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爱的力量

2015-07-17王冠玲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热爱困惑感悟

王冠玲

摘 要:面对现在中学班主任的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试从分析班主任工作中产生困惑的原因入手,结合自身感悟和一些优秀班主任老师的经验,提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及工作中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班级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基本原则和一些成功的方法,以解除班级管理工作的困惑,搞好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中学班级管理;困惑;感悟;前提;热爱;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69-02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历来对此都极为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当前中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环节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和谐之音,部分老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如果对此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学校的整体工作势必会受到影响。

一、当前中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困惑:

近几年来,在工作中,经常听见一些初中老师抱怨:现在的中学生太难教了,班主任工作难做,所以不愿意当班主任。有一些老师申请担任班主任工作,也往往是出于申报高一级职称的目的,因为不少地方在教师评定职称时都明文规定:担任班主任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三年。而一旦目的达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会对班主任工作“敬而远之”。探究其原因,概括起来如下:

1、认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太快。“减负”工作,特别是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制度步子迈得大了些,急了些。由于取消了“必要”的淘汰机制,使得一些小学生没有达到真正合格的标准就升入了初中,而进入初中之后,面对陡然增大的学习压力——三年后的中考,中考科目任课教师、家长、社会及高一级学校对学生分数的明确要求,这些在小学阶段没有打下较为扎实的学习基础,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他们脆弱的学习承受心理就会轰然倒塌,代之而来的就是强烈的叛逆心理;伴随而来的就是自暴自弃,厌学逃课,不服管教等等一系列让人头痛的不良表现。这势必增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2、认为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虽然也关注班主任工作,制定了一些向班主任工作倾斜的政策和规定,但是,这些政策和规定务虚的成份较大,与班主任老师常年累月的辛勤付出相比,倾斜力度不够;此外《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学生的权益关注得太多,而老师教育、管理学生的权益却受到限制。可是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特别是确保学生在校安全方面的职责,又十分具体地落到班主任身上,这是一个很难处理好的矛盾,所以干脆对班主任工作敬而远之算了。综上所述,这些老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看起来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解除当前中学班主任工作困惑的前提:

认真分析这些理由,总让人觉得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令人信服。凝神细想,问题出在这里,这些理由的出发点,似乎都过多从自身利益,个人得失这个角度出发,而没有把握住教师这一职业的最根本特点,那就是热爱——对学生,对教育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语道破了教育的本质和真谛。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美誉固定在教师身上,不就是对广大优秀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默默付出、辛勤耕耘、甘为人梯等等高尚行为的充分肯定吗?如果一个人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却没有做好要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思想准备,让人不禁会怀疑他是否能尽到一名教师的职责,更不用说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老师了。

所以,真正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

三、做好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感悟:

1、转变自身观念,真正关爱学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应该真正转变观念,正确理解当前的教育形势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真正懂得依法执教,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抛弃陈旧落后的教育管理观念,树立起甘于奉献,乐于付出的精神追求,切切实实用爱心、真心和诚心去关注每一名学生。

2、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班主任在学生成长之路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品行端庄,就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和重要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声誉和威望,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认同他,进而积极配合他的工作的。

3、把握好班主任工作中的基本原则。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还要注意把握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学生是一个个性格各异,充满活力的鲜活个体,构成的班级当然特点各自不同。班级管理工作必须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但是,从我自身的体验和其他老师们成功的经验来看,班级管理工作中还是有应该遵行的一些基本原则的,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共性。主要有以下三点:

(1)理解学生,懂得宽容。现代中学生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校园本身,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而是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他们也必然会碰到更多成长中的困惑。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他们单凭一己之力所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作为一名班主任,就要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处理问题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

(2)加强沟通交流,力求民主公正。班主任也是一名普通人,在工作中不可能样样事情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处理问题时也会带上一些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如果事实并非如班主任了解的那样而轻易就下结论,那么不仅仅容易使学生受委屈,而且班主任也将会面临信任危机。民主、公正不仅容易赢得学生的心,使他们乐于与你交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公正意识。

(3)学会赏识学生,学会表扬鼓励。成功的教育者都认可“好学生是夸出来”,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肯定,学生也一样。班主任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是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会不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而我们却希望能培养出的是热爱生活,充满自信,勇于挑战困难的人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4、在班级管理中选择一些恰当的方式和方法:

好的方法,往往会有事半而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工作也不例外。班级管理工作上的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当然很多,我以为主要的有三点:

(1)重视思想教育,树立良好班风。班级是一个整体,学生要在这个集体里学习、生活、成长,因此这个集体需要有一种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争先创优,爱班好学的敬业精神。重视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法宝。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全力锻造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单凭班主任是绝对办不到的,而应形成以班团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班干部在班级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能否组建起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如何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也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有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就会大大减轻,班级管理就会轻松愉快,一定要下大力气促成这种良性互动。

(3)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坚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并且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注意只扮演一个倡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大胆地让学生去组织和实践,同时在活动中放下架子,积极参与,这会极大的拉近班主任和学生间的距离,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四、总结

长期以来,大多数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亲、苦口婆心,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班级管理工作太难做。但是看看魏书生、任小艾、韩玲、徐安德等优秀班主任老师乃至我们身边的做得成功的班主任老师,我们会发现他们做班主任工作可谓轻松愉快,乐在其中,而且其乐无穷。这说明只要我们真正转变观念,把握工作原则,讲究工作技巧,班主任工作其实未必就真的很难做!

参考文献:

[1] 广西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编印《广西中小学校德育读本》,2006(12)

[2] 郑克俭 王作廷主编 《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6)

[3] 曾庆春编著 《跟随榜样成长——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5)

猜你喜欢

热爱困惑感悟
用心为每个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