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之我见

2015-07-17张海锋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见解浅谈体育教学

张海锋

摘 要:体育是教学学科中一门重要的科目,体育教学是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一种途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有力手段。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否浓厚,学生有无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等因素直接决定着体育课的质量。

关键词: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见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59-01

体育课教学主要以室外课为主,它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怎样才能搞好小学体育教学,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培养

兴趣、爱好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对某种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爱好这种特殊的心理倾向,在人们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并能够在从事与它有关的活动中,用意志去克服困难而不感到疲倦。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苦学乐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首先,教师应采取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不断地诱发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小学体育教学最好多准备一些游戏或竞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既符合小学教学规律,也符合小学生的身心需求。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终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而且达到了掌握知识、方法、技能的教学目的。其次,教师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也是加强学习兴趣培养的一个方式方法。体育课上,一部分同学总存在吃不了苦或怕吃苦心理,易产生意志薄弱、缺乏兴趣、丧失信心等情况,对此,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如在耐力跑中,一些同学中途跑不动想退出,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要用身边的例子来说明毅力的重要性,鼓励启发他们,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全力以赴地参与体育运动。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互结合

首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也就是教学生学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练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帮助与指导,最终实现学习目标。其次,让学生学习合作,可以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小组,一起探究、练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达到锻炼的目的。例如,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篮球、跳绳、垒球等各种运动器材,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方法来完成教师提出的练习任务。学生敢于到教师面前表现自己,教师也不因为学生做得不好而制止和责备学生,而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学生,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愉悦,充分展示自己,从而树立自尊和自信,为今后坚持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又如,在组织低年级学生跳绳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巧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让差的学生有榜样。这样既有利地提高他们的跳绳水平,又能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凝聚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体育课上把握好“阴、晴”的转变

情感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要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必须和学生多交流,与学生建立朋友式教学法。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该严肃时一定要板着脸,特别是一些危险性运动项目。但是,该愉悦时一定融入到学生的活动当中,与学生共享体育活动带给我们的快乐。这种“阴”“晴”的转变只要要恰当、得体,就能使课堂气氛变的活跃又有秩序,这样不但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仅能调节课堂生机,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确保课堂上学生的安全。

四、教师讲解要准确、形象

由于体育课的形式比较特殊,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课堂上要精讲多练,注重讲课表情,同时讲解要抓住时机,可以是先示范,后讲解;也可以是先讲解,后示范;还可以边示范,边讲解。术语一定做到准确,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领会动作的含义,语言尽量生动、形象,如:“蹲踞式起跑”就象“袋鼠”起跑时卷缩身体;“各居各位”时象紧压的弹簧;“预备”时象拉满的弓;“篮球”单手投篮的手臂动作就象长颈鹿伸脖子…… 这类形象的语言不但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让他们快速的掌握其动作要领。

五、体育课教学要开放化

在课程改革、教学不断创新的今天,除了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要创新、开放之外,体育课教学也应以创新为主。不应再是以教师为主的传授性教学为主,而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尝试性教学为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兴趣和水平目标来安排课的内容,内容应以协作性和互助性为主,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再根据本课内容的需要来选择场地、器材等。教学时不应让学生一味地去吸取某些知识、技能和具备的某些能力,而应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尽量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终生锻炼奠定基础,这不仅是体育教学的功能,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途径。因此,教学时不应强求一律。体育课要创新、开放,不光是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的开放,而更应是体育活动内容的设置要趣味化、多样化、益智化,从而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教学改革,作为教师,不但要注重教材、教法,而且更加真诚地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每位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展现自我、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 吕树庭.《运动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叶加宝.《体育概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见解浅谈体育教学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电业局人力资源规划之我见