体。当然,二级单位责、权、利的明晰、财权和事权的配置、财权下放的范围、相关制度基础、机构和人员的配备等问题是体制改革的关键,需要深入研究和逐步推进。
3.2 严肃预算执行,制定中期财务规划
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以解决高校日趋紧张的财力,有效保障高校事业发展的问题。“天下欲治计乃治”,一方面高校进入了大学内涵建设的发展阶段,在综合实力的提升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另一方面,高校面临财力严重不足的困境。要解决这一突出的矛盾,就需要科学谋划,以丰补亏,平衡收支。为此,要编制滚动财务规划,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在资金需要方面,根据大学内含软硬件建设、民生和福利建设、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建设情况进行合理估算、提前运筹和安排;在资金来源方面,将以政府拨款为主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多方式使用资源,兼顾保证需要和资金结构优化;将财务规划分年度预算滚动执行,提高预算的统筹能力,保障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
3.3 逐步建立绩效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核心任务是提高配置效率,实现有限资金的效益最大化,为此,高校应逐步创新资金配置机制,以“钱随事走、效率优先、集中力量、促进发展”为设计原则,在“运行经费+专项经费”资金投入模式基础上,逐步建立以大学内含建设绩效为导向的预算拨款体系,使经费投入形成科学合理的流向,达到办学产出和贡献的最大化。
3.4 持续推进财务工作转型,提升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树立精益思想和科学治理理念,持续推进财务工作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职能重点从“核算”向“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和绩效管理”转变,通过加强财务规划、内部控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办学成本核算和财务信息化建设等,不断提高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水平,规避各种财务风险和廉政风险,全面提升经费管理效能。
3.5 全面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升财务服务效率
高校应利用云技术,建设流程通畅、业务协同、标准统一、数据共享、运转安全的高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管理、核算、收费、结算、控制、分析、决策支持、自助式报账、查询等全方位的规范管理和一体化服务,全面提升财务服务效率。
3.6 建立高校财务工作的沟通机制
近两年国家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改革步伐大、节奏快,出台了以《预算法》为代表的很多新规,财政部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审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越来越频繁。高校需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便在执行这些财经规定时,财务部门与经费使用单位及个人信息对称、思想统一、互相理解,在高校师生员工中形成遵守财经纪律、诚实守信、厉行节约、重视绩效的良好文化氛围,使高校财务工作更为规范,降低各种财经风险。
4 结语
管理会计理论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实践中,是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管理会计理论用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属于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完善,以及不断地探索和发展。管理会计必定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断增强高校自身的发展实力。
[1] 于增彪.对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基本看法[J].中国总会计师,2014(4).
[2]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Z].财政部,2014.
[3] 杨公遂,孙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
[4] 李天民.管理会计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5] 宋琦,张慧鑫.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7(11).
F810.6
A
2096-0298(2015)09(b)-057-03
魏建飞(1995-),男,黑龙江巴彦人,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主要从事财务会计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